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新兵,1969年11月生于济南,自幼喜爱书画,高中时期师从于文江先生开始系统学画,199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师从张志民、梁文博等先生。1993年至1994年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受教于郭怡宗、田黎明、刘庆和等名师,现为山东颐心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第一次去景德镇是在2014年的春天。我开车一路向南,当时印象最深的是公路两旁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黄黄的一片,醉人心肺。南方处处都很美,其实当时并没有景德镇的行程,只是感觉距离已经很近,去一下不留遗憾。
景德镇有自己的特点,街道两旁的门店几乎都与瓷器有关。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对面的巷子里,琳琅满目的小店居然耗费了我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看见什么都喜欢,车的后备箱瞬时被塞满。
因为自己画画的缘故,接下来的想法不言而喻。先去拜访一位山艺的老校友,他在景德镇已经生活多年,在他的工作室里,我看得更是眼花缭乱。
第一次见到拉胚的现场,精干的小伙子们分成几组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惊奇他们粗糙的手在旋转的工作台上,手指手腕手臂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带来泥胚形式的变换。我也想来试试,哈哈,一上手就报销了一块泥巴。
山东的画家在景德镇很多,他们的写意与当地工匠的细腻形成对比,我忘不了一位来自临沂的大哥,他技法娴熟,一个上午就能搞出十多个大的器型,看看屋子里,所有泥胚上面都已经开出了花朵。
从2015年开始,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年都要去景德镇,目的就是去“碰瓷”,深入体验,中间的几次先略去,以后再聊,这里就说说今年的瓷都之行。
由于今年的疫情影响,本打算四月份的景德镇行程一拖再拖,终于在十一长假如愿以偿。今年我重新选了一个窑口,当然,不光是窑口换了,其它的也都换了,从市中心来到了相对安静的高新区,人少的地方我一向是喜欢的。至今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当我把自己放置在满是大大小小光洁白皙的瓶胚之中时,我眼前好像是春天花园里密密匝匝的紫藤花,我特别喜欢这种花,喜欢它的颜色它的身型。
上大学学花鸟的时候,我最先画的也是紫藤,尤其当晨光透过树叶落在那一串串紫色摇云中时,我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代,它仿佛是我的伙伴,一直陪我走到了今天。这次景德镇之行,我有了满满的收获,一百多件大大小小的花瓶上,我已让它们开满了新鲜的花朵,随心而走,向往那个不再遥远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