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慈善文化园(香茗湖公园),是扬州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的208个示范项目中,为数不多的海绵型公园绿地项目。昨天下午,记者走进这个“会呼吸”公园,探寻雨水花园、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可溢流生态屏障、生态浮床等全方位的“海绵”措施。据悉,其措施种类之多、规模之大,为目前市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之最。

  公园由慈善名人区、主题活动区、休闲健身区三大功能板块组成。记者首先走进东入口的慈善名人区,这一区域地势西高东低。慈善名人区入口处的南北两侧,各建设了一个雨水花园,里面栽种了鸢尾、梭鱼草、千屈菜等植物。南侧的雨水花园向西植有草沟,将以西区域高处的雨水接入雨水花园。雨水花园内设有溢流井,当水量超出承载力时,雨水可排入市政管网。北侧的雨水花园与南侧相似,在一座新建公厕的东侧,通过草沟承接以西高处的雨水。公厕的西侧,还有一个雨水花园,承接高处的雨水。入口处中心广场的绿地周边,铺设的白色粗石子,绿地内的雨水通过石子渗入地下。继续向西,就是一个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大水塘,被一道南北向的透水水坝隔开,它们承接以西茶园和绿地的雨水。上游的西水坝超出核定蓄水量时,雨水经过水坝过滤后流入东水坝,积蓄在这里。东水坝设有溢流井,将超出蓄水量的雨水排入地下管网。

  施工人员介绍,雨水花园结构主要由5部分组成,由表及里分别是:蓄水层、覆盖层、换填土层、小砾石层以及稍大砾石层。蓄水层能暂时滞留雨水,同时起到沉淀作用。在砾石层中埋有直径100毫米的穿孔管,经过渗滤的雨水由穿孔管收集进入其他排水系统。在雨水花园的顶部还设有溢流口,通过溢流管将过多的雨水排入其他的排水系统。

  公园中部,宽阔的紫薇大道南北贯穿,连接南北入口。在大道最北端一座桥梁的北侧,建设了2个雨水花园,收集周围的雨水,里面栽种了细叶美女樱、彩虹石竹、花叶玉簪、紫叶山桃草、花叶美人蕉、细叶芒、矮生芦竹等多种植物。桥西的河面上,还设置了以太阳能作动力的生态浮床,用于改善河道水质。河道沿线还建设了可溢流生态屏障,雨水进入可溢流生态屏障,利用植物根系、漂浮湿地、人工水草作为挂膜基质,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对微污染雨水进行净化,从而控制外源污染对自然水体水质的影响。栽植的植物品种主要有常绿鸢尾、千屈菜、再力花、苦草等。

  紫薇大道南段,道路东西两侧大片绿地中各建起了一条生态“大峡谷”,收集沿线的雨水。路西“大峡谷”收集的雨水被引流到大片绿地,路东“大峡谷”收集的雨水则汇集到一个大水塘。

  “这个美丽的生态公园,不仅是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的重要场所,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样板工程。”建设部门相关人士介绍,扬州慈善文化园是慈善知识传播基地、慈善文化宣传基地、慈善成果展览基地、慈善组织活动基地,公园是扬州公园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还成功加载了海绵城市项目,因地制宜高标准建设了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传输草沟、透水铺装、湿塘、可溢流生态屏障和生态沟渠等海绵城市设施,充分发挥“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从而达到调解城市雨洪,缓解径流压力,回收利用雨水的目的。

  公园前身是在丁洼水库基础上建成的香茗湖公园,公园规划建设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充分展示了“一环+一轴+三入口+五大片区”的“慈善+生态+公园”的功能格局。“一环”即公园四周长达2500米的闭环大道,大道两侧种植800棵彩色树种乌桕,从空中俯视,整体像个心形,故称爱心大道。“一轴”即连接公园中间南北入口长500米的中轴线,对道路进行了彩绘装饰,两旁种植120棵紫薇,有机展现了慈善知识科普小品和慈善名言艺术小品,故称奉献大道,也称紫薇大道。“三入口”即东入口、南入口和北入口。东入口有开阔的广场,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百善“景观,是公园的希望之门、成功之门。南入口设有寓意“上善若水”的兴园卧石,有体现一家四口温馨和谐的“心飞扬“雕塑,是公园的繁盛之门、温暖之门。北入口有浸润心灵的慈善故事,有秀水绿树相映成趣的别样景致,有婉约柔畅的“扬善园”LOGO景墙,是公园的平安之门、吉祥之门。

  “扬州慈善文化园是扬州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清单项目,对扬州市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具有引领效应。”相关负责人介绍。

  扬州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公园绿地类项目建设宜采用透水铺装的步行系统、停车场,绿地内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通过优化竖向设计,为滞蓄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这些要求,在扬州慈善文化园建设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方案还要求,在示范片区的规划建设中,应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保持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运用生态手段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进行恢复和修复,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统筹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