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有关植物学的科普知识,以及植物学名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书中数十个关于植物名字的真实历史故事,有的透着幽默与豁达,有的暗藏丝丝哀怨,有的则吐露着清新和率真。阅读本书既能了解植物学名中隐含的专业知识,也能从中窥见那些与植物命名相系的人物、历史渊源。

  是谁发现了大熊猫?这又是一个类似于谁发现了美洲这样充满争议性的问题。无疑,中国人要比西方人早知道大熊猫的存在。据说古文里的貘和貔貅,最早就是指大熊猫。即便不考虑这些久远、可疑的记载,当1869年法国传教士兼标本采集员谭卫道在四川宝兴第一次见到大熊猫标本时,他所见的也并非活体,而是由当地的猎户猎杀大熊猫之后剥制的毛皮。

  谭卫道于1828年生于法国西南部的一个巴斯克人小镇。1862-1866年,他在华北地区采集动植物标本,足迹最远到达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地区。对于著名的四不像麋鹿的标本,就是他在这次来华期间寄回法国的。1867年,谭卫道第二次来到中国,听说西南地区物种资源丰富,就主动要求派到那里去。于是他被任命为四川宝兴邓池沟天主教堂的第四任神甫。1869年谭卫道正式上任,马上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标本采集工作。大熊猫的标本就是他来宝兴没多久看到的。因为大熊猫的形态太特殊了,这回米尔纳-爱德华兹没有用谭卫道的姓氏为它命名,而是取名为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名的意思是脚像猫一样(的动物),而种加词的意思是黑白色的。就这样,西方人算是正式发现了大熊猫。

  除了麋鹿和大熊猫,谭卫道还发现了川金丝猴这种漂亮的猴类。一生能够发现三种大名鼎鼎的珍稀动物,已经足以使他名垂史册了。然而,四川西南部那茂密秀美的森林却又拱手将另一种美丽树木的发现权送给了谭卫道——这就是珙桐。

  珙桐之美,不仅在于它那高大挺拔的身姿和翠绿欲滴的叶色,更在于它那奇特的花朵——两枚硕大洁白的花瓣(实际上是一种叫作总苞的叶状结构)中间,是一团紫色的花心(这是真正的花),远远看去,仿佛是树上停落的无数白鸽。正因为如此,珙桐在英文中就叫作dove tree(鸽子树)。

  当谭卫道向法国植物学界报告了珙桐的发现之后,法国一位叫巴永的学者便决定,用他的姓氏来为这种美丽的树木命名。这就是珙桐属的学名Davidia的由来。谭卫道于1900年去世,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珙桐却生生不息。今天,欧洲和北美都已经广泛引种珙桐,作为珍贵的庭院树种。由于珙桐的珍稀性和享誉世界的观赏价值,它被评为中国的一级保护植物,又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