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共展出包括曹晓阳、车建全、傅百林、高郁韬、金江波、陆易、吴观真、杨奇瑞、杨泳梁、叶冰、游东醌、余友涵等在内
在中国传统文人的视野中,与儒家倡导的“入世”理念相对应的是“出世”思想,即道家的“隐遁”生活方式。这种思潮让人向往和歌颂超越人类社会的“自然”,将其视作超越尘世的“隐遁之所”。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自然逐渐成为中国艺术中永恒的主题——“山水”。之后,南北朝画家宗炳(374-443)首次在山水画中提出了“卧游”。
如今,“山水”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延续着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鉴赏,传承着历史文化的精髓,而且还为生活在大都市中的当代观众们带来精神上的抚慰,即一种逃逸性的“出世”体验,从而疗愈现代化高强度生活所造成的异化。
本次展览邀请了使用不同创作方式的艺术家,他们在新媒介、新手法和新观念的引导下,继续探索“山水”这一古老而永恒的主题。相应展出作品延续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鉴赏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社会的思考与感悟,看似是对自然的描绘,实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观众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艺术家们一同游历于山水之间,感受那份来自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中便深植着“入世”与“出世”的哲学理念。他们通过笔墨,将这两种看似对立却又相互依存的精神态度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塑造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核。这种哲学理念也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入世”与“出世”的理念得到了新的诠释与拓展。
《那水》系列,吴观线位参展艺术家在借鉴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核的同时,结合现代艺术的多元表达手法,创作出了一系列既具有时代感又充满哲学思考的艺术作品。艺术家们希望通过作品表达其对社会的关注与批判,同时也追求着个人的精神自由与艺术创新。本次参展的37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现实状况与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为现代生活方式提供了视觉与精神上的慰藉。
上海这座国际化都市,历经百年发展变迁,在“一江一河”和都市山水中孕育出了其独有的海派文化基因与海纳百川的气质。始于外滩、立足海派、融汇东西,坐落于黄浦江畔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内的上海久事美术馆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用艺术的视角去探寻新时代下传统文化与海派文化的全新表达。
本次展览通过参展艺术家们的艺术实践深入探讨中国传统中“山水”以及与“山水”相关的“卧游”在当代艺术中的传承和转化,并在多种媒介和跨媒介中展示“游”的多种可能性。
本次展览特邀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博士后姜俊担任策展人,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提供设计支持。
【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学生、残疾人、60周岁以上老人需在购票后凭有效证件入场】
每位持票成人可免费携带一位身高1.2米以下儿童入场,70周岁及以上老人,现役军人,劳模可持证免费入场。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