近段时间,全国多地亮剑“新形象工程”,有的地方将倒查8年,积极姿态宣示着刀刃向内的决心意志。
形象工程大家并不陌生,所谓“新形象工程”,主要新在哪儿?此时的重拳出击有何现实针对性?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提起形象工程,我们脑中浮现的往往是豪华楼堂、庞大建筑。随着相关治理的持续加码,这类产物渐渐绝迹,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近些年“2.0版”又披着新马甲开始露面。
打肿脸充胖子。不同于财大气粗、挥金如土的“土豪作风”,“新形象工程”是在政府部门过“紧日子”的情况下搞“大手笔”,颇有一种为了面子而不管不顾的癫狂感。有通报案例显示,一县城投资6200万元,在间距不到500米的入城口,建设了两座秦汉仿古城门、一座大型雕塑和两个远离居民区的景观广场。6200万元是什么概念呢?几乎占据这个县财政收入的1/10。
抢资源搞特殊。好钢要用在刀刃儿,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部门的项目建设必须分好轻重缓急。依据常理,必需的、紧急的民生项目要优先安排。“新形象工程”本身就缺乏存在必要,更谈不上紧急,却在某些领导的力保之下,插队拿钱,挤占资源。有案例显示,某地的大量财政资金被投入此类工程,导致市民停车难、出行难、如厕难、上学难、休闲运动难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立名目打掩护。“新形象工程”的推手们也懂得拿捏分寸,幻想既不触碰红线,又能满足一己之私。于是,所谓的民生项目就成了首选。从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到规划馆、展览馆、文化节、音乐节,这些项目因公益普惠而自带“政治正确”的光环。面对大手笔投入,即便有人想要批评质疑,也不免心生忌惮。但现实最能教育人,比如某地设计并建设的歌剧院项目,就因投资规模太大、不符合实际,最终沦为“半拉子工程”。
“新形象工程”劳民伤财,在当下显得尤为刺眼。虽然动辄打着惠民旗号,但究竟有多少获得感,老百姓心里都有数。留着吧,没用;拆了吧,浪费,着实让人气愤不已。
从形象工程,到“新形象工程”,本质上都一样,均是个别领导干部任性而为的产物。平心而论,我们对这方面的打击力度不可谓不大,前车之鉴亦不在少数,可为啥总有人执迷不悟、铤而走险?
提升政绩能见度。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领导干部追求事业进步,这无可非议。但在怎么实现进步上,就出现了认知分歧。在一些人看来,教育、医疗、环境等民生课题属于“隐功”,即投入大、见效慢,甚至为官一任都难见显著改观。为了刷出存在感,他们就转而追求一种“显绩”,以期大项目、大工程成为自己政绩的大广告。
心里打着小算盘。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搞政绩工程,除了求名,还为逐利。一般情况下,政绩工程体量大、资金多,推进起来不仅牵涉招标、采购等诸多环节,而且需要多家企业的合作。这恰恰给了一些人优亲厚友甚至中饱私囊的机会。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思维惯性下,形象工程就成了谋财途径。
恃权自傲不民主。政府部门在进行重大项目安排时,理应遵循集体决策的议事规则。反观一些“新形象工程”项目,在启动之初,不是没有不同意见和反对声音,但决策者大搞“家长制”,少民主、少论证。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弱、下级监督难,这就让那些荒唐的项目从图纸走向了现实。
形象工程看似是气势恢宏的“大手笔”,实际是浪费资源的“大败笔”。如今,从上到下、层层狠抓是一个好的开始,但相较于专项行动,我们更需要构建一种抓常抓长的机制。那么,怎样从源头上遏制“新形象工程”的产生?
校正政绩观。怎么看、怎么想,决定了怎么做。形象工程是表,折射出一些人政绩观扭曲等深层次问题。与之相应,唯有拧紧领导干部的总开关,特别是校正其对于“显绩”与“潜绩”辩证关系的认知,引导领导干部不图一时之名,不贪一时之功,而是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搞形象工程的冲动。其实,金杯银杯不如口碑。那些真正惠民的务实之举,不需声张,老百姓也会看在眼里、赞在口中。
优化测量尺。一些领导干部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注意。对于那些意在博取关注的形象工程,上级部门应当顺藤摸瓜、公开曝光、追踪问责,让相关责任人领受党纪政纪处分。同时,要树立鲜明的考核导向,更加注重对务实担当的领导干部加强正向激励。其实,只要在考评干部时多问问“受益主体”的真实感受,用“民秤”来掂量一下“政绩工程”的分量和质量,“潜绩”也就显山露水了。
监督全覆盖。对于重大工程的决策,要强化全过程监督无死角,全面评估其是否符合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法治决策。这个过程中,不妨积极发挥舆论监督的力量,让更多重大工程在阳光下运行,在群众眼皮底下运行。有地方将乡村建设负面案例PPT上网、印发,以便各地有所对照。拿出这种公开力度,相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弭形象工程的滋生空间。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问责一个,可以警醒一片。相信随着这场动真碰硬的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一批害群之马会被揪出。我们更希望,这能触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记住一条铁律——形象工程坏形象、政绩工程没政绩、面子工程丢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