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cityif与《北京规划建设》期刊联合推出的专栏【北京规划建设】,旨在实践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自1987年创刊以来,一直以"理性成就个性、高度成就深度"为办刊理念。一本表面上看似纯技术的期刊,实际牵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所有大问题。为人,是我们的唯一目的。
首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对这座城可谓意义非凡,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公共艺术在首都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记载和镌刻了众多历史事件,并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记忆息息相关。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如何去理解首都公共艺术的定位和责任,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公共艺术和城市建设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系统研究的新课题。
新中国成立伊始,人民英雄纪念碑作为开篇大作,揭开首都乃至中国公共艺术事业的序幕。由刘开渠领衔雕塑家集体创作的十幅汉白玉浮雕,表现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成为凝聚中华民族伟大信仰的精神图谱。20世纪50年代末,为庆祝建国十周年,在建设“十大建筑”的同时,完成了一批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大型室外雕塑及建筑装饰作品,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公共艺术创作的第二个高潮。作品多以革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主题。军事博物馆的《海陆空》和农业展览馆的《庆丰收》等雕塑,反映了国家意志和时代精神,彰显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工人体育场的体育题材组雕,引领同时代全国体育雕塑的发展。70年代后期,国家调集18个省市100多位著名雕塑家和近百名能工巧匠参与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工程。这是新中国雕塑史上最大规模用“举国体制”来完成的雕塑工程。完工后,保留纪念堂雕塑组,为推动全国雕塑事业发展作组织准备。
1982年,中央批准成立“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领导,从此,“城市雕塑”概念正式诞生。“城市”与“雕塑”的语汇组合,意味着雕塑艺术从关注艺术本体向与城市空间融合延伸。走进城市成为城市化进程赋予雕塑艺术的新使命。80年代,北京城市雕塑开始在空间、主题等方面全方位突破创新,从大型公建的配建转向城市公园,从纪念性转向生活性,从宏大叙事转向景观营造。1985年,北京建成的石景山雕塑公园,是国内最早的一批雕塑公园,也是一座以植物造园、雕塑造景的艺术园林。90年代末,国内学术界关于公共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日益增多。与城市雕塑不同,公共艺术的概念更加强调公共性、社会性和互动性,注重塑造空间和人文环境。北京红领巾公园在艺术营造过程中,较早采用动态雕塑、艺术景观、艺术化儿童设施、艺术化城市家具、艺术装置等形式,成为国内最早一批践行公共艺术理念的公园。
进入新世纪,中国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国际舞台,公共艺术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和首都气质的重要文化符号。北京夏奥会期间,面向全球公开征集到2800多件公共艺术方案,最终有100件雕塑作品建设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朝阳公园、国家大剧院等城市空间。新时代的公共艺术已经成为蕴藏中国文化并且与世界文明对话的语言,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艺术纽带。北京冬奥会期间,50多个国家的1313位艺术家参与公共艺术方案征集,部分作品永久建设在冬奥场馆和城市公共空间。
如今的北京正在向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迈进。首都公共艺术以强大的包容性展现出多元的面孔,成为时刻引发人们关注的重要城市因子。例如,三里屯太古里的艺术装置《请就座》注重公众参与,吸引人群互动交流;望京在重要城市节点打造科技炫酷的机甲熊猫,塑造地标形象;新晋潮流地带The Box朝外用公共艺术塑造零售新生态,吸引年轻人群,带来活力提升。
一直以来,首都北京紧跟国家部署,遵照城市发展和公共艺术规律,全方位推动公共艺术事业发展,开创国内城市雕塑立法、规划、机构设置、标准制定等工作先河。1982年,首都城市雕塑艺术管理小组成立;1984年,在首都城市雕塑艺术管理小组基础上组建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1988年,率先颁布国内第一部城市雕塑管理政府规章《北京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暂行规定》;1993年,印发国内第一部城市雕塑规划纲要《北京城市雕塑建设规划纲要》;1996年,成立首都城市雕塑建设领导小组及国内第一个城市雕塑管理机构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2009年,发布国内第一部城市雕塑工程质量地方标准《城市雕塑工程建设质量技术规范》。回顾历史,北京公共艺术的诸多开拓性实践在全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首都北京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标准制定的先驱者和精品艺术的聚集地。
纵观发展脉络,北京公共艺术具有国家象征意义,承担着彰显国家形象、凝铸民族精神、赓续中华文明等责任。这些责任落实到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与北京“四个中心”相匹配的首都公共艺术定位。在政务空间,公共艺术维护首都政治安全,服务政务活动,体现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在文化空间,公共艺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魅力,塑造北京历史文化遗产这张中华文明的金名片。在国际交往空间,公共艺术服务大国外交活动,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营造有利于国际交流的艺术氛围。在科技创新空间,公共艺术探索跨界融合的多元形式,展现艺术前沿发展成果,营造有利于创造、创新、创业的空间氛围。
工作方式上,一直以来,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工作由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城雕办)单轮驱动。为推动公共艺术高质量发展,2022年,按照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原城雕办的行政管理职能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城市设计处承接,其技术性和研究性工作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新成立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设计所承接。自此,北京公共艺术工作由单轮驱动升级为双轮驱动,从以往以城市雕塑建设管理为主的单核工作方式,向以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双核的全链条工作方式转变。所谓双核全链条工作方式,是以全域、全要素的城市设计为基础,以社会创新治理理念为引导,开展“公共空间营造+公共艺术设计+公众参与”,实现从公共艺术规划、设计、实施、评估到场所策划运营的全过程管理,探索空间与艺术互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体系构建上,一方面搭建首都公共艺术机制框架,建立“法规政策-规划编制-设计实施-管理维护”全生命周期工作体系,搭建“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介入+专家领衔指导+公众多元参与+责任规划师和建筑师技术支持”的多主体协同工作平台。另一方面,研究推动公共艺术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全面对接北京国土空间规划“三级三类四体系”框架,建立首都公共艺术规划设计体系。
城市重点功能区是公共艺术的重要承载区域。北京重点功能区的公共艺术品聚集度较高,但以往工作模式多以偶发任务式建设为主,尚未有基于规划思维的区域整体形象塑造、系统空间布局和精细化策略指引。笔者认为,在商务区、商圈以及重要产业区,可通过城市规划思路链接艺术与城市空间,发挥规划的统筹作用,梳理评估公共空间资源与能级,分级分类提出公共艺术布局思路,围绕公共艺术工作全要素和全周期,提出面向实操的指导说明。
第一,加强规划统筹,发挥规划师在政府等城市管理主体与艺术家之间串联、转译和协助落地的作用。一方面,围绕资源丰富、要素聚集、人群混合、生态格局复杂等区域条件,规划师可协助艺术家提高对城市空间的系统认知,建立在此区域开展公共艺术工作的空间逻辑;另一方面,打破专业壁垒,加强政策方针传导和艺术语言转译,提高管理和实施主体与艺术家之间的沟通效率。
第二,加强空间梳理,建立多因子评价体系,评估公共空间能级关系,指导公共艺术规划选点。为在重点功能区系统谋划公共艺术,可先从空间角度着手,通过对城市功能结构、城市设计要素、道路交通、城市开敞空间、人口发展等开展综合分析,梳理公园绿地、滨水空间、公共服务设施、门户节点、慢行体系、轨道微中心等,建立覆盖该区域的公共空间能级体系,为公共艺术规划选点做好空间指引。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踏勘,结合场地尺度、周边环境、观景点、视线廊道、道路交通等提出场地条件说明,为后续设计实施做好艺术与城市空间衔接。
第三,加强规范指引,建立区域公共艺术工作的规则框架,从政策和技术上全方位指导公共艺术的空间落位。编制公共艺术设计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公共艺术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进行详细说明,对政策依据、工作原则、技术要点、标准流程等进行解释和约定,指导各方主体达成共识,并保证公共艺术作品的有序实施。
近年来,策展从一个美术馆概念引入城市领域,策展思维成为城市空间价值赋能和内容生产的全新维度。城市策展注重以城市空间为载体,通过精准注入文化艺术策略,回应空间和人群诉求,提高城市空间叙事力,实现艺术为空间赋能。国内外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的实践近年来逐渐增多,效果却良莠不齐,笔者认为,艺术导入空间的技术关键是寻求多元空间场景与多种艺术类型的耦合关系,建立一套可量化、可感知的评估体系对于把握和理解艺术赋能空间具有积极意义。
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丰富的,包含艺术作品、艺术活动、艺术事件等等,另一方面,城市空间也有不同的功能和类型。当空间与艺术链接在一起时,不同类别和形式相互交织,城市空间与公共艺术形成多种耦合关系。那么,不同类型的公共艺术在多种空间场景中为城市空间赋能的方式、量级、效率、效果该如何评测?笔者认为,可通过构建综合的因子体系,既包括人流指数、经济效率、媒体曝光度这样的可量化内容,也包括空间氛围、艺术气质、活动体验等感知类指标,以综合研判公共艺术对城市整体层面(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城市文脉等)、重点空间层面(空间人群、空间功能、空间调性等)、人本层面(审美体验、情绪抚慰、价值认同等)等的影响效果。而这是城市公共艺术良性发展,并被广泛认可的重要保障。
基于北京公共艺术的深厚历史积淀和独特首都气质,为服务好新时期首都公共艺术高质量发展,在谋划工作转型和方法探索的同时,有必要创新开展艺术重塑空间的探索实践。2022年以来,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中国国家画院、通州区人民政府、北投集团联合主办,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连续两届统筹承办面向城市空间的首都公共艺术大事件,即“未来图景——首届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艺术作品汇报展”“空间的能量——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
区别于由纯艺术机构主导公共艺术展览,城乡规划机构更聚焦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空间,关注公众参与和各方话语。通过在不同类型空间举办展览,让不同性质的展场发生时空共振,以探讨公共艺术如何有效参与城市的文化构建、活力激发和发展创新,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空间与公共艺术互促共融的北京样本。我们在面向城市空间的首都公共艺术新实践中实现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理念创新。以城市为展场,让艺术走进城市空间,推动城市文化、艺术、空间的跨界和跨区域对话,形成多点联动效应。通过城市展场展示艺术作品的同时,展现城市规划建设成果,宣传和推广城市发展理念,并带动更多部门、机构和市民关注城市发展、关心空间品质。二是模式创新。不断拓展合作主体,发挥“政府+企业+专业”平台最大效益,成立“首都公共艺术展专家库”。通过高效整合政策、资金、专家、人力、场地等资源,形成各方主体共商共治共益的城市共创局面。三是角色创新。创新探索赋予市规划院“城市策展方”新角色,从工作统筹、展览策划、空间拓展、展场管理、作品评审、活动组织到宣传推广等,全面探索城市规划与公共艺术融合共生的新发展方向。
面向首都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我们期待继续以空间为着力点并进一步升维。通过广泛调研把握空间艺术化提升需求,探索北京市公共艺术先行区域,示范引领全市艺术与空间的深度链接。在此基础上,以更高定位谋划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共艺术大事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首都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互相促进的国际品牌。
作者简介:吴克捷,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设计所所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