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40多年前,一名普通的大三学生罗中立在简陋的学生宿舍里,凭借一腔热忱创作出了一幅极富气息的画作。

  一个毫无名气的学生,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创作出如此杰出的作品?他身上又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

  罗中立的父亲本是个才华横溢的业余画家,却因家道中落在纺织厂当工人,然而父亲对绘画热情不减,总是利用业余时间带着村里孩子外出写生。

  父亲看出罗中立确实是个可塑之才,于是开始省吃俭用,想供罗中立上专业美术学校接受系统训练。

  在歌乐山中学读书期间,罗中立更是刻苦学习,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他也会赤脚在田间写生作画,用中国历史上那些激励读书人的典故来激励自己。

  1960年,罗中立跟哥哥的同学约好放学后见面商谈考学的事。为了保持干净体面,他一路上连鞋子都不敢弄脏。可惜到了学校门口,哥哥的同学却一直没有出现。

  罗中立很为难,但想到自己有求于人,只得继续等下去,想他们可能有事耽搁了。

  天黑了,哥哥的同学还是没有来。幸好通过一位学校老师的关系,罗中立顺利进了梦寐以求的川美学校。这一晚,罗中立激动得整晚没睡好。

  4年后,罗中立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川美美术学院附中。在校期间,他非常刻苦努力,因为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1968年川美附中毕业后,罗中立被分配到一家工厂,开始了农民工的生活。看着那些能吃苦的工人们,罗中立也很羡慕。尽管如此,他心中仍然对画画念念不忘。

  大学二年级时,罗中立响应国家号召,只身来到一所小学当美术教师。为了教学方便,他租下一个简陋的小屋居住。

  孩子们上完课就回家了,要节省用电。在这片大山深处,一群小学生渴望走出大山看更广阔的天地。教完书后的罗中立,会回到狭小的屋子。停电时,还要和房东挤在一张床上。

  1980年,罗中立大三,和许多同学一样开始为即将开赛的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做准备。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同学们在创作时都希望展现社会新气象和中国劳动人民的形象。

  他想到1975年冬天发生的一件事,当时临近新年,罗中立看到一个破烂衣衫的老人缩在墙角,注视着旁边的化粪池,而远处已经响起了新年的鞭炮声。

  为获取灵感,罗中立回到老家大巴山。他突然想起曾租过他房子的一位叫邓开选的老房东,这位土生土长的山民极具中国劳动人民的特征。于是罗中立找来邓开选的照片,开始描绘他的形象。

  另一方面,罗中立还记得那个新年夜蹲在化粪池旁的老人,他们都有着坚定的眼神和古铜色的皮肤。罗中立决定将两者结合,创作出一个代表中国劳动人民的形象。

  回到四川后,罗中立绘画时遇到很多困难,画了多次都不满意。后来他获得启发,决定用巨大的画布再次描绘,以产生视觉冲击。一个夏天过后,《我的父亲》在逼仄的宿舍完成了。

  这张2米高1.5米宽的画布上,一个大巴山农民形象被毫无保留地呈现。古铜色皮肤上布满沟壑,汗珠和眼泪交织。

  当时专家们建议作品中人物的烟卷改为圆珠笔,以代表新时代。经过这一修改,这幅震撼人心的作品就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父亲》。它被中国美院收藏,价值高达3亿元。

  它记录了一个年轻画家对中国劳动人民的热爱,和他孜孜以求的创作过程,成为了中国现代绘画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罗中立通过这次创作,终身致力于劳动人民题材的创作,展现出了坚定不移的人生道路。

  说到圆珠笔,这一小细节曾引发过不小争议。有人认为烟更符合当时农村的实际情况;也有人赞同这一改变,称其反映了解放后的进步。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可见《父亲》跨越的时代巨变。

  起初它仅以400元的价格卖出,没有引起太大关注。但在后来的拍卖中,竟以天价三亿元成交,一举改写了罗中立的人生。

  如今,这幅经典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而四十多年前,谁又能想到这个收割麦子的普通农民,会有这样的价值和地位呢?

  在《父亲》之后,罗中立又创作了《春蚕》一图。这次,他描绘的是一个正在劳作的母亲形象。

  银白的秀发,布满皱纹的手臂,低头专注的神情,母亲的身影 已化作一幅动人的画卷。

  《春蚕》与《父亲》相呼应,同样展现了中国农村最美好的一面。父母对子女的爱,以简单朴素的画面直抵人心。

  在创作手法上,《春蚕》并未刻意渲染面部表情,而更专注于母亲劳作的形象。这种含蓄内敛的风格,反而更能激发观者的联想。

  这幅画巧妙地融合了现实主义与西方主义画风。夸张而扁平的面部,洋溢着朴素与热情。

  简单的村民打豹情节,透露出罗中立“大巴山时期”的个人风格。笨拙、狂野、充满张力,仿佛跃然纸上。

  可见,罗中立的创作之路远非一帆风顺。从初出茅庐到声名鹊起,他不断挑战自我,开拓新的可能。

  回国后,院长希望他接班,但罗中立坚持只做创作。直到1997年,学院面临分裂困境,他不得不接过领导工作,展开17年院长生涯。

  这段时间,罗中立痛苦不已,只有创作才让他感到快乐。他一边管理,一边通过手稿练习,将教学比喻为酿酒,必须打好窖才能出好酒。在他的带领下,学院渐入佳境。

  如今,他主导打造的川美虎溪校区,从全球141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亚洲唯一获奖项目。有人说,这比《父亲》还伟大。

  但对于已退休的罗中立来说,创作才是自己的本业。他继续执笔绘画,主要题材依然是中国农民。在他看来,画农民像画自己,没有任何隔阂。

  罗中立70多岁了,但画笔从未停歇。他是一个更多依靠勤奋和韧性成就的画家,从不满足当前的成就。从工人到学生再到院长,他一路坚持学习与创作,即使在最艰难的年代。

  也许,一位伟大艺术家的种子,是儿时翻阅的绘本,是学生时代的初次成功。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终成大树。罗中立用一生诠释了这句话,他的画作和精神将激励更多追求梦想的人。

  因为罗中立深知,艺术的魅力在于突破框架,实现梦想。它提供了一个舞台,供每一个心怀梦想者施展才华。

  当我们回顾那些争论不休的旧作,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智慧。因为真正的艺术,能超越时代的局限,直击人心。

  人生有很多高山等待我们去攀登。在前行的路上,不必在意脚下的泥泞。只需聆听内心的声音,找寻自己的热情所在。

  这也是罗中立一生的艺术探索给我们的启示。让我们像他一样,勇敢追逐梦想,在生命的画布上挥洒属于自己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