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应该像水一样,自由的。一滴水在平面上,你根本不知它往哪个方向流。它会变为一摊水,还是分化为两滴水?其中有多种可能性。但它往任何方向流淌的痕迹,都是完美的过程。”安小杰此番话,容易把听众带入照明设计师所享受的灵感氛围。
然而,安小杰真正想探索和描述的,却是塑造了小水滴的光源,创造了光源的基础材料,甚至是导致基础材料发生改变进而颠覆某个传统产业的“好奇心”。
2000年当安小杰在北京创办一家名为“光景照明设计”的公司时,由于公司业务中包含了“照明设计”的服务内容,而工商局当时的设计公司业务分类中不存在“照明设计”这个主营业务类别。安小杰只好多花了一些时间,向工商局的核名人员解释了“照明设计”的内涵、市场需求情况以及行业服务与发展的前景。
如今,中国的照明设计产业已从无到有,发展成一个颇具规模、引领着各类建筑时尚的专业市场。作为国内商业、办公以及城市景观照明设计领域主导力量之一,安小杰带领的设计师团队先后与众多国际顶级建筑师事务所合作完成诸多地标性建筑照明设计案例。
安小杰本人,由此被誉为“国内照明设计行业第一人”。据了解,由安小杰亲自主持设计、合作的就包括: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以及北京TPT(三义庙)大厦、广州歌剧院、北京新三里屯、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青岛浮山湾及奥帆中心、北京APEC中方领导人休息厅等大型建筑群的照明设计部分。
其中,广州歌剧院照明设计工程荣获第18届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第一届阿拉丁神灯奖-最佳工程奖;广州歌剧院和新白云机场还分别获得“中国-照明-十年”评选暨照明设计杂志奖的“创意空间奖”和“城市魅力”入围奖。
这些特大的地标性照明设计项目巩固了北京光景照明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景设计”)的市场领导地位,也增加了安小杰本人在行业里的影响力。安小杰现任“光景设计”首席设计师,还担任了北京照明学会北京照明学会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照明设计》杂志编委、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阿拉丁神灯奖终审评委、爱迪生国际照明设计大奖赛亚太区评委等国内外等多个社会职务。
安小杰的探索和主要贡献并未局限于传统照明设计领域,而是更进一步,在未来和前沿的照明应用领域——“光的科技设计与应用”等相关细分产业谋篇布局。
其内心崇尚的创造者可能并非当前舞台上的一号演员,还是“可以拆掉舞台”的那个人。
传统摄影行业里,创始于1880年的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以下简称“柯达”)曾经的头号行业巨星,一个时期引领着全球摄影的行业潮流。在胶片摄影时代,“柯达”曾占据全球市场总额的三分之二,在摄影领域无人能出其右,堪称真正的百年柯达帝国。
柯达设计研发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数码相机,揭开了数码摄影时代的序幕,颠覆甚至是摧毁了传统的胶片所主导的“摄影舞台”。
虽然胶片时代的柯达随舞台的坍塌自己也倒下了,但那属于企业在经营方面的转型失败。在摄影行业的技术变革方面,我们还是要珍惜、感谢这个“拆台者”——正是柯达,让价格高昂、污染严重、冲印繁琐、难于保管和检索的底片和相纸时代成了过去。
试想,30年以前,摄影师是何等专业而小众,一台单反级别的相机等专业设备,也是价格高昂。而现在的数码摄影,普遍得就像铅笔和餐具一样,甚至一台手机上已经不止一个数码成像总成,街道上每隔几十米就有数个数码摄像机在咔嚓、咔嚓地拍下它认为重要的影像。随处可见的人脸识别,几乎把世界变成了透明的鱼缸。
当今这个时代,几乎有多少台智能手机,就有多少人是专业或非专业的“摄影师”,几乎人人都在拍照片,拍摄自己的“电影短片”。消费者在享受摄影的乐趣时,也让摄影成为工作、生活中的手段和工具。
“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又何尝不是电话,电报,传真时代的‘拆台者’?”安小杰沉思了一会,继续解析行业底层逻辑由于基础材料和技术架构的变化而引发的“地震与海啸”。他继续追问道:特斯拉所代表的电动汽车又何止于只是拆掉燃油汽车的舞台?
“还记得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提出的“Think Different”的广告吗?”安小杰指出,其实这就是创新设计的动力和持续能量的来源。
对于自己所处身其中的行业,安小杰认为“一个去灯化的时代”即将来临,他兴奋地描述这个时代的技术和应用前景:我们从传统照明一路走来,人类用光的历史几乎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有了火把,从油灯蜡烛到电光源电灯,到现在已经起步的半导体LED照明,以及下一步的LED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
每一次光源和材料变化,都拉开了一个新时代的新产业的大幕。例如,LED天花板,LED地板、地砖、墙砖、屋瓦,LED壁纸、窗帘、涂料,以及LED玻璃和马赛克等等,这些材料都会取代所有传统意义上的室内和室外灯具。
它们将会改变人们对照明和视觉的一些认知,感受和体验。也会给曾经的设计,生产,制造和买卖灯具的商业链条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组成家庭室内以及室外的一切器具、设施和功能都可能因此而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想象一下:在我们的起居室内,房间里的内饰是用可控发光的材料构建,通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不同场景控制光的开启,自由随意地调整“光”的整体与局部,光的强弱、冷暖与光色,用户可以随心所欲营造自己想要的光的氛围。
比如,餐桌上发光的玻璃杯(夜光杯)。壁纸的纹饰和机理,平面的图案和立体图形也会有海量的选择,这些新材料与音视频的结合,也会取代当前各种英寸的电视机、平面显示器。未来,一面墙可以整体成为电视,也可以成为视觉上的“窗”,哪怕你的房间是在地下室,也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再厚重的天花板,也可以实时、动态演化“透明的天光”所营造的视觉感受,把外部世界无穷变幻的自然风景,呈现于居住者面前……
安小杰继续畅想道:在户外,夜晚的庭院,步道和广场上,你将可能行走在发光的地砖和地板上,马路上是LED斑马线在引导指引着车流和人流。高楼大厦的外立面由白天的固态可能幻化为视觉的液态,变为透明的流体。
很‘阿凡达’是吗?看似科幻?其实这就是科技与设计的进程。但这只是在拆灯具的老舞台,希望会激发照明产业的新生态。整个行举会由卖“灯”的时代进入为卖“光”的时代。
说完“灯具”,安小杰继续介绍了光的科技设计更深入的底层应用,以及其在建筑设计领域的成功案例和前瞻性探索。
自2005年,光景设计接受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照明设计委托后,形成采用LED的设计方案,启动了以照明系统为源头的,安小杰称之为DC-Home(Direct curren home全直流电家庭)的系统设计与研发。
因为LED(发光二极管)是半导体,只能工作于直流电。随着LED照明的应用逐步普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燃料电池应用、电力半导体、电能存储、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出行以及IT技术的发展,势必会对现有的基于电网的交流电(AC)系统形成挑战。
安小杰认为,这种趋势与颠覆性工行业变革可能会重复历史上的一些先例。也许发生在一百多年前以托马斯、爱迪生代表的直流电(DC)体系与尼古拉斯、特斯拉(交流电之父)为代表的交流电(AC)体系的世纪“电流之战”会以新的形态出现“电流二战”。
从某种层面上来看,这种行业与产业重新洗牌的大混战在各个细分领域已经发生了。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在全球环保的共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去化石能源的趋势下,如果DC- Home得以实现并得到普遍应用,意义重大。
想象一下:DC- Home的家家户户,以使用自己的来自亲环境的可再生能源的直流发电系统,结合自己直流储能系统,完全自我调度的直流用电系统,从直流照明,直流空调,直流电视,直流充电桩……
“在这样的场景中,”安小杰展望说,再也不需要依赖电网供电,不必担心电网断电,更不需要那些既成本高又自耗电还在产生大量热的交直流转换器,逆变器的设备和组件,建立一种新的民用能源秩序,减轻电网负担,做到既能享有真正的能源自由,又能同步保护了我们的地球家园。呵呵……看来这又是在“拆交流电(AC)的舞台”了。
“设计,研发,实践,再设计,再研发,再实践,循环。我们要给直流电安个家——(DC-Home)。”据安小杰介绍,其本人的办公室已经不再使用传统的能源和光源,已经全部DC化。我们自己地从光伏发电,储能,到用电的照明,影音设备,通风系统,监控,冰箱,空调等,这正是DC-Home系统应用在办公空间中的应用实践。也是设计研发的实验场。
“一个人认为什么事情最重要,就会把宝贵的时间和全部精力花在哪些活动中。”安小杰认为作为有专业的设计服务者,就要面向“陌生和无知”的市场需求,保持一贯的好奇心,跨界的研究每一个设计方案,进而形成真正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设计一个问题的科学循环中,跟随着像水一样的自由,设计每一个项目,无论是建筑,景观,还是产品或系统。服务于每一个客户。
安小杰表示,当前的光景设计正专注于照明系统的变革,在实现全DC化、全LED化的基础上,引领家用电器DC化应用新时尚,并通过绿色可再生能源化(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燃料电池发电),自我存储并调度电能,从DC-Home,走向DC-Office,DC-Hotel,DC-Urban space……
安小杰的这些创意逻辑,穿越了照明设计师的传统工作视野,它还点燃了更多的野心,如今的光景设计正在沿着“新材料+科技设计+产业新生态”的市场路径拓展其未来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