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近年来,宿州地区陆续挖掘出土大量的汉墓画像石刻,让我们对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翔实的可考依据,特别是萧县,被称为“汉兴之地”,汉高祖刘邦也曾在这里生活过。汉代文化在宿州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影响着宿州的城市气质、书画发展和市民生活等方方面面。
“同学们,先拿起手边湿水的毛巾将宣纸与瓦当按实打湿,在拓包上滴墨涂开,纸七八成干的时候,再把拓包均匀地、淡淡地、一次次地按压在宣纸上上墨。”在萧县虎山小学六年级(5)班的教室里,学生们围坐一团,弘汉轩汉画艺术馆馆长刘辉,正手持拓包在瓦当上拓印。俄顷,一幅活灵活现的玄武图跃然纸上。
演示结束后,刘馆长走到学生中间引导他们亲手尝试拓印。“一定注意,拓印过程中要保持宣纸不移动。”刘馆长反复叮嘱。
刘辉是萧县汉画学会会长、中国汉画学会会员,也是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的入室弟子。20世纪90年代,打工返乡的他与萧县农村老家四处散落的“花石头”偶然结缘。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所谓“花石头”就是汉画像石,从收藏与售卖汉画像石拓片养家糊口,到沉浸其中开展学术研究,刘辉在捣鼓“花石头”的道路上一走就是30多年,在汉代画像研究学界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作为土生土长的萧县人,刘辉与汉画像石的缘分,离不开萧县“书画之乡”“汉兴福地”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
为收集汉画像石,刘辉常年奔走于苏鲁豫皖等地,并摸索学习金石传拓技艺,为此几乎花光了全部积蓄。尽管如此,他还是选择将150余块堪称艺术珍品的汉画像石精品展出,让更多珍品走进普通百姓的视野。刘辉说:“文物作为重要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于清贫、孤独中坚守着自己的理想,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保护珍贵的历史遗存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建立弘汉轩汉画艺术馆;组织举办首届“萧县汉画像石学术研讨会”;开展公益传拓实践活动;与中国矿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宿州学院等多所高校合作进行研学;为美国、西班牙等留学生举办传拓培训;前往北京、山东、陕西等地交流学习;在国内外多次参加精品拓片作品展……被冯其庸先生盛赞的刘辉,不辞辛劳地为传承和弘扬汉画艺术奔波,而静静躺着的“花石头”就是他最好的“心灵抚慰剂”。“这些汉画像石就像我的孩子,情绪低落或遇到挫折时,一看到这些石头,摸摸它们,就能化解所有烦恼。”在艺术馆里,刘辉拓印完“马上对饮图”后,深情地抚摸着这块石头。这块有着千年历史的汉画像石,经过他的传拓被重塑得活灵活现。
薪火相传,汉韵流芳。作为“金石传拓”技艺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政府的重视与大力支持下,刘辉不定期开展传拓公益培训和传拓进校园活动,许多有相关兴趣爱好的大学生放假后也慕名前来学习,使更多人更好地了解到汉画像石,走近汉画艺术,也让更多“金石传拓”爱好者有机会参与其中,体验学习,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天汉画艺术走进虎山小学,通过亲手尝试拓印让孩子们有了心灵的洗礼,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今后,我们也会组织更多传统文化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萧县虎山小学校长张作文表示。
“‘金石传拓’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很多人对它不太了解,需要我们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它,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汉代的文化历史。”不善言辞的刘辉提起这些汉画像石,却有着千言万语要说。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时代的脚步永远向前。在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漫长时光中,继承、传承与创新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而薪火相传能使汉韵风采在时代的浪潮中愈加熠熠生辉。
如今宿州人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汉代文化元素的影子。比如一些民房大门的门环中有个虎头的装饰、一些建筑采用的是大方顶的设计等。宿州博物馆、宿城三角洲公园里通往水边的廊亭,灵璧虞姬文化园的门阙,宿州境内高速服务区等等多处建筑的外形,都带有汉代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宿州市博物馆,将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是我省淮河流域标志性古汉代风格建筑。在整个建筑上方靠近顶部的位置,有一圈四嬉龙的浅浮雕,正门两侧有仿制汉画像石图案的浅浮雕,这都是典型的汉代文化元素。整个场馆仿汉式高台、大屋顶规制,庄重古朴、典雅敦穆。
此外,你如果行走在萧县的街角巷尾,更会发现被誉为“汉兴福地”的小县城,在城市建设中有意识地强化汉代元素,培育了城市独特的文化风貌。龙湖公园护栏石板上的“车马出行图”、皇藏峪北大门的汉代建筑群、老火车站站前广场的龙形雕塑、凤山隧道出入口两旁的石雕壁画等,汉文化元素的建筑古朴庄重,诉说着萧县悠久的历史和动人的传说。皇藏峪东大门外,刘邦骑马的雕像威风凛凛,气宇轩昂,因刘邦而扬名天下的皇藏峪至今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萧县,虽区域甚小,但因地理环境和重要的历史原因,却保持了从原始艺术、汉代画像石刻、明清的水墨写意,到20世纪书画普及的最完整书画进程。1980年,国画大师李苦禅为萧县题写了“国画之乡”的赞语;1993年,萧县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书画艺术之乡”。如今的萧县,书画之风日益兴盛,省级书画协会会员就有400多人,从事书画行业的有三四万人,仅县城就有书画装裱店六七十家,各类书画活动更是数不胜数,仅县博物馆每年就要举办书画展十余次。
追溯萧县书画的起源与发展,从汉墓出土的大量以形写神的画像石刻,应该是萧县绘画的第一个高峰。
萧县近年出土和历代散落在民间的汉画像石,大约400余块,内容十分丰富,既有仙人瑞兽、神话传说,又有历史故事、天文医学、牛耕纺织、向学尚武、车马出行、筵宴飨宾、舞乐百戏等。这些汉画像石与后来形成的水墨写意就艺术上来讲,除表现方式是以刀代笔在石面上刻绘外,艺术特征是极为相近的。
汉画像石上雕刻的画称为汉石刻画,它是由彩色壁画演绎出的一个新画种,是汉代人追求美的一种形式。其内容丰富,有自然图案、祥禽瑞兽、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现实生活等多类。雕刻技法有高浮雕、浅浮雕、阴线刻等多种。汉代的先民以简练的构图、粗犷的线条,刻画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反映了丰富的内涵和内容。“祥虎图”在一只姿态雄健的猛虎背上雕刻了一双翅膀,这便是“如虎添翼”。“对弈图”用几根阴、阳线刻画出对弈的情形,胜者趾高气扬,眉色飞舞,负者俯首躬身,无可奈何,画面上分明可以看出胜负者的内心世界。“车马出行图”前面迎接的小官跪拜于地,磕头如倒蒜,竟把官帽磕断,这是形容跪拜者的虔诚和出行者身份的尊贵。“槌牛图”图中间为一头被激怒的公牛,四蹄腾空,与人搏斗。后面之人,一手拿匕首,一手抓牛尾,身体歪斜,险些摔倒。前面之人,一手拿榔头,一手抓牛角,而牛角竟已被掰掉,拿在手里,这分明是用夸张的手法形容用力之猛……画像中简练的线条、大胆的用笔所追求的形和神,以及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所追求的意境和情趣等,显然是文化人的行为,是专业画家的作品,这正是目前萧县文人写意画的根基和源头。萧县汉画像石分布范围之广,蕴藏量之多,足可说明汉代萧县擅雕刻画的人才之多。同时亦可证明那时彩色绘画和其他绘画人才会更多。由此便可得知汉代萧县绘画队伍已具有相当规模,已形成绘画艺术的一个高峰期。
行走在萧县和宿城街头,记者愈发感受到氤氲而生的汉代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萧县龙河上的拱桥、圣泉寺、皇藏峪,宿州博物馆,汉代文化元素在宿州城市建设中的融合,已经使得汉代文化在百姓心中悄然扎根。这体现出宿州人对汉代文化十分重视,以及汉代文化对宿州的影响之深远。
在宿州博物馆里,记者看到充满智慧的汉代先民们将他们所处年代的情景故事在石头上雕刻绘画,沉睡千年的汉画像石成为后世的“石上史诗”。穿过秦汉雄风厅里“墓室中的甬道”,仿佛走进两千年前的古老生活,透过厚厚的石壁,那些神秘莫测的历史传说在快速变迁的现代依旧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汉代的秘密。
在萧县虎山小学,记者第一次见到“金石传拓”技艺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辉老师。如同传闻那般戴着厚厚的眼镜,清瘦的身材,不善言辞。到底是怎样一份事业,令他甘愿于清贫中为之坚守?然而,当他坐在学生们中间教授他们拓印时,当进入弘汉轩汉画艺术馆看到一具具雕刻精细又饱含沧桑的汉画像石时,当拓片上的图像通过他和学生的双手在宣纸上活灵活现时,仿佛一切都有了答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石传拓”技艺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将其代代传承,而汉代画像石等汉文化元素则在薪火相传中枝繁叶茂。或许,这就是答案,也是刘辉守着“花石头”三十余载的意义所在。是的,正如刘辉所言,总要有人为文化传承做些什么,作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生活在宿州这片文化沃土上,我们也要为文化传承做些努力。
无论是“车马出行图”的秩序井然、“乐鼓百戏图”的欢乐祥和,还是“辅首神兽图”的古拙有趣,即使在采访结束数日后,石板上一幅幅形态各异的画像,像是冰冷又鲜活的符号时常浮现在记者脑海中,耐人寻味。“绣像的汉代史”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今天人们了解汉代社会生活、研究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汉画像石独特的艺术魅力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规范,对如今宿州书画亦有深远影响。
文化像一粒种子,在每个人心中悄然扎根,在岁月的洗礼下逐渐生根发芽,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无论是汉画像石,还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石传拓”技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值得被更多人关注、了解、发扬、传承,让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