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美丽重庆建设大会精神,扎实推动美丽重庆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在美丽重庆建设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体现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典型经验和优秀做法。接下来,我们开设“美丽重庆建设典型案例”专栏,为您展现这些具有示范性、典型性的探索和实践。

  石龙村位于巫山县城郊,G348国道穿村而过,毗邻中外闻名的神女景区,全村5个社,面积14.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59户3305人。多年以来,石龙村被脏乱差的棚户区所困扰,身在旅游区,却吃不上旅游饭。乱搭乱建的“蓝顶棚”更是具有一定安全隐患,成了全村发展的头号难题。2023年以来,石龙村深学笃用习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五心”赋能,让隐患“蓝顶棚”蝶变为和美“小院家”。

  一是形成问题清单。对全村318个违规搭建的棚户全面摸底调查,就棚户搭建时间、面积、用途、家庭情况和拆除难度分“红黄蓝”三类建立清单。特别是对其中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安全隐患严重的213户“蓝顶棚”,形成红色清单,进行重点攻坚。问题清单建立后,及时入库建档,纳入网格化管理。

  二是形成政策清单。村支部组织法律顾问、法律援助者认真研究关于“蓝顶棚”的政策清单,结合法规和政策文件、石龙村现状实际,进行逐项梳理,制作发放500份《“蓝顶棚”危害大家知》宣传册,群众认识到“蓝顶棚”不仅安全隐患大,而且违规违法。

  三是形成任务清单。制定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成立3支由村“两委”干部和拆迁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分条块明确责任人和时间段,实行挂图作战。工作组实时通报工作进度,定点销号,切实做到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一是算好危害账。针对全村违规搭建的“蓝顶棚”、柴草棚和圈舍,村支部组织驻村干部、法律顾问和人民调解员,逐户讲清讲透违法建设的危害。对资金投入较大情绪激动,扬言暴力抗拆的,多次上门,耐心做好解释。特别就“蓝顶棚”容易引发的火灾和伤亡事件,举出村民身边的惨痛案例,算好赔偿损失账。

  二是算好政策账。干部和群众交心谈心,拉家常,讲政策。在棚户拆除后,村里将对农户的庭院改造进行政策支持,奖励帮扶部分砖石材料,并组织最优秀工匠进场施工。庭院建好后,优先支持发展农家乐和亲子农庄,鼓励建设一批有特色的生态面条厂和农旅产品展销店,支持一批电商落户,引进电商直播带货,让群众意识到,拆除棚户区不仅消除安全隐患,而且受益长远。

  三是算好前景账。召开28场院坝会和田坎会,和群众倾心交谈,讲述未来十年两坪乡和石龙村的整体规划,以及神女景区的建设蓝图,让群众意识到,只有环境美化亮化,乡村振兴才大有可为。群众也认识到,大量的“蓝顶棚”和圈舍,不仅影响生活品质,而且影响全村的旅游形象和未来发展。同时,干部和群众一起探讨学习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认为只要我们同心同德,也一定能建成和美乡村。

  一是看示范。为打开群众的心结,石龙村组织30名群众到县内的先进示范路口村和下庄村观摩学习,近距离感受整洁美丽的农村面貌。87名群众分批自发到县里的小三峡景区、当阳大峡谷景区和大昌古镇学习庭院建设,了解景区村民发展高端民宿和农家乐,销售旅游商品的情况。

  二是看规划。邀请县内外知名庭院设计师进场,根据各户不同特点,结合农户意愿,因地制宜,一户一图,针对性设计施工,确保“大统一、小差异”。院落设计中,保持本村独特的地理环境、文化风俗和资源禀赋,创建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美丽庭院和精品庭院。

  三是看样板。对第一批10户率先拆除“蓝顶棚”、柴草圈舍和垃圾堆的农户,村里先建立一批样板庭院。样板庭院建成后,村支部邀请全村群众现场参观,听取意见,探讨下一步的拆除和建设问题。

  一是扶困。对“蓝顶棚”拆除中存在的困难分类施策,重点帮扶。楼顶渗漏的户,请专业防水公司进场施工,除险清患;对门前占道搭建的户,支持在拆除后建设有特色的加工厂房和农家乐;对搭建作为超市商铺的户,按政策审批建房,解决经营困难;垃圾堆码点全部拆除,实行户集、村收、乡运,统一处置;畜禽养殖的圈舍,由村里安排专门地段进行统一规划。

  二是扶志。在庭院建设中,帮助群众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让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为支持环境改造,政府和村上投资200万元帮助前期建设。在政府的感召下,群众自发投资150余万元,投劳2000余个,投物近30万元,户均投入超过七千元。

  三是扶力。组建70人的专业拆迁队,帮助群众拆迁,从源头上治理乱搭乱建、污水横流和垃圾遍地的“脏乱差”现象。对难拆的高大“蓝顶棚”,从县城调集专业机械高空作业,保障群众安全。对炉具厂、管道厂等设施笨重的企业,调集8辆运输车帮助转运。对缺少劳动力的户,村里成立30人的“志愿服务队”,帮助对宅前屋后和生活垃圾进行清理。

  一是打造线下美院。棚户拆除和庭院建设实现无缝衔接,不断档、不脱节,一鼓作气,一气呵成。累计建设院落挡墙3500米,花台2200米,美丽庭院230个,运动休闲广场2个,花海长廊6公里,全村面貌焕然一新。脏乱差的“蓝顶棚”全部变成美丽风景线。

  二是打造线上小院。建成美丽庭院后,依托微信小程序,建设石龙村“小院家”网上平台,将乡村美景院落搬到网上,让常年在外的石龙人在网上感受村里变化,在线上参与到乡村建设和治理。同时,线上小院还融入“找院长”“找活干”“爱环境”等板块内容,将线下美院变成网上小院,线上线下双线运行,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三是打造城市后院。利用毗邻县城新区的优势,在全村打造美丽庭院精品线、精品带和精品区,着力建设既有颜值,又有人气的城市后院。对第一批拆除“蓝顶棚”的户,已邀请北京安哲设计团队进场,利用渝东特色民居,结合生态旅游优势,规划打造高品质的“长江三峡旅游民宿集”。对后期拆迁的“蓝顶棚”,也将和县旅发集团统一规划,将石龙村打造成长江三峡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接待副中心。

  石龙村用一年的时间,拆除了困扰全村的318个棚户,特别是有极大安全隐患的213个“蓝顶棚”,让村里旧貌换新颜,这里的风景已经成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打卡地。和美庭院建成后,石龙村的群众满意度由75%上升到97.5%,探索出新时代乡村善治新模式和新启示。

  (一)思想引领找方法。石龙村通过深学笃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等重要论述,找到了拆除“蓝顶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思路与新路径。

  (二)党建统领抓保障。坚持在党建统领下拆除“蓝顶棚”,发挥好党支部的“桥头堡”作用,党员和乡贤更是当好了“领头雁”。充分发挥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和服务群众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社会助力活力。

  (三)依靠群众增动力。做好“蓝顶棚”的拆除工作关键要以心换心,听民声、解民忧、汇民意,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党组织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发挥了“连心桥”和“解压阀”作用,群众从“不愿拆”到最后“我要拆”。

  (四)责任认领是关键。石龙村新一届支委换届之后,党支部就把消除隐患“蓝顶棚”,建设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对群众的庄严承诺,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小支部”干出了“大作为”,真是印证了习指出的,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