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由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文体旅游局)指导,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金鸡湖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协办,由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高世名先生担任学术主持,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崔灿灿担任策展人。

  展览集中展出了管怀宾先生几十年来艺术实践中各个时期的装置、影像作品百余件,是对管怀宾先生艺海生涯的一次全面展示。

  管怀宾先生将古典园林中蕴藏的东方空间美学与营造方式,融入到物态与形态的装置之中,拓展了时间、空间在装置中的外延和可能,将诗意的“园语”带入中国的现代生活,吟颂历史、城市与空间中永恒与诗意的歌谣,承载着浓郁的家国情怀、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

  作为当代艺术界深具文人气质的艺术家,管怀宾善于将中国古典造园美学融入到作品架构之中,他与苏州、与金鸡湖美术馆有着美妙的缘分。上世纪80年代,管怀宾在苏州求学,住在典雅古朴、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狮子林旁,学在曲径通幽、曲水环绕的拙政园。数年后,历经杭州、无锡、东京的学习和旅居生活,管怀宾重返“故园”,文化身份的迁移与混合,让管怀宾对国际经验和本土文化自觉有了全新的认知,他从中国传统园林中提炼出了“园语”,踏上回流与归乡的返程。

  自2012年起,管怀宾先后参与了金鸡湖美术馆“记忆的穿越”“园林·异景”“从绘画到动画”“交叉域——中日当代艺术新锐展”等众多展览,历经了金鸡湖美术馆十余年的成长与蜕变,也见证了苏州工业园区独有的“双面绣”城市天际线。

  《倾园》Inclined garden,装置,钢板,铜管、铸铜太湖石,2021年

  《海平线》Sea horizon,装置,镜面不锈钢、铜管刻字、铁板,2019-2020年

  《烁园》SPARKLING GARDEN,装置,白铁波纹板隔墙、不锈钢镜面,太湖石、太湖石、聚光灯、铸铜桃树、铸铜乌鸦、铸铜太湖石、投影机两台、调光装置、地毯、金属弧墙,尺寸可变,2018年

  《破風》BREAKING THE WIND,装置,紫铜管罗马柱、白铁板、铜板、不锈钢凹镜、低速电机,频闪灯、喇叭、铸铜乌鸦、铸铜太湖石、铸铝塔,2018年

  《诗的悬界》Poem of Floating Boundary,装置,金属钢构、部分烤漆、不锈钢凹镜、铸铜太湖石、铜剑、喇叭、黄铜板、六根混凝土立柱雕刻文字(二十四诗品、中英文),2018年

  《曲水流觴》QU SHUI LIU SHANG,装置,五块铸铜枕石、《兰亭序》木板刻字16块、9组18捆报纸浸墨、9支铜剑、钢管支架、20支T4荧光灯管(蓝光),尺寸可变,2018年

  《破晓》DAYBREAK,装置,灯架、铸铝塔、金属屋、镜面不锈钢、电机、瓶胆碎片、白蜡、聚光灯,2016年

  《天际识归舟》HEAVEN KNOWS THE BOATS,装置,金属船两艘,不锈钢镜面,锻铜太湖石,铜管,尺寸可变,2015—2018年

  出席展览开幕活动的主要有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宣传和统战部部长朱江,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文体旅游局局长殷卫东,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何雯,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曹晓阳,浙江人美出版社社长管慧勇,著名艺术家、书法家王冬龄,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艺术家坂口宽敏,澳门艺术博物馆策展部主任吴方洲,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惠泉,苏州美术家协会主席陈危冰等,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主任戚瑶亮主持了开幕活动。

  高世名先生表示:“园之于老管是一种空间营构和叙事的策略,更是一种想象世界和装置现实的技术。在管怀宾营造出的园中,物有时候是物质,有时候作为材料,有时是意象,有时又是符号,这些都远超出了视觉的范畴。管怀宾的现场并非依照方案、蓝图实现出的景观,而是一种事件性的、蓄势待发的‘局面’。”

  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文体旅游局局长殷卫东在致辞中表示:“管怀宾先生将其十余年来致力于东方空间美学介入当代艺术的实践探索成果,呈现给广大的苏州观众,这是苏州工业园区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事件。管怀宾先生将对园林和东方空间美学的思考融入到自身的语言系统和作品构架之中,让苏州的古典园林持续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灵感之源。他的作品就像这座城市一样,传递着传统、现代、包容、创新的精神、诠释着艺术之美独有的穿透力与生命力,展现出多元的城市及艺术理念。”

  管怀宾先生说“本次展览的构架,交叉着主客体间有形与无形的精神思考,也复合着空间与时间、现实与理想在语言建构上的矛盾和心理轨迹。我的作品一直关注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与历史境遇以及现实的生活体验,并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平行关系。园也好、天城也好,可以说是我抵达外部世界和文化现实的梳滤器与重要路径。”

  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何雯代表金鸡湖美术馆接受捐赠作品《无人界——管怀宾作品集》

  根植于江南文化这块丰沃的土壤,苏州工业园区的城市“语言”与造园“语言”溯本同源,宛若移步换景,于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经济与科技勾勒了园区的线条,文化与艺术点染了城市的色彩。我们于“天际线”下窥见城市“语言”与造园“语言”、装置“语言”之间的交流碰撞,开启一段关于“天际线”最具诗意的艺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