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很多机会近距离观察缘故,以至于在想起程一峰时头脑里会浮现出一个个非常具体的关于他的场景,比如十多年前下乡考察途中在火车上看西方哲学的他;在工作室边跟你聊天边去调整几下作品的他;在院子里喝着茶突然离去拔草的他……围绕着作品忙碌的程一峰才是立体的,达到了少有的人与作品合一的状态。
程一峰的状态引发我持续的思考,并断定其近乎“疯狂”的创作状态并非努力、自律这些品质所能解释的,他具有一种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这是其创作状态背后决定性的东西,也就是对生命与存在的领悟,他喜欢太湖石或者类似太湖石的各类石头,因为这些石头经由万亿年缓慢腐蚀所形成的孔洞让他着迷,也就是说他并不是喜欢其收藏价值和外部所谓“美”的形态,他喜欢的是石头背后那个抽象的时间概念,而对这个概念的思索和代入生命体验的执拗,就成为其作品转向抽象的源动力,从这个角度讲,程一峰近几年经由石头转换的抽象雕塑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其生命力、自身存在的统觉活动。
程一峰的雕塑作品并非传统“意象”范畴的,其作品没有明确的“物”的指向性,虽然也具有比如圆融等这样的东方气韵,但本质上却是“意象”之外的纯粹抽象形态,或者说在创作过程的抽象冲动中包含了东方古老的“意”,这种“意”不是单独存在而是融合在自己的生命体验中,单从这一点上来说程一峰的抽象作品就有别于西方的抽象雕塑而具有独有的东方意味。抽象的合规率性中理性的成分越多就越容易陷入“纯”形式,而进入不惑之年的程一峰却越来越相信生命和生活中“意外”的存在,“真正的艺术在任何时候都满足了一种深层的心理需要,而不是满足了那种纯粹的模仿本能”,有理由相信允许甚至肯定“意外”的存在是程一峰的心理需要,而这种需要来自一种更宏大的宇宙观,来自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说到自然,特别要强调一下程一峰近期的新作品,这些作品从质感上与自然之物相去甚远,却饱含着对自然意识的深刻思考。在过去引发程一峰兴趣、思考、发现与转换的石头,经由的是极其缓慢的变化过程,而最近使用的经过激光切割的钢板材质,虽然比石头坚硬得多但孔洞却可以瞬间成形,缓慢的“意外”和迅速的“意外”放在一起比较,柔和的孔洞和坚硬的孔洞在一个空间中产生对话,形成了包含着时间、自然、意识、人类、美学等等在内的对人类意义追寻的精神活动,福西永说“材料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一件完成的作品诞生于材料和形式之间不断交换的过程中”,材料通过技术得以体现,程一峰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发现、运用以及提炼可以说是尝试对艺术本体推进的一种试验,毕竟在过去还没有人这样做过,所以其发展的空间很让人期待。
这个展览是筑梦空间抽象系列中的一个重要展览,也是筑梦空间持续关注抽象艺术的一次不可或缺的探讨。
1979年出生于湖南,现为广州大学教师,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广州市雕塑学会执行会长。著作《20世纪岭南雕塑发展史》2021年由广州出版社出版。
“美好湾区,艺术生活”第二届公共雕塑艺术展番禺天河城站(番禺天河城,广州)
“遐·览—第12届中韩雕塑交流展”(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雕塑分馆,广州))
“美好湾区,艺术生活”首届公共雕塑艺术展番禺天河城站(番禺天河城,广州)
雕塑家的手稿----广州市雕塑学会成立5周年暨仁美术馆开馆展,(仁美术馆,江门)
马来西亚第一现代美术馆20周年馆庆国际学术展,(第一现代美术馆,马来西亚)
“作为问题的东亚艺术——第二届中日韩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华南美术馆,东莞)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首届学术年展,(天河区文化艺术中心,广州)
“凭空捏造----从雕塑到装置邀请展”,(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2018年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美术作品展暨第三届广东省高校美术作品学院奖双年展”,广州美院大学城美术馆,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