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一座城市品味的最直接的介质即是文化景观。在我国,城市文化景观既反映了城市化的成果,也传承了悠久的历史风貌。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避免城市文化景观的破坏,并突破“千城一面”的桎梏,追求独特的发展路径,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文化景观作为一座城市的历史印记和标志性建筑,具有地理、历史、文化等多重属性。然而,学术界对此并没有严谨的定义。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尔在其发表的《景观的形态》中,提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区别,认为在人类进入区域原始景观以前是自然景观,由人改变的景观则是人文景观。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16届会议上正式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即是“一种结合人文与自然,侧重于地域景观历史空间、地域景观、文化场所等多种范畴的遗产对象。
一是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园林和公园等设施,通常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有联系。
三是关联性文化景观,此类景观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往往是人类精神对自然的加工,是人类社会组织制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载体。其主旨是追忆、展示和传承本土文化,并强调其公共性、艺术性与民主性。由此可知,文化景观具有历史性,即它是一定时期的沉淀;具有文化性,即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具有特殊性,即能够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特点。可以说,城市的公共文化景观不但是城市的内在基因,也是城市外在的文化名片与重要旅游资源。本文集中探讨的第一、三类型的文化景观,如城市雕塑、地标性建筑、文体场所、历史建筑、人文故居等等。
总的来说,我国的城市文化景观存在集体失忆的问题,即环境缓慢的改变致使城市特色意象模糊、城市边界和城市标志物不明确等问题,一段时间后公众逐步遗忘城市原有环境。当前我国文化景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城市记忆日渐丧失。在城市的大拆大建中,具有历史意义的许多古建筑也成为拆迁对象。城市中具有标志性的古建筑本是一个城市民俗和人文的代表,盲目的拆迁,往往拆掉的是这个城市的历史和人类对于这个城市的记忆。
二是新城文化景观的简单雷同。近几年来,千城一面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大问题。由于急速的城市建设和现代化的冲击,导致出现大城市布局混乱无序、中小城市景观规划大同小异等问题。
文化景观失忆的发生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内在的自身消解。客观分析城市文化景观失忆的内外原因,有助于增强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重构城市文化景观记忆。
不合理的政绩观。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过分注重经济建设,只追求GDP、城市化率、城市人口等数字,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这种片面、极端的认识,导致具有历史文化特点的文化景观面临消失的危险。
盲目崇外的文化消费观和日渐消失的传统文化观。传统文化主要集中在乡镇和村落,但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被错误地认为是跟不上时代潮流和城镇化进程。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西方国家的文化消费观在我国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本土民众往往追捧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而对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生活习惯、建筑设计却不屑一顾。这些观念也促使传统文化景观在城市中消亡。
粗放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土地城市化是重要内容。一些城市的大拆大建和“造城运动”致使承载历史特色的旧城区不仅不能得到妥善的保护,反而被钢筋水泥铸成的高楼大厦取而代之。这种粗放的经济发展不仅使城市失去了自身的特色特点。同时,也破坏了城市的文化生态平衡,使一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流失。
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缺陷。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我国城市规划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在规划管理中的问题更加严峻。问题之一就是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导、控制不力,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城市建设特色不明显。许多城市在建设中盲目地追求大、新、洋,缺乏对城市特有资源的调查、分析,规划决策存在主观臆断和追求时髦的因素,导致城市发展缺乏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大广场、宽马路、大草坪、景观房、豪华办公楼、欧式建筑席卷各地,而城市特色却荡然无存,出现建设风格雷同的局面。本来能够代表城市特色的文化景观在城市建设中遭到严重破坏,并且给城市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失去文化景观的城市,是缺乏生命和活力的城市,是无法给市民提供美丽生活的城市。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尽管城市面临社会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各种城市空间重组的艰巨任务,但不能再以牺牲城市文化景观为代价来实现短期的目标。因此,需保护好现有城市文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有机更新”策略为行为指导原则。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对“有机更新”策略有一个经典解释:城市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需要新陈代谢。但是,这种代谢应当像细胞更新一样,是一种“有机”的更新,而不是生硬的替换。城市文化景观保护的路径研究,即是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如何按照顺序城市的文化机理,探索城市文化景观的更新与重构。
第一要再造城市机理,即以保持城市传统街巷网络体系与街道模式为前提,在保持城市标志性建筑物的同时,填补符合建筑的空间特点与建造规律的民居类型及相应的变体,在延续城市文化景观的同时,承担新的城市与发功能。
第二,根据文化景观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差别化的城市“有机更新”策略。例如,对已经失去使用功能的破危文化景观进行拆除;对有遭到一定破坏,但是仍然保持一定特色基础的景观,可以通过寻找“历史原型”,保持城市格局,强化景观特色。城市通过不断的“有机更新”,除了实现对文化景观本身延续与重构,也是为了保持不断丧失的地方感与传统地方特色,以留住城市文化景观赖以存在的城市土壤。
正确认识城市文化变迁与文化景观失忆的两者关系。变化是城市社会的一个核心特征,因为城市化就是城市生长与再生长的变化过程。没有变化的城市,也不可能具有当代意义。遭遇变迁与消解的城市文化景观,不可能都成为博物馆,或者进入博物馆。如果文化景观难以通过保护对城市经济形成直接贡献,或形成与保护相关的旅游业,那么就应当创建一种可行的、具有经济效益的使用方法,即对几千年来文化沉淀所形成的本土城市生活方式进行思考,实现城市文化景观的活态利用。
探索乡村文化景观传承,实现城乡文化景观多样化。城市空间的再生产,既是一个物质条件与社会关系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各种资本力量博弈的过程。无论是乡村文化景观还是城市文化景观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文化与经济的契合、不同资本理论的角逐与多元利益的博弈,一直都是文化景观生产中不可避免的考量要素。探索乡村文化景观传承,避免乡村文化景观城市化,存在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探索工业化以外的乡村发展路径,寻求新的乡村空间生产力。例如,走“旅游化”发展道路就是要求传承乡村的文化性,对乡村文化景观基于原地与原型的保存,并在保护的过程中挖掘其文化意义,以实现乡村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在乡村发展中通过乡村基层民主建设、发展乡村治理、推行乡村社区参与等多种途径创造乡村发展中不同利益群体的交流渠道,赋予乡村居民对自身发展的话语权,重塑乡村空间中各力量的博弈格局。
增强城市认同,重塑城市精神。一般而言,城市通过建筑外观相互区别,但更为核心的是城市精神。不同城市的居民往往有其独特的习性与价值观,汇聚起来即是城市精神。
第一,增强城市认同。城市认同是城市成员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在城市的心理依恋感,文化归属感,体现了对城市价值的共享。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城市公共交往空间的建设。从空间形态上为城市居民构建有利于其交往的场所与机会;从空间功能上为城市提供形成认同的物质载体。另一方面要是尊重城市的多样性。对一座城市而言,多样性通常意味着城市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生存权。对城市多样性的尊重,是全球化时代下城市开放、包容、生机与活力的体现。只有尊重城市多样性,城市才能获得其居住成员的尊重,而城市文化景观的延续与更新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
第二,准确定位城市精神诉求。能反映社会和民众诉求的公共价值才是城市精神所在。单纯口号式的城市精神只不过是城市管理者的心血来潮。城市精神可以不断变化,但必须凝聚共识、推动人心。
反映一座城市品味的最直接的介质即是文化景观。在我国,城市文化景观既反映了城市化的成果,也传承了悠久的历史风貌。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避免城市文化景观的破坏,并突破“千城一面”的桎梏,追求独特的发展路径,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文化景观作为一座城市的历史印记和标志性建筑,具有地理、历史、文化等多重属性。然而,学术界对此并没有严谨的定义。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尔在其发表的《景观的形态》中,提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区别,认为在人类进入区域原始景观以前是自然景观,由人改变的景观则是人文景观。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16届会议上正式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即是“一种结合人文与自然,侧重于地域景观历史空间、地域景观、文化场所等多种范畴的遗产对象。
一是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园林和公园等设施,通常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有联系。
三是关联性文化景观,此类景观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往往是人类精神对自然的加工,是人类社会组织制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载体。其主旨是追忆、展示和传承本土文化,并强调其公共性、艺术性与民主性。由此可知,文化景观具有历史性,即它是一定时期的沉淀;具有文化性,即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具有特殊性,即能够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特点。可以说,城市的公共文化景观不但是城市的内在基因,也是城市外在的文化名片与重要旅游资源。本文集中探讨的第一、三类型的文化景观,如城市雕塑、地标性建筑、文体场所、历史建筑、人文故居等等。
总的来说,我国的城市文化景观存在集体失忆的问题,即环境缓慢的改变致使城市特色意象模糊、城市边界和城市标志物不明确等问题,一段时间后公众逐步遗忘城市原有环境。当前我国文化景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城市记忆日渐丧失。在城市的大拆大建中,具有历史意义的许多古建筑也成为拆迁对象。城市中具有标志性的古建筑本是一个城市民俗和人文的代表,盲目的拆迁,往往拆掉的是这个城市的历史和人类对于这个城市的记忆。
二是新城文化景观的简单雷同。近几年来,千城一面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大问题。由于急速的城市建设和现代化的冲击,导致出现大城市布局混乱无序、中小城市景观规划大同小异等问题。
文化景观失忆的发生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内在的自身消解。客观分析城市文化景观失忆的内外原因,有助于增强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重构城市文化景观记忆。
不合理的政绩观。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过分注重经济建设,只追求GDP、城市化率、城市人口等数字,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这种片面、极端的认识,导致具有历史文化特点的文化景观面临消失的危险。
盲目崇外的文化消费观和日渐消失的传统文化观。传统文化主要集中在乡镇和村落,但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被错误地认为是跟不上时代潮流和城镇化进程。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西方国家的文化消费观在我国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本土民众往往追捧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而对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生活习惯、建筑设计却不屑一顾。这些观念也促使传统文化景观在城市中消亡。
粗放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土地城市化是重要内容。一些城市的大拆大建和“造城运动”致使承载历史特色的旧城区不仅不能得到妥善的保护,反而被钢筋水泥铸成的高楼大厦取而代之。这种粗放的经济发展不仅使城市失去了自身的特色特点。同时,也破坏了城市的文化生态平衡,使一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流失。
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缺陷。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我国城市规划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在规划管理中的问题更加严峻。问题之一就是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导、控制不力,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城市建设特色不明显。许多城市在建设中盲目地追求大、新、洋,缺乏对城市特有资源的调查、分析,规划决策存在主观臆断和追求时髦的因素,导致城市发展缺乏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大广场、宽马路、大草坪、景观房、豪华办公楼、欧式建筑席卷各地,而城市特色却荡然无存,出现建设风格雷同的局面。本来能够代表城市特色的文化景观在城市建设中遭到严重破坏,并且给城市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失去文化景观的城市,是缺乏生命和活力的城市,是无法给市民提供美丽生活的城市。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尽管城市面临社会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各种城市空间重组的艰巨任务,但不能再以牺牲城市文化景观为代价来实现短期的目标。因此,需保护好现有城市文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有机更新”策略为行为指导原则。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对“有机更新”策略有一个经典解释:城市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需要新陈代谢。但是,这种代谢应当像细胞更新一样,是一种“有机”的更新,而不是生硬的替换。城市文化景观保护的路径研究,即是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如何按照顺序城市的文化机理,探索城市文化景观的更新与重构。
第一要再造城市机理,即以保持城市传统街巷网络体系与街道模式为前提,在保持城市标志性建筑物的同时,填补符合建筑的空间特点与建造规律的民居类型及相应的变体,在延续城市文化景观的同时,承担新的城市与发功能。
第二,根据文化景观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差别化的城市“有机更新”策略。例如,对已经失去使用功能的破危文化景观进行拆除;对有遭到一定破坏,但是仍然保持一定特色基础的景观,可以通过寻找“历史原型”,保持城市格局,强化景观特色。城市通过不断的“有机更新”,除了实现对文化景观本身延续与重构,也是为了保持不断丧失的地方感与传统地方特色,以留住城市文化景观赖以存在的城市土壤。
正确认识城市文化变迁与文化景观失忆的两者关系。变化是城市社会的一个核心特征,因为城市化就是城市生长与再生长的变化过程。没有变化的城市,也不可能具有当代意义。遭遇变迁与消解的城市文化景观,不可能都成为博物馆,或者进入博物馆。如果文化景观难以通过保护对城市经济形成直接贡献,或形成与保护相关的旅游业,那么就应当创建一种可行的、具有经济效益的使用方法,即对几千年来文化沉淀所形成的本土城市生活方式进行思考,实现城市文化景观的活态利用。
探索乡村文化景观传承,实现城乡文化景观多样化。城市空间的再生产,既是一个物质条件与社会关系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各种资本力量博弈的过程。无论是乡村文化景观还是城市文化景观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文化与经济的契合、不同资本理论的角逐与多元利益的博弈,一直都是文化景观生产中不可避免的考量要素。探索乡村文化景观传承,避免乡村文化景观城市化,存在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探索工业化以外的乡村发展路径,寻求新的乡村空间生产力。例如,走“旅游化”发展道路就是要求传承乡村的文化性,对乡村文化景观基于原地与原型的保存,并在保护的过程中挖掘其文化意义,以实现乡村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在乡村发展中通过乡村基层民主建设、发展乡村治理、推行乡村社区参与等多种途径创造乡村发展中不同利益群体的交流渠道,赋予乡村居民对自身发展的话语权,重塑乡村空间中各力量的博弈格局。
增强城市认同,重塑城市精神。一般而言,城市通过建筑外观相互区别,但更为核心的是城市精神。不同城市的居民往往有其独特的习性与价值观,汇聚起来即是城市精神。
第一,增强城市认同。城市认同是城市成员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在城市的心理依恋感,文化归属感,体现了对城市价值的共享。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城市公共交往空间的建设。从空间形态上为城市居民构建有利于其交往的场所与机会;从空间功能上为城市提供形成认同的物质载体。另一方面要是尊重城市的多样性。对一座城市而言,多样性通常意味着城市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生存权。对城市多样性的尊重,是全球化时代下城市开放、包容、生机与活力的体现。只有尊重城市多样性,城市才能获得其居住成员的尊重,而城市文化景观的延续与更新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
第二,准确定位城市精神诉求。能反映社会和民众诉求的公共价值才是城市精神所在。单纯口号式的城市精神只不过是城市管理者的心血来潮。城市精神可以不断变化,但必须凝聚共识、推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