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月的赛程,8月5日,期待已久的雅安百丈湖水美乡村建筑国际设计竞赛总决赛终于在成都市四川大剧院圆满落幕。

  本次竞赛自启动以来,共计收到来自国内大中型设计院、国内外优秀建筑设计事务所、新锐设计团队等共计211份设计方案(633个建筑单体设计方案),获得ArchDaily、gooood谷德、1314设计与艺术、Archrace、百度app、百美村庄、CBC建筑中心、城市环境设计UED、大城小村、见筑UookArch、建道筑格ArchiDogs、建日筑闻、建筑竞赛情报局、建筑师杂志、建筑实践、空体、local本地、RAC设计课堂、设计竞赛、设计赛、Typeschool、UniDesignLab、一言一吾ITALK等多家媒体和机构的鼎力支持。

  青绿茶海、广袤湿地、连绵山丘......在近两个月的赛程中,随着百丈湖独特的大地景观与人文风貌在眼前变得愈发清晰,设计目光从城市转移到乡村的湖山之间,设计力量被注入318川藏线与茶马古道起点。

  从211份竞赛方案中脱颖而出的6组入围选手,带着他们最后的深化方案走上决赛舞台,呈现乡村小桥、声音“博物馆”、湖山艺展中心3个单体建筑的精彩演绎,角逐出最终的设计大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本次竞赛区位图、鸟瞰图、地块图、3个地块:地块1-乡村小桥/地块2-声音“博物馆”/地块3-湖山艺展中心所在地块

  决赛方案讲演中,选手们通过形式丰富、内容精彩的讲演,详细阐述了设计的创意和细节。不论是思考的维度、制图的表现、方案的完成度,或是创新力、跨文化视野,都显示了此次竞赛极高的赛事水准,亦让我们看到了百丈湖的巨大潜力。

  经过华黎、汤桦、刘艺、孟凡浩、庄子玉、戚山山、罗敏杰7位专业评委老师专业严谨的考量及多轮评议打分,最终,名次落锤定音,冠军花落BZH0024编号玩儿建筑小组“水的三重奏”。

  竞赛还决出二等奖2名,分别是编号BZH0347的合造社和编号BZH0030的Atelier 905,三等奖3名,分别是编号BZH0354的定式建筑、编号BZH0328的舂建筑和编号BZH0370的杨可鸣、陆丰豪。与此同时,黄鹿、苏哲维、梁惋旖、刘正东、韩冷、蒋丹6位特邀观察员也对各位选手的方案输出了多元视角的观察和点评。

  最后,现场还举办了一场思想聚会,5位专业评委围绕“自然建造”,关注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呈现了许多精彩的观察与思考。

  ●玩儿建筑小组均毕业于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基于三人建筑、景观、室内及艺术的多专业背景,以超越建筑本体的视野,寻找在多尺度环境中理性的浪漫。“玩儿”取自三人大学宿舍522的谐音,也是团队在设计、绘画和摄影跨领域的松弛态度。

  玩儿建筑小组从雅雨、湖水和茶水出发,以“水”为主题展开叙事。三个建筑分别类比“伞”——自在桥;“石”——发生(声)场;“舟”——蜉蝣地;的意象,也对应亲水、观水、拟水三种与水互动的方式,以此回应其各自独有的场所精神,将设计的力量经由景观系统蔓延到整个社区。

  乡村小桥取名自在桥,以最大化保护景观氛围为出发点,用两座尺度功能和形式差异的子母桥围林为岛,同时营造婆娑树影中的亲水空间。两座桥除了基本的通过性,也为社区的多样活动提供场所,亲水河岸与溪心小岛将空间背面转为正面,为游憩驻足提供条件。

  声音“博物馆”取名发生(声)场,声音与水波皆为振动所产生的波,设计以留白的方式“掷石激浪”,旨在建立两个事件“发生”的场域。设计仅在场地上放置一块分割社区与自然的边界,是作为“屏”的墙、收集声音的腔体、亦为登高眺湖的观景塔。墙的两侧:东侧与社区建筑包围成以雾喷装置为中心的广场,西侧以“石”为中心,涟漪草坪连绵起伏与湖水和稻田相融于地平线。在功能上,除了作为精神建筑,两块场地亦可承载品牌活动、户外电影、音乐会和婚礼仪式等活动。

  湖山艺展中心取名蜉蝣地。玩儿建筑将“漂浮”与“阴翳”作为主轴以烘托蒙顶山茶文化的禅意氛围。设计在平面上用当地红砂岩垒石夹壁腔划分体量,临湖一侧横向打开一条水平线阴影,如一叶漂浮于湖面的舟;社区一侧参差交错的棚与廊形成开放的多义空间容纳各种活动的展开。在剖面上,建筑嵌入地形形成多层视角的观湖体验,视线通廊从社区一侧穿过层层空间直抵湖山之间。

  在点评环节,评委戚山山对设计给予了极高评价。她认为这组方案模型看似粗放,实际非常耐看,内里空间结构丰富,思考与感知也十足细腻,“你能觉察到场地的湿润感,你能感知到在建筑内部的雨声,你越说越把自己放到整个场景里面”,她为年轻建筑师这样真诚的态度感到喜悦。

  评委罗敏杰也认为方案对场地与环境的结合很到位,“这和我们一贯的‘自然生长’和‘原乡生活’理念也非常契合,要把项目里的一草一木都看成是生态资产。”

  观察员蒋丹对以子母的形式呈现的乡村小桥最惊喜,还提出了将子桥植入水中,像一条水路切开水面的大胆设想。

  ●自2017年创办以来,合造社的工作遵从两个关键词,即“自然”与“建造”。建造是合造社的工作内容;而自然是合造社的价值取向。对自然这一关键词的理解,合造既把它当做是一个作为对象的名词: 即面向自然的建造、或者建造回应自然;也把它看做是一个副词: 即自然地建造,朴素、直接、不矫饰的地建造。所以,合造社关心清晰而巧妙的结构,关心材料的物质性以及语言性,关心建筑创作在最底层迸发的干净而清晰的观念的创造力。

  成都本土已颇具名气的设计机构合造社上场没多久,主理人徐浪就用制作精良的vcr和节奏紧凑的讲解牢牢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乡村小桥取名为悬亭之桥,利用中国传统编木拱桥结构,是一个纯粹的结构体。团队相信,结构在极致处,一定蕴含形而上的诗意。悬亭、悬置在自然之中,以忘我的方式完全浸没入自然,然而它又以极其谦逊的姿态悬置于自然的一草一木之外。

  声音“博物馆”也是一个为了纯粹体验而设计的建筑。在它为使用者精心安排的流线上,使用者将会经历从身体的负重爬升,到好奇心的唤起,至超越日常经验的精神体验并回归自我内观的过程。

  声音“博物馆”有着多场景的使用方式,下沉的露天表演场地作为最核心的精神空间是乐队最天然的舞台,面向社区开放经营空间,既为社区也为博物馆的参观者提供饮品和服务。

  湖山艺展中心在雅安独特的茶山湖岸地貌中创作。建筑仿如山体,塑造了一个由“山”形成的商业空间,并通达向湖面。在这里,湖山艺展中心不仅仅是面向湖和山的建筑,它本身就是湖和山。

  点评问答环节,观察员苏哲维直言,这组方案特别的浪漫气质和复杂的内部空间给人带来的探索欲非常吸引他。戏剧制作人刘正东甚至已经开始设想未来带着团队在这座声音“博物馆”里演出。

  评委罗敏杰也尤其赞赏声音“博物馆”,他认为灵活性的空间表达为后续的运营与活动开展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评委孟凡浩感叹道,“一个好的设计不光要有理论,更重要的是能落地实施。”在他看来,合造社在各个层面的成熟度相对高于其他组别,也因此从内部空间的复杂度上,提出了“可以试着松弛一些”的个人观点。

  ●Atelier 905专注于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及全程落地把控,希望用专业、热忱和想象力,为设计和生活做出诠释。团队成员参与建成项目包括“朗读者”木构书屋、顾正红纪念馆扩建、南京艺术学院砼展厅等。曾获上海社区美好生活体验馆设计竞赛二等奖、南京浦口区城南河步行桥设计竞赛三等奖、轻建造-微聚落南京环境社区单元设计竞赛入围、扬州三湾公园建筑设计竞赛入围、“银杏之乡,未来之村”——第五届乡村设计竞赛入围。

  Atelier 905在研究了雅安相关的地理人文特点后,他们梳理出“山水之行,感官之旅”的总体设计策略;并结合场地及功能提出“一重一轻、一扬一抑、兼而有之”的单体设计策略。

  乡村小桥以两道优雅的弧墙作为主结构,吊挂起两侧轻钢结构桥面。临墙侧设置座椅,结合内弯的墙体,形成局部放大的休憩区。两墙之间设置上行钢楼梯,可从两端到达中部架起的观景平台,从不同维度体验湖山风物。

  声音“博物馆”侧重听觉及内观,削弱视觉,才能“听”到更多声音。建筑以纯粹的几何形体嵌入场地,以深色木纹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塑造出幽深、厚重、朴拙粗砾的“原始洞穴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声音“博物馆”方案效果图,图片由Atelier 905提供

  湖山艺展中心侧重视觉及外部世界的体验,具有更开放、通透、轻扬的建筑气质。地面以起伏的草坡塑造出独特景观体验,整体姿态如轻落于茶田的水鸟展翅欲飞,成为湖山环境的视觉焦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声音“博物馆”方案效果图,图片由Atelier 905提供

  点评环节,华黎很欣赏这组方案对于环境的这种诗意的捕捉。同样在一种“玩儿”的态度里,寻求了建筑与环境之间张弛有度的平衡。基于此,也提醒团队在落地的实现上是否过于理想化,用人工的混凝土材料模仿自然效果是否削弱了建筑的纯粹感等问题上需要进一步思考。

  与华黎老师同感之余,庄子玉老师也提出了另一个视角。他认为三个建筑始终需要存在联动关系,包括材料的呼应、对比,穿行时相互的节奏等。庄子玉十分认可本案的形式感、完整度、协调度,但也建议团队重新考虑湖山艺展中心如飞鸟展翅的极致轻盈的结构是否可行。

  ●定式建筑(FormuLab Architects)关注建筑学原则和重构原则的矛盾性,关注地域性和人情化建筑,关注新材料的传统演绎和传统材料的革新构造,致力于观察当下城市化进程的矛盾点,探讨适应中国社会新建筑形式。

  来自南京的定式建筑,三个单体建由三人分别设计并逐一讲演。在他们看来,乡村是介于城市和自然中的中间状态,乡村建筑是城市人触碰自然的媒介。建筑如何让人们更好地去触碰自然,融入自然?他们的方案名称即分别对应了三种解构手法——没有用统一的建筑形态局束每个地块,而是从建筑物的内在逻辑触发人与自然的关系。

  乡村小桥取名错桥,将连通于河岸两侧的线性空间单元化,并形成空间上的错位,高低对位的正反拱形空间诠释多种人与水的关系。

  声音“博物馆”取名风塔。定式建筑团队将声音“博物馆”解读为自然声音的体验场,远离世俗的庇护所,让位于自然的“非建筑”。

  设计中将整个功能集合拆解为塔、亭、廊、壁、台等空间元素,并将他们看作是有关声音的构件进行重组。重构后的空间在声音的分贝和多样性,空间的光线、尺度和与室外景观的关系上形成对比。在游览的过程中,形成多维度的声场体验。

  湖山艺展中心取名间驿。以古道驿站的“连接性”作为精神象征,以光线连接天与地、以形态连接山与水、以空间连接人与自然。向外是自然巧成的山水妙染,向内是人工拙造的微园异趣。

  虽然三个建筑分别由三位成员单独设计,点评环节,特邀观察员黄鹿还是发现了三个建筑的共同点:都利用了矩形和直线作为固定的元素。团队成员直接回应“因为直线便宜”,十分坦率。

  观察员梁惋旖针对声音“博物馆”中的三角楼声音从何而来、是什么样的声音发出了疑惑。定式建筑团队解释道,他们无意创造声音,而是将声音“博物馆”定位成一个自然声音的体验场,以最微小的姿态介入场地。

  评委孟凡浩对声音“博物馆”的整合性与沉浸式体验性提出了疑问,但也肯定了三人三案带来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这一组更偏向围合之后形成一个稳定的场所空间,在轻微介入乡村的策略下,三个建筑都把握得很不错。”

  ●舂,为一动词,意为捣碎物体。英文名为“ReThing”是一个自创的词语,意指对于事物的重构与再定义。OfficeReThing舂建筑,由赵玮和龙垣屹联合创立于上海。舂建筑是一家具有革新精神的独立建筑师团队,致力于探索建筑学中赋予的智性和有趣的设计。

  舂建筑整体方案通过对场地的关照(对于湖水不同时期水位变化的回应)以及基于感知而触发出的对于空间与记忆的原始想象(腔体空间的隐喻),唤起某种超越视觉的力量。

  乡村小桥取名为“穿行与停留”,通过回应乡村小桥的原型—一块浮板的姿态,使之呈现一种化繁至简,举重若轻的的状态。桥体把通行式空间和停留式空间交叠并行,以更轻盈的方式“放置”于整个场域中,让观者在穿行之时也可驻足停留。

  声音“博物馆”取名“记忆之宫“,团队摒弃技术声源的方式,选择从感知层面入手,建筑基于腔体的空间原型,隐喻着子宫中的胎儿对于母亲作为“客体声音”的对它的召唤,人类的绝对原初的听觉被唤起,通过这种“空间召唤术”唤醒一些尚未被存载的原初记忆,触发遥远的听觉回想。

  建筑通过螺旋式的洄游动线来逐步靠近最核心的中心空间,当其抵达之后竟发现这是和自然相连的室外空间——一种极其内部化的外部空间,一个有鸟语,有雨声有树叶窸窸窣窣的声音的疗愈空间,它充满回归意味式,它可以导入心灵,可以找寻到真正的自我。

  不同于声音“博物馆”,湖山艺展中心表现得更为外化,取名为锚固与游离。在不同时期的水位变化中,不仅回应着建筑形态上的固定和漂浮的姿态,也回应着建筑与场地的紧密联系。

  点评环节,特邀观察员刘正东捕捉到湖山艺展中心方案中的“拉索”和“吊挂式钢结构”等元素,让人想到巴蜀地区的船运与码头文化。

  而三个单体建筑之间的连贯性,在初选阶段就给评委刘艺留下了深刻印象。赞赏之余,他与策展人韩冷也对于该建筑作为展陈空间是否利于使用及后期布展提出了疑问。

  华黎首先肯定了“子宫”的概念,但声音”博物馆“所塑造的到底有哪些声音的体验,团队还可以进一步思考。

  ●杨可鸣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师从王澍教授。研究领域主要为聚落构成,实践项目涵盖文化建筑、住宅、酒店、以及乡建项目。陆丰豪毕业于cooper union,实践项目涵盖文化建筑、酒店、公共设施、装置艺术等。设计作品多次于国际竞赛获奖,曾参展于 2018 年米兰设计周和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性设计展览。

  来自杭州的二人组杨可鸣与陆丰豪,因项目场地独有的自然环境,团队希望以一种诗意的姿态介入其中,强调人文与自然的共振。

  他们希望乡村小桥不只具备通行的功能,也可以是茶余饭后人们聚集的场所。桥体由底下编木拱桥结构和顶上的悬索结构两部分组成,一轻一重互为映衬。悬索结构拉结的瓦片打造半透明的屋面,隐隐透出来往的行人。

  声音“博物馆”围绕“大地乐盘”的概念展开,借由大地孔隙为乐器,捕捉自然之声。弧面声音反射聚集形成共鸣腔,同时向外扩散声音,使建筑本身成为声音的装置。

  “面对自然场景,如何通过建筑去裁剪出一片我们想要的自然风景”是湖山艺展中心的设计重点。阳光与两片曲墙交织出关于光的乐章,建筑两侧不同形态的开口,精心裁出两幅立轴山水画卷。

  评审问答环节,观察员韩冷和汤桦、庄子玉两位评委一致认为,本组方案的空间感、形式感、审美性都非常强,但也指出是否存在三个建筑内在的关联性、建筑的功能性相对稍弱的问题。

  比如汤桦提到,作为一个乡村建筑,建筑调性在精美之余是否可以去设想它们在未来随时间流变更融于荒野,承载时光痕迹的空间形态。

  另外,汤桦还特别称赞了声音“博物馆”巧妙的扬声器形态,同时也对团队在设计过程中的建筑几何声学的分析提出疑问。

  选手最后也回应道,湖山艺展中心虽是透光透雨的设计,但身处乡村,我们可以借此去突破展览空间的想象;乡村小桥的核心是希望通过立面的特别手法加强对雨水的感知,可能就不太符合传统功能上的理解;声音“博物馆”借助建筑的斜面,可以将声音反射到户外剧场,又在户外的侧墙再次加强达到二次聚拢。

  在等待决赛结果的紧张时刻,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聚会也随即展开。我们向5位评委老师提出了3个与乡村、与乡村建筑、与自然建造、与建筑实践有关的问题。他们向我们的好奇心给出了丰富而慎思的解答,共同探讨中国乡村建筑实践的图景。

  Q:在为期两个月多的竞赛赛程中,我们共计收到211份设计方案,同时也是633个建筑单体设计方案,其中是否有方案的设计亮点和细节给您留下深刻印象?对于那些在自然乡村中更多等待被焕新的建筑,请问老师们有怎样的设计建议?

  汤桦:“乡村建筑”这个话题,其实我觉得特别沉重,我一直非常小心地介入这个领域。怎么做出一种真正属于我们乡村的建筑,怎么才能不把城市的价值观或者意识形态带到乡村去?这很重要。乡村建筑除了要与自然环境结合,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征,就是用最简洁可行的技术手段达到最大化的空间效果,从功能和经济的角度出发,每一寸空间、每一分钱都是要精打细算,都是来自于适宜的技术和尽可能就地取材的原则,就可能产生出一种乡村的美学。

  因此在这次的评审中,我也是秉承这个原则,希望我们的设计方案对资源最大化地使用,对技术也慎重地使用,特别是城市的意识形态或美学怎么跟乡村本土结合,也要非常仔细地去研究,这是我个人对“乡村建筑”的理解。

  华黎:我觉得竞赛对于我们建筑师行业永远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机制。今天参加竞赛的选手类型非常多样,最后都呈现出了高质量的内容。怎样捕捉自然里的诗意,敏锐地将它呈现、放大,在我看来是本次设计最重要的议题。

  “传统”与“在地”议题、怎么去回应不断转化中的对象对设计来说本身是很难的,但建筑本身能够呈现出很重要的力量,比如玩儿建筑,这种力量倒不是说大梁、大柱子,而是建筑本身的这种感觉被强化、放大;Atelier 905的方案,张弛有度地就把建筑的作用充分呈现出来。小房子能激发更大的能量和影响,它甚至能带动人对整个环境和未来的运营内容的这种一系列的这种连锁反应,这可能是竞赛最重要的一个价值和意义。

  刘艺:现在漂亮的建筑很多,也有很多新的技术,但有鲜明特点的太少,所以我个人的一个批判标准是独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师个人化的,或是有点神秘的、个性化的非常规语言,我就特别感兴趣,我觉得在今天网络化时代,追求这种独特性是很重要,否则我们只是得到那种比较浅的一些很漂亮的一些图画,或者一个漂亮的形式,会觉得不太过瘾。

  我算是本土建筑师,针对华老师提到的本土性的问题,我也加入了评审标准。第一我是觉得雅安的气候很有特点,所以你看雅安的城市里面的几座桥都是廊桥,廊桥就说明多雨;还有一个是雅安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过了雅安以后就是藏区,往回走又是汉族地区,正好处在体量感的藏族建造体系,跟穿斗式的线性构件的汉族建造体系之间,周边的藏族民居也是这种汉藏混合的模式,即构造上是那种砌筑体系跟杆件体系的一个混合。在有些方案里面其实有那个意思,我觉得挺有趣的,这种地域性我们今天怎么去表达或者怎么去观察?今天6组的设计整体质量都非常高,无论有重量感的,还是轻介入的作品,都不错。最后要看业主在乡村振兴的整体链条中,选择哪一个,可能是这个项目从落地实施来讲,业主比较关注的点。

  庄子玉:因为成都来过好多次了,也参与过各种各样的竞赛评审。但今天我觉得很有趣在于之前的竞赛没有把运营环节或者这样的内容纳入到整个评审的过程里。运营并不是指某种功能,因为其实在这个时代大家能看到所谓现代主义对建筑定义的具体功能在慢慢消解。很多空间,特别像小建筑其实会更放松。从运营层面来说的话,很多建筑之前不是这个功能,做完以后慢慢更适合做最开始没有定义过的功能,或者因为业态变革很快,几年以后可以有新的内容可以介入到里面,而且这个空间本身也能够承载。

  所以其实我觉得今天整个评审是一个非常开放的议题,今天这6组整体水平也非常高,它们每一组都有一个我觉得能作为这类建筑的一个基本评判标准。它具有诗意的意味在于它有一定的空间,这种空间是一种不确定性,是你对于它的一种想象的余地,以及包括刚才谈到的运营的余地、内容植入的余地。基于诗意这样一个命题,我觉得这6组都做到了。但是回到我们刚才谈的自然属性也好,这种乡村属性也好,第四组方案模型,我自己可能都很难像他们一样把在地氛围把握得这么精准,所以对于我来说这次跟大家交流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罗敏杰:我们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势必会面临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深层矛盾,规模越大,矛盾就越为凸显。比如我们的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所在地曾经是一片一毛不拔的河滩盐碱地,大可以以建设单位的思维直接淹没它。但出于对乡村的敬畏,我们最后排除万难修坝重整,才有了现在的湿地、果园、康养区等等。在早期很多类似的规划项目里,我们发现大家对当地的关注度,以及国际团队对地域的理解也相对不足,所以我们决定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从零开始,深入乡村去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和村民聊一聊年轻人出走的原因、手工艺人的现状。每个村子里都有自己特色,问题在于没有完全产业化,也难以形成体验性场所。基于这种现状,我们成立了农业研究院,做新农人培训,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让我们愿意去到乡村,老百姓愿意留在家乡工作。

  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和实践,我自己已经不完全是纯粹从建筑设计出发的思维。不管是从运营思维还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的角度,都希望在逐渐建成的项目和空间里去呈现我们对乡村和山水的理解。第二步则是乡村产业化,只是用文旅思路和消费冲动是永远解决不了乡村问题的,必须进行自上而下的产品研发,形成理想的“前店中纺后厂”的模式。最后基于我们的理念,希望通过不同的项目吸纳更多优秀的设计力量和智力资源聚集到乡村,共同实现乡村振兴。

  Q: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协调,相信是每一位建筑师都绕不开的研究话题。在各位老师实际设计实践的过程中,是否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历或体会?

  汤桦:追溯到建筑的起源,最初其实就是遮风避雨,抵抗自然。但后来除了抵抗,更要顺应自然,同时表达自己的审美。今天的建筑有两个属性,一是物质功能,二是精神功能,缺一不可。在这个层面上进行建筑美学的表达,也通过这些来跟自然、宇宙或场地建立一种密切关系,按照我们中国先哲的话叫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说起来很容易,但如何落实,就是要拜托各位的智慧,或者各位从自己的角度,从个人的角度产生一种既能跟场地、自然结合,又很有趣,很有个性的空间。这是我个人特别期待的,也是我对自身的一种要求。

  华黎:其实我更倾向于今天把它放在现实和虚拟的语境里面,即VR技术及未来的AI对行业的影响,这是我们可能现在必须要面对一个语境。

  讨论自然的意义何在,我觉得还是回到身体的体验。而建筑最重要的是它不是虚拟的,它带给你非常扎实的、真切的、丰富的、身体的体验。所以今天的竞赛题目我觉得很好,尤其是声音博物馆,我们探讨声音必须回到真正的感官,不只是视觉和图像。可能今天乃至未来都是这样,建筑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仍然能够提供这种物质的真实体验,而且永远都有意义,只要身体一直存在。

  刘艺:说到人与自然这个话题,我想可能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情感方面——人的身体或者是精神上对于自然的需求;另一方面属于更现实的一种急迫性,即环保的急迫性。

  大院工作这方面的压力会更大一些,因为我们的项目应该都是能耗大户,所以这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多一些,对大多数设计师而言,设计跟能耗之间的关系,可能还停留在不那么经得起推敲的一些直觉。这方面还需要我们去做很多的基础研究工作,让我们的建筑真正做到节能的同时,又能够在情感上跟自然产生一个关联。

  庄子玉:通常大家对于自然的观念可能是这儿有树,然后都是绿植,或者包括刚才老师们也提到的节能。我觉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做的建筑其实是一个物质体,这个物质体在和这个世界产生交换,不管是能量的交换也好,还是体验或视觉的交换也好,都是一种交换的方式。回到今天的议题,建筑功能和运营方式的不断轮换,在我看来也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因为它是在和我们真正的使用关系中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内容让这个建筑最后不会变成了一个雕塑。

  也许现阶段建筑师还处在核心视角,或如刚才各位老师说我们占据技术层面的主体,但是参与视角正变得非常多样,所以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所谓在自然的观念下,需要对建筑进行重构的思考方式。

  罗敏杰:我提一个”建筑与不建筑“的思路供大家讨论。虽然建筑源自于自然,但是我们的建筑与自然还是有一定的边界,因为它毕竟是人类文明之后为了获取空间的一种方法;但我们理解建筑,肯定要进入体验,这个差别会非常大,就像我们看到600多个单体建筑的方案,再到这些房子如果盖出来,去真正体验。它会有别于现在我们所谓的叫重视觉轻文本,重体验轻内容的导向,因为始终有很多东西是纯数字不能直接替代的。我觉得建筑的魅力可能也是在于此,当你进入这个建筑之后,去看待周围的环境和自然,可能建筑它会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也会变得更建筑。

  Q:本次竞赛项目「百丈湖」容纳山丘、湿地、茶田等独特的大地景观,通过竞赛所聚集的设计与创意力量,您觉得将为这里带来怎样的发展契机与可能性?

  罗敏杰:今天对于百丈湖项目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式的节点。借这个机会让大家看到了我们百丈湖项目和百丈湖正在发生的事情。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收获了一批次非常高水平的方案,我们的评委老师也给到了很多很好的点子,为我们下一步去推动整个项目,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很多新的启发。

  在之前的讨论中一筑一事团队也提到了一个很好的话题,叫专业性和非专业性,包括如何去维护专业性。我们会请到行业里厉害的专业评委来到现场,但同时在未来项目的运营与业态呈现,则一定需要有这方面经验的团队参与到这一次的竞赛里来,帮助我们在某些使用层面去模糊纯专业性。

  后续百丈湖项目会继续站在“创造原乡生活”的立场,而生活和不生活,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温度。一两年后,当大家再回到百丈湖,可能会体验到的很不一样的生活。这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可能会从我们的客人、未来的新农人,或度假人群的综合诉求出发,希望在这方面能够做得更好。

  至此,本次竞赛暂告一段落。决赛现场除了精彩的方案讲演和思想聚会之外,也同步展出了12组优秀设计作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依次为:繁星建筑工作室、玩儿建筑小组、Atelier 905、成都一念三千建筑设计事务所、UDG·十分工作室、间·建筑、未集建筑、舂建筑、合造社、定式建筑、泛式建筑、杨可鸣&陆丰豪(*按参赛编号顺序排列)

  对于选手们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较量和挑战,更是一次珍贵的实践经验。当我们用设计改善乡村风貌的同时,乡村也在赋予我们更多的力量。在这场竞赛中,建筑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创意,用一次设计,开启“水美乡村”全新生活方式的共同想象,为雅安城乡发展的下一阶段拉开序章。

  ArchDaily、gooood谷德、1314设计与艺术、Archrace、百度app、百美村庄、CBC建筑中心、城市环境设计UED、大城小村、见筑UookArch、建道筑格ArchiDogs、建日筑闻、建筑竞赛情报局、建筑师杂志、建筑实践、空体、local本地、RAC设计课堂、设计竞赛、设计赛、Typeschool、UniDesignLab、一言一吾ITALK......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