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结束的第26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上,来自上海崇明的丽辉农场在展会中掀起一阵“蓝紫旋风”。
渐变的蓝紫色系大花飞燕清新优雅,迷你向日葵点缀其中,蓝黄撞色的花丛“弹眼落睛”,虽不是面积最大的展位,但绝对是最引人驻足拍照打卡的区域之一。不似其它展位一样繁花似锦、商品琳琅满目,丽辉仅靠大花飞燕和向日葵搭配简单大气又富有巧思的设计,就赢得了众多关注。更令人意外的是,无论是布展设计还是花卉种植,都是丽辉出品。
这座“藏”在崇明岛上的鲜切花农场,更加让人好奇。日前,记者来到农场,一探究竟。
上海土地之金贵,一在于稀缺,二在于其承载的功能,既要保证粮食安全,也要想尽办法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高质量发展上海的花卉产业,需要规模化的龙头企业满足大众的需求,也需要丽辉这样的小众农场,生产更独特的花卉,满足国际化大都市里追求独特和个性的消费者。
上海丽辉花卉园艺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陈佳嬿告诉记者,在建设农场前,丽辉作为花艺园艺品牌已经在上海本土发展了十多年,为不同客户提供花艺造型设计服务,合作伙伴包括多个国际知名品牌。
从零售商到生产商,从设计师到花农,是什么让执笔绘图的时尚行业从业者大胆跨界,去田间种花除草?
“迎合”一部分消费者的审美,并不是丽辉向产业链前端延伸的核心驱动力。“为了能用上更好的花进行设计,2017年我们开始正式筹备崇明自产基地,2018年下半年开始批量出花,主要销售辐射长三角地区。”陈佳嬿介绍说,农场主打小众、市场稀缺的花材,比如大花飞燕、小飞燕、风铃草等。带着来自消费终端的高要求和高标准,丽辉花了不少心血打磨种植技术。以大花飞燕为例,从前主要依赖进口,经过丽辉多年的种植摸索,可以控制每一朵花的间距,不论是高度还是品质都已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株高最高可达1米8,花期达半个月,且不易掉瓣。如今,大花飞燕已成为丽辉的花艺主线产品之一,通过种植技术调控,供货期已经长达半年,一年可产出100多万枝大花飞燕。
“目前我们正在筹建云南产区,让大花飞燕实现全年供应。”市场的良好反应让丽辉有了扩张的底气和信心。作为小众花材,大花飞燕火起来并不是偶然。
2021年上海国际花展上,丽辉首次带着自家的大花飞燕参展,便引起了轰动。同年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对标肯尼亚品质的大花飞燕绚烂亮相,创下展会上40分钟被抢购一空的销售佳绩。自此,大花飞燕“飞”出了崇明岛,不仅为小众花材拓宽了市场,也打响了丽辉的知名度,让这座农场被更多人了解。
作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重要部分,崇明制定了打造“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花卉产业高地”目标。丽辉抓住“后花博”时代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在崇明布局了300亩花卉园艺基地。然而,冬季低温、夏季高温以及潮湿的梅雨季等因素,让在上海种花这件事变得非常有难度。但丽辉仍在不断探索脚下这片土地的更多可能性以及市场的反应。依靠过硬的种植技术,不断丰富产品,除了大花飞燕、小飞燕和风铃草等市场俏销产品,农场每年都会测试十几个新品种,如迷你向日葵、松虫草、大葱花、洋牡丹、虞美人等。
对花艺师来说,花是传达美的载体,而作为生产者,当手中的花成为商品,则需要花更多人力和物力去呵护。为了花,丽辉几乎是下了血本。
为了让花始终保持高品质,从田间到客户手中,丽辉对每一朵花都精心呵护。每一个棚都建立了独立的田间档案,种植的品种、时间和田间管理都一目了然。预冷是每一束花都要经历的采后环节,让鲜花暂时“休眠”,并且全程冷链带水运输。目前,丽辉的产品销售已经覆盖了华东、华中、华南以及西南部分地区。其中,江浙沪的消费者最快可在当天收到花束。
为花建冷库,不少人直呼看不懂。从消费终端而来的丽辉,与传统花农的出发点不同。每当跨界发生时,不同行业元素的碰撞,总会出现新的生命力。当设计师踏入农业这个圈子,自然也赋予了农业不同的气质,种田这件事,变得有点浪漫、有点洋气。从用花到种花,丽辉带着时尚的审美,用高要求和高标准,让这座鲜花农场变得更“上海”。
给农作物“打点滴” 节水又丰产——甘肃农垦黄羊河农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见闻
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农业农村部党校)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农业行业分会)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农民体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