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旸最近比较忙,在展览、讲座、课程、公司间马不停蹄地忙碌,日子丰富而充实。今年十月份的两个展览都在筹备中,其中一个展览是奥地利政府和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特意为马里奥教授在退休前做的一次国际巡回展,作为对这一国际上不多见的具有艺术称号的景观教授的表彰和肯定,主要展览地在维也纳、德国、北京、云南等地。鲁旸是马里奥教授的学生,理所当然的中国的展览就由鲁旸负责。也得到了奥地利的驻北京使馆、中央美院和清华美院、云南财经大学的很多帮助和支持。

  鲁旸最近比较忙,在展览、讲座、课程、公司间马不停蹄地忙碌,日子丰富而充实。今年十月份的两个展览都在筹备中,其中一个展览是奥地利政府和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特意为马里奥教授在退休前做的一次国际巡回展,作为对这一国际上不多见的具有艺术称号的景观教授的表彰和肯定,主要展览地在维也纳、德国、北京、云南等地。鲁旸是马里奥教授的学生,理所当然的中国的展览就由鲁旸负责。也得到了奥地利的驻北京使馆、中央美院和清华美院、云南财经大学的很多帮助和支持。

  在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授课期间,马里奥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把历史的东西重新用现在的语言展现出来,教授强调在设计中应不仅仅是在形式上的变形,更要有一种需要细细体会的内涵。这次展览主要强调了景观的哲学性和艺术性。

  实际上鲁旸做展览的想法早已有之,去年已经预定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座的展览大厅,一个是天井般的空间,一个是较开阔的空间。目前展览已定在2012年10月15日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座6号厅进行。

  鲁旸说自己会形成今天的设计理念和教育理念,留学期间马里奥教授的一套教育系统很大程度的影响到自己。还有一位专门研究戏剧和舞蹈的老师对自己的影响也很大。这些经历使鲁旸很注重景观的艺术性的逻辑表达。

  谈到他自己正在策划的另一个展览,鲁旸介绍整个展览现场只有一个装置品,就是一个游满了鱼的大水池,他还在想展览的名字到底是鱼池还是鱼池城市,在他看来,城市就像一个鱼池,以鱼的轨迹呼应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就像人在学到很多知识和社会规律后,会有一种情绪和紧张。这象征一种寓意,人在岸上走,鱼在水中游,鱼是人生活的倒影。但最后鱼还是会被送进油锅,会被吃掉。展览现场还有影片展示,通过这种夸张的体验方式把人生中的那些无奈用一种很玩笑的方式表达出来。展览定在10月17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座的展览大厅开幕,到10月23日为期一周。

  鲁旸笑谈它是一个没有景观设计作品的景观展览。至于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景观设计展,鲁旸认为展览的元素有水、鱼、岛屿,这跟平时的景观设计和规划设计相结合是相通的。展览的过程中通过设施对鱼池进行加氧,从而形成气流使鱼产生运动方向。设置不同的气流在里面,这时候鱼就会有不同的游动的方向感,整个鱼池就像是一幅画,就像一张写意的风景画一样。有一种很强的图案感,或者又像是一张图纸。

  这次展览的三个负责人中一个是瑞士的,另外一个是奥地利的。他们目前还在研究一套能让鱼在高密度下存活的系统,能够保证展览持续一周的情况下保证鱼的最大成活几率。展览的方式有可能是平铺在地上的,也有可能是像一幅画一样悬挂在墙上的。

  鲁旸想通过这次展览带给大家一种震撼,让大家觉得景观设计还能这么做!通过这种方式他想强调的是景观的一种抽象的艺术性。

  “花这些资金去买那么多的鱼,去做这么一套设备,而且要选一个大空间来做一个大型的鱼池,就是要加强你的体验性,展览规模小,体验性就不大。对人的视觉、味道包括肌肤的刺激达到了你才可能体验。所以说我们想通过这种展览的方式告诉大家景观设计是可以达到人体的体验的。”

  鲁旸强调声音元素在增强体验性中的重要性。还专门请了三个人负责音效,一个是从巴黎来的,另外两个是798艺术区过来的专门做声音效果的。鲁旸认为声音是非常重要的元素,鱼在水里来回游动扑腾会有声音的,从这种元素中提取声音并且进行抽象化,形成对人听觉的体验。鱼的颜色是对应人的视觉,用手去触摸鱼的时候又会对人的肌肤产生一种刺激和觉受。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体验性的方式。

  鲁旸在介绍展览的时候充满了一种憧憬和希望,他甚至观想出整个展览的方向最后应该像一幅画卷的形式展现出来,他强调这个展览的文化形式和艺术形式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就把景观的生态性就弱化掉了,更加强调的是景观的一种艺术性表达。

  在他教授课程的时候,鲁旸也非常强调启发学生们对于艺术性的表达方式的研究,非常注重这种具有逻辑性的表达,而不仅仅是一些图片的运用。

  景观对于鲁旸而言,可以做大,也可以做小。“实际上我认为景观从小由大,还有中等的这样一个规模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区分的,比如生态可以是针对城市系统的提问和解决,但也可以是使针对一个房间。换句话说,艺术性也是如此。”总之在鲁旸的眼里,景观设计的尺度是可大可小的。

  之所以思考这个问题,是鲁旸认识到国内一些公司有的擅长做大尺度的设计,有的擅长小尺度的设计,但擅长做大尺度设计的公司他可能会小尺度的做不出来。这个其实是存在问题的。

  鲁旸谈到他所见的欧洲很多设计师,他们由小到大的都能做,小到甚至一个工业产品很细的东西都能把自身专业上的理念融进去,做建筑设计的都能设计一个东西,然后把自己的建筑理念融进去。

  在这样一个商业化的大环境下,要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实际上并不容易,更是需要一个平台的支持。鲁旸也坦言自己的很多想法和理念并未能如愿似偿地完全付诸实践。

  在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部举办关于地景式景观设计讲座

  “我现在极力做的包括展览、教学,极力做的就是在搭建这么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能够把景观的艺术性往上推,能够把所谓的日常景观深入民心。这是我现在实打实做的事情。”

  鲁旸坦言自己的大部分项目还是很浓的商业化味道,就算有一些理念可以融合进去,但离自己想像的结果还是差的很远。在做公司的同时,鲁旸还在做很多事情,包括展览、讲座、交流教学等。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去推广自己的理念,让更多的人知道和理解景观的艺术性,而不仅仅是说到景观就想到这是所谓的园林。

  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几年来,鲁旸想要的这种平台也在慢慢浮出水面。中央美院的城市设计学院就有一门城市公共艺术专业,非常认同和支持他的理念。作为国内一流的艺术院校,中央美院毕竟还是具有这种开放和自由的精神的,有一些老师一直也在坚持景观的艺术性的理念。这正也契合鲁旸的想法。逐渐的合作和交流多了起来,包括这次展览也得到了院校及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景观也是时尚的,景观也是艺术的,为什么不能够在艺术学院里去做些事情呢?对不对?所以说,我觉得并不是没有人在做这件事情。”在鲁旸坚定的声音里,似乎可以感受到他的信心和希望。

  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设计实践中,鲁旸尤其强调了体验性的重要性。他详细介绍了在奥地利留学期间的记忆深刻的课程。其中有一个是由很多不同专业老师轮流代课的体验课程,叫做身体感受课。有时是体育老师,有时是舞蹈老师,有时是专门研究儿童游戏的老师,以不同的专业老师来教授这门课程。比如体育老师他让学生跑步几千米,让大家体会跑完几千米以后自己的的身体极限是什么样的。又比如说让大家骑着自行车穿行奥地利山多陡峭的山路时体验那种感觉是什么。当到山顶后骑车往山下冲的时候的是什么感觉,课程特别强调大家去体验身体受到外部刺激的感受。这些都给了鲁旸很多的觉悟和不同的体验。

  “实际上就是把设计落实到体验上,而不是说你想象中的体验。等再涉及到这种感觉,真正需要这种感觉的时候就有了素材,不是说素材是张图片。而是亲身见过、用过,这种体验的感觉非常的好,这种感觉可以借鉴。这种直接体验跟拿来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鲁旸再次强调亲身体验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鲁旸认为设计首先关键的就是体验。体验的最原始性是什么?就是来自于最原始的东西带给人的感觉。鲁旸说自己在做设计的时候不会先看很多诸如图片和方案之类的资料。他不希望自己被诱导到。他更喜欢去看些有意思的东西,比如进了山谷,他会先看人在里面都在做什么。相对于好不好看,鲁旸更在乎的是在其中时,人的行为是怎么样的。然后他会关注它的材料,会关注些比较具体的细节。

  鲁旸也并不太关注一些文字性的设计理念。在他看来,所谓的结合设计理念做的设计有时候更像是一种形式化的流程,并不是真实流露的一个最好的设计。有句话叫做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摄影师,就像一个人也许并不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摄影师,但如果那作品是他个人的体验,就是成立的。

  鲁旸在平日生活里无论去到哪儿,都非常注重收集体验,他认为,“当你的体验多了之后,你的体验就是素材库。把不同的体验融进去,而不仅仅是形象融进去,而是我们亲身的体验融进去”。

  在高校教课的时候,鲁旸也是这样带着他的学生尽可能多的去体验,建立自己的体验库。前段时间鲁旸刚刚带维也纳来的20几个学生去了云南玉溪考察,看了很多当地的保存的比较好的老山寨,与大城市相比,鲁旸说他更愿意来这种没有经过刻意设计的原生态的地方。鲁旸回忆起在欧洲留学期间,鲁旸和同学业余时间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去原始森林,去滑雪,去各种有意思的地方玩。

  鲁旸喜欢的东西很多,观察的角度也很独特。他的办公室里养着变色龙、蜥蜴、娃娃鱼。他说变色龙身上的颜色多么像景观设计的平面图啊,有山有水,有绿地。有叮咚的流水声,鲁旸甚至还在办公桌上方挂了像风铃一样的东西,日夜旋转。他说有了这个会觉得像是有风穿过,屋子里自然是多了一些灵气。一面墙是极简而抽象的大幅现代化,而另一面墙,却是泛着黄色的带着时代印记的画报。鲁旸说这些画面即便没有内容,光是卷着边儿泛着黄的纸已经是很让人有种时光的感觉。门旁的桌上是他前段时间去云南考察带回来的砖瓦和木刻。

  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他喜爱的东西,如此混搭而和谐。就像他一直在做很多不同的事情,做设计公司、策划展览、举办讲座、交流教学,还有玩儿,鲁旸在这样的丰富和充实中为自己的景观的艺术性的理念让更多的人知道,而向前方努力前进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楼)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一层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