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与绿》焦兴涛黄色的包装纸裹了嚼完的口香糖,落到绿色的草坪上。现实中的即景被夸张地放大,让我们反思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姜锡祥
最近,一走进世博园就能看到不少游客在索取新绘制的《上海世博会园区雕塑导览图》,按图索骥,便能找到园中的精彩雕塑。本次世博会,雕塑首次被纳入园区整体规划。这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概念:公共艺术,在一个美好的宜居城市里,必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从那个装了太多惊喜的大园子里走出来,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区域里,我们不禁要思考:目前上海的公共艺术,离“美好”有多远?
因为世博会的召开,上海成了一个巨大的“艺术装置”——绿地景观明显增多,原先空荡荡的街角被形态各异的“海宝”填补了空白,部分地区也添了一些雕塑作品。“我们小区前门灌木修出来的海宝蛮可爱的。边门口有几条铝合金的‘脆麻花’,我就看不懂了,大概算抽象艺术吧。”退休在家的吴女士如是说。同一个小区里的沈先生却坦言:“我觉得不怎么好看。不过这也由不得我,住在这里只能‘被接受’啊。”还有另外几位受访居民表示:“无所谓。”“反正它对我都没什么影响。”“那儿以前是一小块空地,估计开完世博就会拆掉的。”
对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布置,普通市民没有表决权,但他们却要每天和它们“抬头不见低头见”。近年来,上海街头的城雕数量增加不少,可惜真正出色的,数量并不多,分布也不广。
“你对上海哪座城雕作品印象比较深刻?”记者在街头作了一个随机调查。有一位回答说:“外滩的陈毅塑像。”一位提到了浦东的《日晷》,而其他人都摇着头坦承:“没注意过。”如此没有“存在感”,是设计师的悲哀,也是规划者的无奈。
曾在法国有三年留学经历的常丹丹说:“巴黎有很多地方和上海很像,但在上海看不到那么多有视觉冲击力的雕塑。同样是商业中心,拉德芳斯远比陆家嘴有‘看头’。而上海的城市雕塑、绿化景观,有点像‘面子工程’,深度与内涵还不够,很难让人过目不忘。”
从事广告设计的曹怡宁则认为:“并不是没有好设计,但对的东西往往被放到错误的地方。雕塑与环境之间有很强的呼应性,上海的多数城雕受环境压制,难以释放魅力。《打电话的少女》很成功,就是因为摆对了地方。”国外的公共艺术经常是为空间“量身定做”的,完成后的作品不仅恰到好处,且能与周遭街景相得益彰。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这是很值得借鉴、推广的。
有的艺术家不喜欢创作“公共艺术”作品,一方面是不想面对众口难调的尴尬,多少也因着些许孤芳自赏的清高。不可否认,大多数普通受众还是偏爱具象的雕塑,太过抽象、夸张的试验性作品很难被他们接受。但从长远考虑,对于那些不会专门去美术馆的人而言,公共艺术不正是引导其审美的最好媒介?
随着世博会的召开,市民的艺术视野得到了拓宽。他们认识到公共艺术对城市的意义,对各种试验的宽容度也提高了不少。这正是艺术家将作品推介给大众的好机会,当然,也要注意循序渐进和方式方法。“在世博园里,我注意到不少雕塑旁有文字说明。它们的‘指点’,能激发我对雕塑主体的思考。”研究外国文学的詹月兰女士建议说,“如果市内的城雕旁边也加一些‘注解’,为受众讲讲作品的内容和艺术家的意图,一定能帮助更多人读懂他们的作品,喜欢他们的作品。”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