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你想好怎么过了吗?记者带你走进博物馆寻觅萌文物,让这些可爱的文物,陪你过个充满童趣的儿童节。
正在南京城墙博物馆举办的“盛世聚首——圆明园兽首特展”无疑是这段时间最热门的展览,除了首次来宁展出的四件兽首,在展厅里还能发现一件特别可爱精致的文物——铜鎏金天使双面诗文座钟。
这件国宝级的清宫精品文物,从遥远的1855年“走”到如今,依然泛着抢眼的金属色泽。表盘左右两边各有一尊小天使雕塑,婴儿肥的面孔、胖嘟嘟的胳膊,神情恬静,人见人爱。记者达到展厅不久,就听到了时钟的声音在回荡。讲解员告诉记者,展厅里每到整点就会响起这个声音,“这就是铜鎏金天使双面诗文座钟的声音。”
绘有儿童形象的文物在博物馆里可真不少,绘画、陶瓷制品、甚至家具等文物中都有。婴戏纹,又被称之为儿戏纹或童戏纹,更是成了最为常见的传统纹样之一。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翌介绍,文物中通过对孩童嬉戏场景的生动描绘,不仅表达了人们祈求富贵满堂、喜庆吉祥的美好意愿,又蕴含了企盼“童心”返璞归真,天性纯真美好的愿望。婴戏纹以孩童戏耍为题材,充满童趣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是明清两代彩瓷的婴戏纹,从最初的一两个孩童玩耍发展到百子嬉戏,做到了千人千面、神态各异,让人一看就舍不得移开眼睛。”
故宫博物院馆藏唐代湖南长沙窑出土的童子持莲纹执壶,又名“青釉褐彩童子莲纹壶”,是迄今面世的最早的陶瓷婴戏纹饰。壶体上绘着的孩童手持莲子荷花,穿着肚兜,彩带飘在臂间,萌趣可爱。南京市博物馆正在线上展出的“海丝路上的妙彩唐风——长沙博物馆藏唐代长沙窑瓷器特展”中,也有不少反映孩童的文物,如童子抱球、童子抱壶等。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一件迷你石狮子,但不是人们印象中威武霸气的狮子形象,而是憨态可掬,看起来“萌萌哒”。原来,这不是用来看门镇宅的石狮子,它竟然是件育婴用具,叫拴孩石。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民间多将迷你石狮子放置于床头,用红布条把它和娃娃拴在一起,既可避免娃娃滚下床,也可供其玩耍。南京的拴孩石狮,一般是孩子一出生即由爷爷或外公请石匠打制,带着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
动物造型的可爱文物还有很多。六朝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一头青瓷小马,看上去在咧着嘴“笑”,上下两排牙整齐、方正,短短的鬃毛依附在脖子上,整体给人一种安逸、闲散的感觉。这匹小马出土于南京江宁上坊孙吴墓,出土时小马的腿断了两只,最初修复时,小马两条腿还没有发掘找到,只能用石膏来代替。后来专家找到了剩余两条腿的残片,恢复了小马原有的风姿,六朝博物馆微博也专门发声:“受伤的小马又站起来了!”
江豚你或许见过,可会挤眼睛的江豚你见过吗?南京博物院有一件江豚形陶壶,壶俯首翘尾、尖嘴挤眼,就像是动漫中走出来的。这件文物1960年出土于江苏吴江梅堰良渚文化遗址中,距今4500年左右。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常常能看到江豚在水中嬉戏,他们抓住了江豚在水中游动摆尾的瞬间姿态,以此为模型制作了这件陶壶。
南博还有一组猪形陶罐,大小不一,造型各异。有的翘嘴睁眼、有的抿嘴拱鼻、有的愁眉苦脸、有的眯眼憨笑……生动逼真。这组陶罐的注水口设在猪的背部,既实用,又有艺术性。
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端午节,除了人们所知道的这些习俗,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儿童节”,尤其老南京的一些传统民俗,和孩子们息息相关。
“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专家喻先萍介绍,旧时,南京有端午饮雄黄酒以驱虫除秽的习俗,并要用酒中沉淀的雄黄在孩子额上画“王”字、抹耳朵、手臂以避“五毒”。“雄黄酒本身含药物成分,并且味道很大,喝完之后身上散发出的酒气能够驱挡蚊虫。另外,香囊里装满了药材,非常有效的驱赶蚊蝇。菖蒲、艾叶煮水给幼儿洗头洗澡等等希望起到驱虫去病的作用,也是借此祈望婴幼儿健康成长的象征表达。”
在南京,过去还有“躲午”这么一个特殊的习俗。就是说,要在节前把小儿送到外婆家去,待节后再接回来,以躲过“毒日”。
喻先萍表示,这其实是对远古用隔离的方式躲避瘟疫的民俗记忆,尽管这种防疫措施显得十分简单朴素,且具有极其强烈的信仰属性,但以“躲午”为核心的育儿习俗,却表达了普通百姓寄希望于心理慰藉的家族发展观。作为端午节俗,它增加了沟通亲情的积极意义,表达了祈望幼儿健康成长的心愿。
这个时节植被生长繁茂,端午的娱乐习俗有一项“斗草”,是过去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活动。“斗草”又分文斗和武斗,在相声艺术中也有所体现,“鸡冠花对狗尾草“属于文斗。孩子之间用叶子的茎勾来勾去,看谁能坚持到最后,属于武斗,充满的节日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