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是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时刻。走进莫旗旗政府所在地尼尔基镇,随处可见带有曲棍球元素的设施和建筑——花坛、路灯、楼房景观灯、城市雕塑等,曲棍球文化已深深烙印在这座小城的每个角落。

  史书记载,我国辽代契丹人酷爱打曲棍球,而达斡尔人是继承契丹人传统最多的民族。传统曲棍球在辽代盛行,《辽史》中称曲棍球为“击鞠”,球棍为“月仗”。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运动,达语称作“波依阔他日克贝”,其中“波依阔”指球棍,传统曲棍球选择根部自然弯曲,树干挺直坚韧粗细适手的柞木削磨加工而成,棍身较长。球,称为“朴列”,大小如垒球,分木球、毛球、火球3种,也偶尔使用骨球。

  每逢重大节日,民间的曲棍球比赛热火朝天,人们还经常在夜色下打起火球,火球用桦树上已硬化的白菌制成,球上穿通数孔,注入松明,点燃,任往来飞驰,不熄灭,别具情趣。

  过去,开展曲棍球运动曾被列为达斡尔族各个“莫昆”(氏族部落)组织应尽的职责之一,在重大节日、集会或每年春秋两季,各个“莫昆”的男性成员,经常进行曲棍球比赛,锤炼了坚强、勇敢、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曲棍球运动,饱含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寄托了深深的民族情怀,已成为达斡尔民族的骄傲和象征。

  在莫旗,随处可见人们参与曲棍球运动,小到几岁的孩童,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可以挥起球杆一显身手。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自治旗与奥运项目亲密接触,曾创造出“一个自治旗,半支国家队”的辉煌。据统计,全国200多位专业男子曲棍球运动员和教练员中有四分之一来自莫旗,达斡尔族队员在中国男曲阵营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国家男子曲棍球队助理教练、莫旗曲棍球队主教练孟立志出生于莫旗,他14岁开始曲棍球运动专业化训练,先后进入内蒙古男子曲棍球队、国家青年队,参加了5次全运会。2008年,孟立志凭借深厚的积淀、出众的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入选国家队,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如今,孟立志是曲棍球运动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他眼中曲棍球就是达斡尔族的骄傲。孟立志说:“最让我兴奋的事就是在异国他乡的赛场上看到五星红旗高高升起,这让我感到我们所有运动员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中国曲棍球运动的诸多“第一”都与莫旗有关,亚洲曲棍球裁判联合会的第一位女理事、中国第一个曲棍球国际A级裁判员均出自莫旗。今年已经75岁的哈森是中国第一位专业曲棍球队女教练,虽然年纪大了,但还在关注着曲棍球事业的发展。她感慨道:“看到现在的青少年这么喜欢曲棍球真是倍感欣慰,我相信曲棍球运动的明天会更辉煌。”

  早在20年前,莫旗就健全了全旗范围内的曲棍球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并把群众基础较好的民族乡镇中小学设立为曲棍球基点校。多年来,曲棍球基点校为国家和各省队输送了大批曲棍球运动员。现在莫旗已形成了专业队、青年队、业余体校、基点校四级训练网,达斡尔中学还编制出版了中学曲棍球训练校本教程。同时,莫旗安排个别教练到国家队挂职学习,队员分期分批到韩国训练,与自治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提升后备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如今,莫旗已和曲棍球运动联系在一起。曲棍球,这个在达斡尔人骨血中留下印迹的运动,正承载着达斡尔人的文化情怀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