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单一防洪排涝模式,对城市雨洪进行系统管理。随着海绵城市概念的普及,新的城市建设理念逐渐被社会理解,海绵城市的建设随之提档升级。

  自杭州市2021年入选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富阳区紧紧围绕全市关于“干一片、成一片”的指导方针,深入探索海绵城市片区建设做法,完成了阳陂湖、北支江等海绵城市片区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打造海绵城市片区建设2.0版——杭黄一平方公里。

  从点上开花到集中连片,富阳区以“大海绵”建设为主线、“小海绵”建设全覆盖,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经验,积累一批片区成效数据,为海绵城市片区建设提供富阳样本。

  今年3月,富阳区海绵城市建设传来好消息——“亭山渠”项目成功上榜全省30个海绵城市示范性工程典型案例,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面旗帜。

  亭山渠位于富春湾新城杭黄高铁站前一平方公里范围区域内,属于城市水体(及滨水绿地)类项目。作为南片山区山洪及亭山水库行泄滞蓄通道,该项目亮点颇多。

  亭山渠在设计阶段,综合考虑场地竖向、汇水范围、植物配置等,将海绵的功能性与渠道的景观性融合,兼顾面子和里子。在施工阶段,严格按图施工,在发挥功能性的生物滞留设施内,合理配置景观植物,呈现出错落有致、层次丰富、色彩相宜的景观效果。在运维阶段,亭山渠专业的运维团队,对日常维护、巡检以及海绵办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及时整改优化,寻根究底解决苗木植物长势不佳的问题,做到“要建好更要管好”。

  植草沟、雨水花园等“小海绵”设施可消纳内部硬质铺装雨水,生态塘等则为后期周边地块开发及道路建设预留滞蓄空间,建设局部“大海绵”片区。通过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等的生境构建,提高了河道水质自净能力,提升了亭山渠的水生态与水环境,给周边居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空间。

  尤为重要的是,通过亭山渠的建设,困扰周边居民已久的大桥南路内涝积水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马路上不再常常出现“看海”的情景。

  其实,亭山渠作为城市海绵,并非“单打独斗”。富阳高铁站站前广场北侧,一个崭新的金湖公园绿树环绕,湖水荡漾,成为该片区一块硕大的“蓄水海绵”。

  金湖水系及景观工程是杭州富阳杭黄高铁片区一平方公里综合开发项目的子项目,以金湖水系为核心,联通片区内主干排涝通道经纬渠、亭山渠,在保证片区整体排水防涝安全前提下,接纳周边地块的雨水径流,发挥蓄水、净水功能。

  这是杭州富春湾新城内的一片“生态绿肺”。项目建设单位中交城投富阳地产项目总经理宋建锋介绍,金湖水系及景观工程集水生态恢复、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改善、水资源涵养、韧性宜居建设于一体,全方位提升新城的“弹性”和“韧性”,向着“水生态良好、水环境改善、水资源充足、水安全保障”目标迈进。

  走进公园,会发现所言非虚。金湖作为周边地块有效调蓄载体,最大蓄水量可达6800立方米,除承担自身地块调蓄水量外,可额外分担周边地块雨水。

  配套景观空间高差较大,全园各区域通过草坡、台地、台阶、挡墙等多种设计手法消纳高差,通过布置转输型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等海绵设施滞蓄园区内雨水,在营造丰富多样景观空间的同时,打造全过程海绵系统。

  这片“生态绿肺”,发挥着强大的调蓄功能。当晴天无降雨时,湖区内部通过水系循环系统,可保持整个金湖水系的水质清澈良好;降雨时,可通过海绵设施滞蓄、净化雨水后再进入湖体,减轻地表径流对湖体的污染;当遭遇20年一遇以上的暴雨时,周边雨水可排至金湖,通过亭山渠和经纬渠及时封闸泄洪,解决片区内涝问题。

  这片“生态绿肺”亦带来经济效益。据测算,通过杭黄一平方公里片区海绵城市建设,可有效削减地表径流污染50%以上,多年平均环境效益约为0.4亿元,多年平均土地增值效益为0.7亿元。

  海绵城市片区建设的富阳样本,有新开建项目,也有通过既有湿地的修复,打造海绵精品,阳陂湖生态修复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

  阳坡湖位于富阳区皇天畈区域,据《富阳县水利志》记载,自唐朝贞观年间,古人便在此修建阳陂湖,是重要的蓄水灌溉水源。如今的阳陂湖湿地片区,更是与杭黄高铁一平方公里片区形成“南北呼应、东西交融”的海绵片区,打造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新格局。

  把时间拨回到2018年,富阳区经过多次周密论证和科学规划,提出对阳陂湖生态环境进行修复。2019年,富阳启动阳陂湖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分为一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二期(配套工程)和三期(阳陂湖项目北侧至凤凰山区块)。一期工程于2019年年底开工,2020年下半年建设完成。

  修复后的阳陂湖,形成了“一湖七园”的空间格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项目的建设解决了片区的内涝问题,缓解了城市的蓄洪压力,通过公共绿地及滨水空间建设,使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空间大幅增加,城市变得更加宜居,更满足市民和游客休闲旅游的需要,成为富阳的绿色海绵、生态绿肺。据统计,阳陂湖一期对外开放以来,日均游客超3000人次,单日游客峰值达到7445人次;共有80余种野生鸟类在阳陂湖出现,其中夏候鸟19种、冬候鸟29种、过境鸟12种,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3种,国家三级保护鸟类45种。

  当海绵城市建设从点上开花到成网成片,系统化的管理尤为重要。为此,富阳用上了“智慧大脑”。

  富阳区北支江北岸经过综合整治,一段长7.5公里的滨水景观带在惊艳亮相后,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带着水汽吹过来的江风,舒服又没有异味,吃完饭过来走走特别好。”家住君望花苑小区的陈大伯说。

  “在市级相关领导、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工程设计方案经过多轮精心优化,结合‘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全面提升北支江的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富阳区海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水岸同步设置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通过终端精准控制,实现对水质的智慧管理。工程内容包括新建排水管道、管涵清淤、实施一体化排水泵站2处、闸站4处等,建设494平方米植草沟、2815平方米下凹式绿地、6861平方米雨水花园、16700平方米透水铺装,以及117948平方米湿塘,达到了上万立方米的调蓄量。

  “我们依托多专业融合、全过程设计、智慧化施工的优势,探索出了一条‘灰绿结合、蓝绿交融、智慧管理’的海绵城市设计及施工方法。”工程建设方富阳区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采用湿地水体调蓄、透水铺装、生态驳坎、低势绿地等海绵低影响开发措施,高质量完成了这一富阳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项目,构建起北支江畔的大海绵体,极大提高了区域雨洪利用效率及防洪排涝能力,不断实现“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目标。

  金湖水系及景观工程也将配备智能化的海绵监测系统。据介绍,待监测系统安装运行后,可通过可视化管理页面,实时观察水质、水位等动态数据,还可进行数据智能分析,提高运维效率。

  以“打造精品、扩大示范”为契机,近年来富阳区成功建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示范性工程。杭黄未来小学、杭州光机所、光机所人才公寓等海绵城市重点项目陆续建成;银湖万达广场周边绿化配套工程,通过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系统,实现了公园景观与海绵措施的自然结合……大小海绵联动,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生态底色不断被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