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部队展览中心项目位于香港昂船洲维多利亚港北岸,是驻香港部队第一个面向香港市民开放的展览建筑,

  1.突出滨海建筑特色,融入维多利亚港世界级城市景观,与海港及中环建筑群遥相呼应、融为一体;

  2.突出“一国两制”下“军民一家亲”的情感体验,为香港市民打造参观、游览及休闲的优质场所;

  3.突出中国主权象征,展示庄重大气的国家形象,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厚重含蓄之美;

  4.突出驻军地位作用,展示驻军的职能使命,体现威武文明之师的力量感和形象气质。

  驻军展览中心核心设计理念为:中国梦领航、紫荆星相聚,寓意在中国梦引领下,香港军民如“紫荆星”般紧密团结、融为一体,在祖国的同一屋檐下,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具体设计如下:

  一是突出“中国梦领航”。充分回应选址位于维多利亚港北岸西端的独特区位,顺应背靠山体、三面临海、依托港池的三角形场地特征,塑造独特的雕塑感建筑形体,犹如一艘现代化舰船扬帆启航,体现中国梦领航香港未来的寓意。

  二是“同一屋檐下”。体现传统大屋槽建筑意涵,在滨海的有限地幅内采用向上悬挑伸展的剖面设计,建筑上层形体斜向伸展,呈现大屋檐意象,并将大部分展厅功能架空提升至二层大平层。既在有限地幅内创造更开阔的滨海地面场地,又体现了香港与内地“同一屋檐下、共筑中国梦”的意涵。

  三是突出“紫荆星相伴”。紧邻入口设置天光洒落、立体通高的“紫荆星”大厅。将象征国家与香港的五角星和紫荆花相互融合,引入“紫荆星”概念,其一边指向北京,一边指向维港,寓意“心向北京,守望香江”。场地东南角平分线指向中环驻军总部大楼,并对视线方向进行切角处理,以此确立建筑的轴线定位。“紫荆星”大厅充分发挥五边形特色,不同面向顺应场地设置各向入口,各向人流汇聚于此,体现“军民同欢,携手共进”。

  建筑顺应三角形场地肌理,三军拱卫造型支撑起同一片屋檐,彰显众志成城的有力形象。屋檐下方形成面向维港的城市舞台空间。利用场地的东南角平分线指向中环维港核心区以及驻军总部大楼的场地区位,对视线方向进行切角处理,首层到三层部位开设观景视窗,将维港世界级的景观资源引入室内。

  建筑体量的悬挑架空,将宝贵的首层地面空间留给滨海广场;开阔的屋面打造为“红飘带”景观室外展场、维港全景视角的公共交往空间。整个建筑化身为面向维港的都市景台。

  从海滨巨石收海浪冲刷形成印迹中获得灵感,外墙采用渐变水平肌理的“八一红”石材GRC挂板外墙材料,与驻港部队总部石材外墙遥相呼应,打造维港北岸坚实而富有力量感的标志性建筑形象。

  驻香港部队展览中心是立项,部队在内地境外兴建的第一座地标性公共建筑,是展示驻军威武文明形象的标志性工程。作为建党百年的献礼工程,展览中心于7月8日正式开放,是屹立香江之畔、传播党史国史军史的红色地标,是弘扬爱国主义、增强国防意识的教育基地,是加强内地香港文化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阵地。

  在总图和体量布局方面在相对狭小的不规则三角形滨海地块中,设计通过边界退让、建筑体量悬挑等方式解决了大体量的展陈空间与珍贵的地面公共交往空间之间的矛盾,并且整合屋面设备布局,将屋面打造为“红飘带”景观室外展场,形成为香港市民服务的坐拥维港全景视角的立体化公共交往空间。

  在景观资源利用方面,充分利用场地的东南角平分线指向中环维港核心区以及驻军总部大楼的场地特性,对视线方向进行切角处理,在首层到三层部位开设观景视窗,将维港世界级的景观资源引入室内。

  在功能配套方面提供了充足的展览陈列与公共交流空间,其中多功能厅能容纳约500人,可举办各类学术会议和文化交流活动。利用升降舞台、伸缩看台等技术措施,在有限的空间体量中,打造容会议、小型演出、宴会、展览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建筑:何镜堂、郭卫宏、张振辉、李绮霞、梁玮健、何炽立、刘涛、张逸群、杨浩腾、蔡奕旸、朱元正、王明月、曾羿、李文聪、夏侯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