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下梢天津卫呀,呀儿哟,咿儿呀儿哟;天津还有四面城啊,呀儿哟,咿儿呀儿哟……”随着已经消失半个多世纪的天津运河号子再度响起,大运河的千年记忆、万丈豪情,再次奔涌于天地之间,勾勒出津沽大地曾经的漕运繁华盛景。
作为大运河重要的沿岸城市之一,天津因运河而生,因漕运而兴。大运河天津段南起静海区九宣闸,北至武清区木厂闸,南北运河相向而流,分别流经静海区、西青区、南开区、红桥区、河北区、北辰区、武清区等7个区,最终在三岔河口汇聚入海。金、元时期,这里有了河海运输,继而成为了漕粮转运的枢纽和商品集散地。后来,随着岁月变迁,大运河的运输功能逐渐弱化,南来北往的粮艘商舶逐渐变成记忆中渐行渐远的影子。
2022年4月28日10时,位于山东省德州市的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汩汩清水奔涌北上,位于天津市静海区的九宣闸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南来之水经南运河与天津本地水汇合。至此,京杭大运河实现全线通水。而这,只是大运河生命复苏的第一步。
今年46岁的肖国栋,在天津市武清区水务局工作已经有26个年头,主要负责城区运河河道的综合治理。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清人,在运河边长大的肖国栋亲眼见证着运河水从丰盈清澈到干涸污浊,再到如今水清河畅的变迁。“能够参与大运河的保护与治理,我感到非常自豪。每天清晨,我和同事们一起对运河沿线进行巡查,看看两岸绿化养护、水面和绿地保洁情况,检查一下景观设施如木栈道、景观灯、石材铺装有无损坏。”
看着碧波荡漾的运河水,肖国栋的脸上漾起笑容:“虽然日复一日的工作很辛苦,但眼看着水质逐年改善,心里还是幸福多一些。现在,运河里的鱼类和水生植物越来越多,还经常有黑天鹅等鸟类来‘观光做客’,再下一步就是期待通航了。”
以问题为导向,近年来,天津开展大运河碍航设施和基本情况调查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编制完成包括改善河道水系资源条件、完善防洪排涝保障、促进岸线保护和服务提升、推进绿色航运发展等内容在内的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管护专项规划。肖国栋和他的同事们也铆足了劲儿,每天奔波上百公里进行河道巡查和维护,为通航创造更好的环境。
水是大运河的血脉,文化是大运河的灵魂。悠悠千载,大运河沿岸留下了许多河道、船闸、会馆商铺、古街古寺等不可移动的实物遗产,也留下了许多具有大运河特色的饮食、戏曲、工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文化旅游节、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运河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节……天津不断加大运河文化探索与遗产保护力度,保护性传承,全方位讲好运河故事。
武清区的北运河郊野公园,红桥区的北运河桃花堤、南运河“天子津渡”遗址公园,西青区的御河景观……一批以大运河为主题主线的文化公园成为市民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同处大运河沿岸,地域一体、文化一脉,旅游资源丰富。自2017年“通武廊旅游发展联盟”成立以来,三地以大运河文化为纽带,先后推出快享流年时尚之旅、诗画乡土运河之旅、古韵传道非遗之旅等十余条精品旅游线路。集自然资源、文化遗产、新兴生态旅游业态为一体的区域旅游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大运河亲历了天津城的发展,也孕育了天津独特的文脉。在这里,大运河已不再是史料记载中的文字,它以流动、鲜活的方式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奔腾至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