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母亲河志愿者们徒步进入第二天 右面叫王炉河, 左面叫伊通河, 两河汇聚后统称为伊通河新文化记者 王强 摄
A02、A04版 都到这个季节了,长春市区里的伊通河河道为啥还是干涸的?针对很多市民的这个疑问,前不久,新文化记者专门进行了踏访。答案是:这是在为伊通河的升级改造做准备。这个答案,让很多市民心中的担忧一扫而光。不少市民纷纷打来电话询问:改造之后的伊通河,会是啥样的?福利来了!近日,长春市委、市政府启动了伊通河中段的综合治理提升改造工程和南溪湿地公园的防洪工程,通过一组效果图,大家可以提前看到伊通河未来的模样……
河道西岸,沿河的挡墙已被拆除;岸边,拉载着黄石和鹅卵石的工程车停在那里,一辆吊车正在施工人员的指挥下,卸着车上的石头:未来,它们将被堆砌在伊通河河道区域内。
市民李先生站在岸上,望着河道中忙碌的挖掘机,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伊通河这样改造下去,一定会很漂亮的!”
伊通河管委会工程技术处王春华处长说,此次伊通河中段改造工程,范围从南三环大桥延续至长春大桥段,共计8公里,这里要进行的是岸边的驳岸改造。
“驳岸”,就是保护河岸的构筑物。改造分为两个标段,一个是南三环至自由拦河闸,另外一个是自由拦河闸至长春大桥段。
伊通河的护岸,以前是直立型的挡墙,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时隔多年,这条护岸除了不够美观外,也因年久失修而存在隐患。
这次改造,要将以前的老式挡墙更换成由黄石和鹅卵石共同“装扮”的生态景观式挡墙,不仅没有失去防洪功能,还具有更多的装饰作用。
“生态景观式挡墙的驳岸改造增加了市民的亲水性、观赏性和参与性,市民可以随意地来到伊通河边,和伊通河水近距离接触,还能看到伊通河水里的鹅卵石。对于市民来说,将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儿……”王春华处长说。
那么,这一工程什么时候可以完工呢?王春华处长说,“今年进行的伊通河中段的驳岸升级改造预计10月末完工,完工后还将进行其他剩余河道的改造工作!”
想沿着伊通河来一次徒步,却不得不在一些跨河大桥前停下脚步,叹一口气,然后远离河畔幽静的亲水小路,绕到喧闹的马路旁,耐心在车水马龙中等待交通信号灯放行,再继续自己的旅行……
而以后,这样的烦恼可能不会再有啦。今年除了驳岸改造工程以外,伊通河“绿道慢行系统”的建设也正在进行中。
中段绿道长约33公里,贯穿流经长春市区的伊通河两岸,一系列绿地,将把南溪湿地公园和北湖滨河公园串联起来。
而横跨伊通河的各个大桥下,将加建20座步行桥,市民可以在绿道上行走,不用再去穿行马路。
如果你走饿了、走累了,不用再去到处找小卖部———王春华处长介绍,未来绿道沿线个驿站,供市民休憩。
这些驿站将分为两类,其中一级驿站6个,二级驿站19个。驿站的功能包括公厕、咨询、小型餐饮吧、小型公租车租赁点、小型自行车停车场、电瓶车停车场及停靠站、公共饮水点、医疗箱等。
走倦了,你还可以租辆车骑。“我们还要建设多个自行车租车点,市民可凭有效证件租车,半小时内免费使用……”王春华处长说,未来,绿道慢行系统还将和轻轨、公交站点“接轨”,给市民带来更多方便。
这些设施什么时候能建成?王春华处长依然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伊通河中段绿道慢行系统建设预计将于今年11月末完工,而相关驿站等设施力争于明年8月份完工。那时,市民就可以亲身感受绿道系统带来的便利了!”
这一公园的计划总投资34.5亿元,范围南起南绕城(京哈)高速公路桥,北至南环城路黑嘴子桥,西起伊通河西岸规划滨河路,东至伊通河东岸规划堤防路。也许这串地名会让你有些晕:这是多大的范围呢?
作为参照,我们熟悉的南湖公园整体面积约为222公顷,水面面积是92公顷。南溪湿地公园的水面面积将比南湖小一点儿,但公园的整体面积则将是南湖公园的1.4倍。
按照工程计划,去年主要实施了土方调配和部分防洪工程,今年至今已累计完成土方量252万立方米,混凝土2743立方米,工程进度已完成了68.7%。
伊通河的升级改造,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对绿地和周围环境的破坏,施工单位将尽量选择在河道内施工。
为保施工顺利,今年河道内暂不蓄水;在缺少作业面的地点,部分河堤路段将封闭施工、禁止车辆通行。
伊通河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提醒广大市民,封闭施工期间请大家尽量绕行,对由此给市民带来的不便,希望市民给予谅解……”
新闻提示:伊通河是长春的母亲河。你了解这条河流与长春的渊源吗?新文化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长春市伊通河管理委员会、伊通满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共同发起2016“江河卫士——母亲河守护计划”,组织志愿者从伊通河源头,沿着伊通河行走到长春市,一起守护母亲河。
读过A02版,升级改造后的伊通河,生态景观式挡墙让市民可随意来到河边,与河水近距离接触,这样的母亲河,怎能让人不去爱护?
守护母亲河活动的15名志愿者,经过第一天的寻源之旅,第二天沿伊通河的流向,再次启程。河开始穿城而过,水养育了人,也滋养了两岸生灵。
伊通河顺流而下,第一条拦河大坝,便是寿山水库。据说,当年乾隆皇帝经过寿山这里,正赶上母亲的70岁生日,便在这里为母亲祝寿,于是,便将这座山起名寿山。
这里工作了30多年的寿山水库工程管理工程组组长张树民是我们的向导。此时的寿山水库已进入汛期,也是张树民最忙的几个月。寿山水库的三道闸门巍然屹立,时刻等待着开闸放水。沿着河道一直向下,便是附近村民沿河种植的庄稼,要走河道,就是要穿过一道道田埂,所以志愿者们一路都是在跳越,因为要沿河而走,常常要不得不跨过河道。
随行的人数着,这两天已经跨过伊通河20多次。张向导笑着说,“泄洪时,你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越过去的!”原来,实际的河道要宽到百米。
伊通河水出了寿山水库,便要穿屯而过。水道蜿蜒,水面虽不宽阔,但这条河却将河南屯分成了两屯,西侧那一边叫夹信子屯,因为没有桥,两屯只能隔河相望!
而此时的伊通河不再是孤孤单单,很多支流的水系开始与她交集,从王炉村流下来的王炉河便是伊通河的第一条支流,他们在河南屯汇聚,汇进伊通河继续向前奔流。
施立学老师说,此后的伊通河还有不同的支流向她汇聚,那丹伯河便是其中一条,而那丹在满语中的意思便是“7”,名字意思就是有7条河汇流,伊通河才有了丰富的水系。
那丹伯河便在这里汇入伊通河。两条河的交汇处,正是这一条河将两镇相隔,一侧是营城子镇,而另一侧便是东丰县那丹伯镇。
营城子镇红塔村村书记马淑霞介绍,营城子镇的黄牛市场如今已经是东北最大的黄牛交易市场,可很早以前,则不是这样,当时一河之隔的那丹伯镇也有黄牛市场,两镇之间,暗下较劲儿。但因为政策和风土人情略有差异,两个黄牛市场虽然也力求和平共处,按照“1、4、7”、“2、5、8”分开交易,但依然是营城子镇的黄牛市场占优势,大多慕名而来的商人都只认营城子镇的黄牛市场,而那丹伯镇虽然出台很多优惠政策,但仍没能留住市场,最后市场消退。
施立学老师说,这里的“黄牛市场”最初应兴于清末,很早时不光有牛,也有猪、羊等牲畜,慢慢才变成了现在这样单一售黄牛。过去市场上交易,也是手指藏于衣袖,比划着出价,市场上也有自己的交易黑话。
如今,价格已经不再隐隐藏藏,黄牛经济人也承担着交易中间人,黄牛市场正在装修改造,还专门为黄牛经济人建了座办公楼,村里黄牛年交易量10万头,村民们也靠着养牛发家治富。
伊通河水滋养着沿岸的人们,在这一方水土上,也有名人。马家屯就有一位将军,他叫依克唐阿。
依克唐阿(1834年-1899年4月27日),字尧山,扎拉里氏(汉译姓张),满洲镶黄旗人,祖籍吉林伊通,出生于今伊通满族自治县县城东南马家屯。在抗击日、俄侵略,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立下了卓著的功勋,受到清廷器重,被授为头品顶戴、镇守盛京等处将军,管理兵刑两部,被誉为“虎将军”。
寻访伊通河的旅程中,我们想认识一下这位将军。据当地人说,小时候的依克唐阿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是靠吃百家饭长大。后来,依克唐阿成为东北的大将军,每次路过家乡必要下轿,对这里的村民百姓十分爱护。这也是村里的人为何无人不知这位将军,今年87岁的老人关大爷说,将军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在老人的带领下,15名志愿者来到了建在屯子里的将军的衣冠冢,遗憾的是早已不见当年的坟头。
走进伊通县伊通镇东新村郭家屯,一直听当地人提起的一种食物,让所有的志愿者都垂涎欲滴。施立学老师也将它描述得绘声绘色,它便是寒葱,伊通河边特有的植物。
寒葱生长在东丰县那丹伯镇大寒葱顶山,这是我国发现的最大一片野生寒葱,有人称寒葱比人参的药用价值还高。据称,寒葱是康熙年间发现的,采摘的人将寒葱采摘下来后,在蹬杆河(伊通河的一条支流)里洗了一下,为了保持它的新鲜,快马加鞭送进皇宫,从此寒葱成为宫廷贡品,也是慈禧的最爱。
正因此,小东屯饭店的老板付宏,特地去山里找寻,将山里的寒葱移植到自家地里,经过三年的培育,才长出郁郁葱葱的一小片。要说这寒葱,根须像葱,叶片却像芭蕉,有葱蒜的味道,又透出一股韭菜味。他希望寒葱能走上平常百姓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