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德市坚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三库+碳库”重要理念,坚决扛起生态环保政治责任,守护青山绿水、培育“金山银山”,推动生态高颜值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努力在奋力谱写“宁德篇章”中增添更亮丽、更厚重的生态底色。
美丽宁德“乘绿而上”,经过探索创新,宁德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人气聚、效益增的绿色发展之路,交出了一份耀眼的“绿色答卷”。
作为全省重要增长极,宁德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四大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在“绿色智造”上树起了标杆。
盛夏,走进宁德时代生产车间,只见蓝色电芯从生产线秒钟生产一个电芯,这是世界灯塔工厂极限智造的速度。
2019年,宁德时代被工信部评为首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宁德时代于2023年发布零碳战略目标,将在2025年达成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达成价值链碳中和,致力于为人类新能源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制造方面,我们做了许多努力。我们研发了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碳足迹覆盖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大数据实时采集能耗趋势,嵌入的能耗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应用人工智能算法,赋予工厂‘聪明的大脑’。不断寻找高效的能耗解决方案,让节能减排体现在每个生产环节,每年单位能耗降低10%,碳排放降低57%,真正实现从量变到‘智变’。”宁德时代宁德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人类绿色能源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宁德时代还不断提高公司零碳电力的使用比例,建设厂区分布式光伏,降低碳排放。宁德时代还通过开展退役电池回收工作,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将回收料重新使用到生产中,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原材料碳排放。
数据显示,2023年,宁德时代回收10万吨废旧电池并再生1.3万吨碳酸锂,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1%。
走进青拓集团,风景秀丽的园林式园区让这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格外亮丽。
“我们秉持着‘人人都用得起不锈钢’的设计理念,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降成本,这是非常难又必须实现的。”青拓研究院质量管理部部长石显云说。
青拓成功将镍铁生产和不锈钢冶炼工艺打通,在国际上首创RKEF+AOD双联法不锈钢冶炼新工艺,树立全球铬镍系不锈钢冶炼成本新标杆。“这一项技术创新,省去了传统工艺中镍铁二次熔化,不但避免了二次污染,而且使冶炼成本大大降低。”石显云说。
“2018年,青拓全球首发资源节约型高耐蚀不锈钢QN1803,镍含量降至3%,成本降低15%。”青拓研究院板材开发部部长肖祥勇介绍。
绿色工厂,“绿”意盎然。2019年至2023年,宁德市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制造项目26个,5个龙头企业获评国家绿色工厂、宁德时代获评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以锂电产业为基础的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国家绿色园区”。
夏日,三都海域碧波荡漾,鱼鸥翔集,一方方“海洋牧场”阡陌相连,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而眼前这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景象,归功于宁德市持续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
宁德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拥有三都澳、沙埕港等深水良港,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海上养殖历史悠久,是广大沿海群众脱贫致富的“当家产业”。早前,因无度无序养殖,海洋生态环境深受影响。为协同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宁德市持续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切实守护碧海蓝天、重建海上生产秩序,实现“生态”与“生产”统一、“颜值”与“产值”同在。同时,由此创新形成的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宁德模式”,被列为全国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并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典型经验复制推广。
良好生态环境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
近年来,为了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宁德市坚持动真碰硬,下定决心、持续发力,不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力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四大工程”,持续开展系列执法行动,铁腕推进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海上养殖、石材开采与加工、海漂垃圾等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同时,围绕巩固环境整治成果,宁德市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创建,全面落实“林长制”“河长制”“湖长制”等,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治,系统推动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海岸带创建,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拓展绿色惠民,推动百姓幸福生活与美好生态环境“双向奔赴”。
一项项创新改革举措,汇聚起持续攻坚、保护环境的强大合力,推动宁德市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2024年1月至6月,宁德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8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7.8%,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八年改善;宁德市10个国考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100%;45个省考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95.6%;小流域考核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95.7%。截至2023年底,柘荣县、寿宁县、周宁县、古田县、屏南县已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周宁县荣获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柘荣县、福鼎市、福安市、霞浦县、周宁县获评“省级园林城市(县城)”,霍童溪(蕉城段)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福建省幸福河湖十大案例”。
蓝天、白云、碧水、绿地,触目可见、触手可感,生态宜居的绿美生态画卷正在闽东大地徐徐铺展。
时下,走进福鼎市前岐镇照澜村,小村落有着别致景色。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绕村而过,流水潺潺,鸟鸣婉转,古道、古桥、古遗址诉说往昔故事。
照澜村地处城郊,是一个建于宋代的古村落。照澜村党支部书记王月桃介绍,近些年,照澜村围绕“宋代古村,诗画照澜”发展定位,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
“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幸福靠山。”照澜村返乡创业的王情言与村集体合作,承包运营水文乐园,开设10多个娱乐项目,“五一”假期日均营业收入破万元。“以前在外打拼、四处奔波,如今返乡创业,靠着好生态,吃上‘旅游饭’,既顾得上小家庭,又赚得到钱。”王情言坦言。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优势和财富”,为充分释放乡村生态优势,近些年,宁德市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发展乡村产业,推动千村百景,各美其美。
景色宜人的东壁村,位于霞浦县三沙镇南面,如诗如画的海景吸引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
屏南县四坪村,曾经是一个人口逐渐外流的“空心村”。近些年,该村紧抓文创发展契机,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修缮古民居,引进民宿等新业态,焕发新活力。
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宁德市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晋级专项行动。过去一年,宁德市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晋级专项行动为抓手,分批推动“提档晋级”,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基础版”村庄全覆盖,创建“标准版”村庄1330个、“提升版”村庄681个;新改建农村公路405公里;新建改造36条10千伏农网线路;新建改建农村供水管网1030.4公里;新建改建乡镇污水管网219公里,完成74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整治农村裸房1.18万栋、危房改造360栋;完成户厕改造929户;推动14个乡镇全域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机制,256个村庄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试点建设。
同时,宁德市还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美丽田园、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五个美丽”建设,引导农民参与乡村微改造、精提升,促进美丽生态美丽经济有机融合,累计打造“五个美丽”示范点2140个。宁德市各地积极挖掘优秀农耕文化,将山海风光与传统村落、畲村畲寨、非遗技艺等元素相融合,通过金牌旅游村建设,带动乡村旅游。2023年,全市乡村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记者 张瑜 张文奎 陈容)
近年来,宁德市坚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三库+碳库”重要理念,坚决扛起生态环保政治责任,守护青山绿水、培育“金山银山”,推动生态高颜值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努力在奋力谱写“宁德篇章”中增添更亮丽、更厚重的生态底色。
美丽宁德“乘绿而上”,经过探索创新,宁德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人气聚、效益增的绿色发展之路,交出了一份耀眼的“绿色答卷”。
作为全省重要增长极,宁德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四大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在“绿色智造”上树起了标杆。
盛夏,走进宁德时代生产车间,只见蓝色电芯从生产线秒钟生产一个电芯,这是世界灯塔工厂极限智造的速度。
2019年,宁德时代被工信部评为首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宁德时代于2023年发布零碳战略目标,将在2025年达成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达成价值链碳中和,致力于为人类新能源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制造方面,我们做了许多努力。我们研发了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碳足迹覆盖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大数据实时采集能耗趋势,嵌入的能耗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应用人工智能算法,赋予工厂‘聪明的大脑’。不断寻找高效的能耗解决方案,让节能减排体现在每个生产环节,每年单位能耗降低10%,碳排放降低57%,真正实现从量变到‘智变’。”宁德时代宁德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人类绿色能源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宁德时代还不断提高公司零碳电力的使用比例,建设厂区分布式光伏,降低碳排放。宁德时代还通过开展退役电池回收工作,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将回收料重新使用到生产中,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原材料碳排放。
数据显示,2023年,宁德时代回收10万吨废旧电池并再生1.3万吨碳酸锂,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1%。
走进青拓集团,风景秀丽的园林式园区让这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格外亮丽。
“我们秉持着‘人人都用得起不锈钢’的设计理念,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降成本,这是非常难又必须实现的。”青拓研究院质量管理部部长石显云说。
青拓成功将镍铁生产和不锈钢冶炼工艺打通,在国际上首创RKEF+AOD双联法不锈钢冶炼新工艺,树立全球铬镍系不锈钢冶炼成本新标杆。“这一项技术创新,省去了传统工艺中镍铁二次熔化,不但避免了二次污染,而且使冶炼成本大大降低。”石显云说。
“2018年,青拓全球首发资源节约型高耐蚀不锈钢QN1803,镍含量降至3%,成本降低15%。”青拓研究院板材开发部部长肖祥勇介绍。
绿色工厂,“绿”意盎然。2019年至2023年,宁德市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制造项目26个,5个龙头企业获评国家绿色工厂、宁德时代获评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以锂电产业为基础的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国家绿色园区”。
夏日,三都海域碧波荡漾,鱼鸥翔集,一方方“海洋牧场”阡陌相连,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而眼前这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景象,归功于宁德市持续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
宁德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拥有三都澳、沙埕港等深水良港,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海上养殖历史悠久,是广大沿海群众脱贫致富的“当家产业”。早前,因无度无序养殖,海洋生态环境深受影响。为协同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宁德市持续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切实守护碧海蓝天、重建海上生产秩序,实现“生态”与“生产”统一、“颜值”与“产值”同在。同时,由此创新形成的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宁德模式”,被列为全国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并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典型经验复制推广。
良好生态环境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
近年来,为了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宁德市坚持动真碰硬,下定决心、持续发力,不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力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四大工程”,持续开展系列执法行动,铁腕推进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海上养殖、石材开采与加工、海漂垃圾等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同时,围绕巩固环境整治成果,宁德市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创建,全面落实“林长制”“河长制”“湖长制”等,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治,系统推动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海岸带创建,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拓展绿色惠民,推动百姓幸福生活与美好生态环境“双向奔赴”。
一项项创新改革举措,汇聚起持续攻坚、保护环境的强大合力,推动宁德市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2024年1月至6月,宁德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8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7.8%,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八年改善;宁德市10个国考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100%;45个省考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95.6%;小流域考核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95.7%。截至2023年底,柘荣县、寿宁县、周宁县、古田县、屏南县已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周宁县荣获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柘荣县、福鼎市、福安市、霞浦县、周宁县获评“省级园林城市(县城)”,霍童溪(蕉城段)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福建省幸福河湖十大案例”。
蓝天、白云、碧水、绿地,触目可见、触手可感,生态宜居的绿美生态画卷正在闽东大地徐徐铺展。
时下,走进福鼎市前岐镇照澜村,小村落有着别致景色。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绕村而过,流水潺潺,鸟鸣婉转,古道、古桥、古遗址诉说往昔故事。
照澜村地处城郊,是一个建于宋代的古村落。照澜村党支部书记王月桃介绍,近些年,照澜村围绕“宋代古村,诗画照澜”发展定位,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
“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幸福靠山。”照澜村返乡创业的王情言与村集体合作,承包运营水文乐园,开设10多个娱乐项目,“五一”假期日均营业收入破万元。“以前在外打拼、四处奔波,如今返乡创业,靠着好生态,吃上‘旅游饭’,既顾得上小家庭,又赚得到钱。”王情言坦言。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优势和财富”,为充分释放乡村生态优势,近些年,宁德市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发展乡村产业,推动千村百景,各美其美。
景色宜人的东壁村,位于霞浦县三沙镇南面,如诗如画的海景吸引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
屏南县四坪村,曾经是一个人口逐渐外流的“空心村”。近些年,该村紧抓文创发展契机,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修缮古民居,引进民宿等新业态,焕发新活力。
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宁德市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晋级专项行动。过去一年,宁德市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晋级专项行动为抓手,分批推动“提档晋级”,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基础版”村庄全覆盖,创建“标准版”村庄1330个、“提升版”村庄681个;新改建农村公路405公里;新建改造36条10千伏农网线路;新建改建农村供水管网1030.4公里;新建改建乡镇污水管网219公里,完成74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整治农村裸房1.18万栋、危房改造360栋;完成户厕改造929户;推动14个乡镇全域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机制,256个村庄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试点建设。
同时,宁德市还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美丽田园、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五个美丽”建设,引导农民参与乡村微改造、精提升,促进美丽生态美丽经济有机融合,累计打造“五个美丽”示范点2140个。宁德市各地积极挖掘优秀农耕文化,将山海风光与传统村落、畲村畲寨、非遗技艺等元素相融合,通过金牌旅游村建设,带动乡村旅游。2023年,全市乡村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记者 张瑜 张文奎 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