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浙江龙游县举办的“后农业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讨会在溪口未来乡村文化礼堂顺利召开,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式的会议。方李莉教授在此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后农业文明”的概念,这是中国本土提出的原创性理论,其不仅是一个理论概念的提出,更是一项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式现代道路的实践,其与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高度契合,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会议。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龙游县委副书记、县长李芝伟、龙游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汪益平、浙江瓷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理人、2023龙游水脉艺术节总策划人吴琴芬等当地政府领导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有: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首席教授方李莉、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求是特聘教授”王杰、广西艺术学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首席教授徐新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二级教授王建民、景德镇国家试验区二级巡视员方霞云、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曹春生、东南大学教授卢文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孟凡行、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罗易扉、广西民族大学教授范秀娟、云南大学教授向丽,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研究员安丽哲、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永健、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梁昭等共计15位来自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文学人类学、民族学等领域的学者们参与研讨。

  开幕式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王杰教授主持,李芝伟县长代表龙游县政府发表了致辞,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东南大学特聘首席教授方李莉代表参会的学者们致辞,瓷米文化公司吴琴芬代表主办方致辞。

  她思考的是:在全球范围内那些还没有来得及进入到工业化的乡村,是否有必要进入到工业化或后工业化社会?是否可以在高科技加高铁、加高速公路、加网络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到绿色的“后农业文明”?“后农业文明”是围绕着知识和创意组织起来的体验性生态经济,其关键集团是科学家、智能化工程师、网络专家、文艺工作者与媒体人,这是一个更加庞大的科学技术知识分子和人文社科知识分子相结合的队伍,其中轴原理是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推行创意优先,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一个社会的战略资源。这个概念的提出,将会成为当下最重要的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概念之一,其不仅是一个理论概念,还是一个可以实践的社会行为。方李莉作为第一个完整的提出了“后农业文明”概念的中国人,缘于她看到中国是最有可能第一个在城乡联动中践行“后农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国家。由此,她希望这一理论和概念能成为中国人对世界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

  的发言中指出,中华文明作为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古代伟大文明,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文化体系,在世界文明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工业革命开启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文明曾遭遇巨大的冲击。尽管如此,仍然出现了李叔同的《送别》(1915)这样将乡愁升华为乌托邦的艺术作品。到1937年,红色乌托邦汇入乡愁乌托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种情感结构(或者说乌托邦冲动)出现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近代艺术以先锋性的形式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情感结构用感性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引领性力量。王杰教授提出“后农耕文明是一种新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审美的革命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文化力量,“乡愁乌托邦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物质基础的社会性力量等学术观点。并认为,后农耕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包括后农耕文明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关系都是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中的关键词分别是:后农业文明、乡愁乌托邦和数智新人类。徐教授在题为《农牧文明与乡愁乌托邦——从“智人演化观”看“中国现代化”》的报告中指出,进入21世纪的数智时代,AI与互联网等科技发明的日新月异,进一步引发了各家论说的涌现和争鸣。面对加速“升级”的人类演化,全面认知数智引发的“碳-硅叠加”,当是最需凝视与破解的未来难题。

  他回溯了人类学学术史中对于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关注,认为后农业文明的概念是对后现代执念的反思和新探索。他指出,在文化传承中提出“后农业文明”概念,进而需摆脱二元对立的观念的束缚而探索新的办法,实现在“创造性”和“创新性”中延续文明脉络的传承方式。从人类学所强调的“有担当的人类学”出发,应当在坚持保护文化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多样性等人类生活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反思城市化、工业化和人类中心主义等现代进程造成的种种灾难性后果,秉持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积极地介入到后农业文明文化传承的行动之中。他认为,我们所传承的文化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连续性。在社会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文化观念及其多样性表现形式在文化创造中的重要价值。在后农业文明时代,中国乡村文化能够真正得到传承的前提是必须强调文化持有者和实践者的主体地位,制定相关的传承目标、策略、措施予以保障。王建民教授还指出,要重视作为知识和技艺传承的行动者和文化艺术实践者的感知、思考和实践,关注其独特的审美表达和艺术呈现样态与结构,更多样态、更灵动、更完整地传承文化。最后,他指出要注意跟踪和探索人们对现代化冲击所做出的反应,特别是人们在家园眷恋和怀旧中对于当代现实社会变化的处理及背后的思考,以及人们借用现代媒介促使文化传承具有更强生命力的文化实践。

  的发言中,指出中华美学传统表现为连续的、不中断的传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后农业文明”是对农业文明的合理传承和大胆创新,并形成一系列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审美连续性景观。成功的艺术乡建表现为对农业文明核心要素、文化代表事项的充分重视和努力挖掘,表现出不同文明的相互滋养,表现出文明更替中的继往开来,中华文明因之而生生不息。

  的发言中,基于后农业文明作为一种螺旋上升的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所体现出的多元中心重构、绿色、可持续性、整体性、系统性、人文性等特征,以及品味的多重奏提出,乡村不只是实体空间,而是生存空间、思想空间和审美空间叠合共生的复合型文化生态系统。原/缘乡之美及其蕴藉的慢速现代性,有可能成为一种疗愈性力量,将人从加速度和倦怠的双重碾压中解放出来,为让人真正成为“完整的人”和“审美的人”提供持续的审美配方。于此,艺术乡建并非艺术家/艺术作品的介入,艺术介入也并不必指涉主体的精英式或启蒙式拯救论,而是一种基于人的感知经验变革与重构的实践。发掘和“让”乡村美学及其品味如其所是地显现,并在此过程中与之发生多向共鸣,乡关此处。藉此,寻乡与艺术疗愈将成为马克思主义审美人类学的当代回响。

  ,他指出,在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甚至富裕了之后,人的心态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加大。后农业文明不仅涉及新的技术和生产力,更需要前瞻性地思考心态秩序建设问题。充满弹性的社会心态秩序需要多元生态体系涵养。相比城市,多数乡村还保有含括自然、社会、文化和心灵四维度的完整生态体系。就人类共同面临的精神数字化问题和乡村的多元生态开发来说,乡村振兴,仅仅依靠原乡人是不够的。乡村振兴的关键也不是吸引外出村民还乡,而是吸引市民下乡。普惠性的市民下乡文化建设,大投入、全覆盖是不现实的,但乡乡有书院,村村有“先生”是不难实现的。“先生”擅长的艺术方式或艺术式生活方式是沟通内外,重建乡村共同体生活关系,激发原乡人接续本土传统,涵育多元生态空间的重要触媒。文化润乡最终指向的是大国心态秩序建设。就此而言,心态秩序建设是新基建基础上的深基建。

  。她认为在龙游举行“后农业文明”这个主题的论坛具有特殊的地点意义。因为文明逐水而居,龙游是一个水脉丰沛的地方。她指出,龙游未来乡村书院可以建设成为培养中国乡村新乡贤的地点与学院,具有关键的价值与意义。她认为,传统通过一种活态的传统方式,达到传统文化的真正延续与连绵。因此,她主张传统通过一种活态的传统方式,达到传统文化的真正延续与连绵。

  ,她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首先是关于后农业文明与艺术乡建的关系,其次是关于艺术乡建的四种常见模式、主体构成以及如何验证后农业文明的模式与特点,最后是中国农工基因与后农业文明的关系,农工基因对于生态文明以及生态经济创意产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她认为,艺术乡建是后农业文明理论的落地化实践。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景德镇式城乡联动地,通过城镇辐射乡村。具体实现路径是通过政策发现、培养手艺人与本地居民的自觉意识,吸引先锋艺术人群,加上学者建议,政府支持,即将原动力原乡民结合外来艺术家、创客的驱动力,加上学者的催化剂以及政府推动力从而形成“后农业文明式”的一个高度生态化和知识化的社会发展模式”。

  。她认为,随着中国迈进以城乡融合和产业融合为特征的乡村振兴新阶段,“城乡新世界”正在被塑造和形成。“城乡新世界”,即方李莉教授提出的“后农业文明”的发生的“城乡联动地”,即以自然乡土为根基,转化和承接的多元性时空。认为从乡村的角度看“城乡新世界”,经历了从脱贫到振兴的西部山乡,在村庄重组、村镇一体化发展中,成为“逆城市化”发展的空间。

  ,介绍了在当代艺术创作的社会学转向过程中,艺术家成为社会塑造者,依据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创作趋向于社会学家的角色,将此与自身对形式的精深把握相结合进行创作。尽管当代艺术创作的社会学转向明显,但艺术家的独特地位却无法被社会学家所取代,因为他们致力于探索观念与形式之间的契合。

  的发言中谈到,后农业文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代表着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走向。他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和后农业社会并置起来进行了比较观察。四种社会文明形态并非是先后替代的关系,而是交织叠合在一起的。在后农业社会的框架下,对在地性的艺术乡建探索有着重要的价值。

  ,她通过方李莉教授阐释的后农业文明社会的特点为剧场性、表演性和创意性的观点,认为在此背景下的艺术乡建可以把社会参与式艺术作为一种方法进行应用。

  二、对话与总结:在学者发言后,会议进入了方李莉教授、王杰教授、徐新建教授和李芝伟县长精彩的自由对话环节。李县长表明,后农业文明的概念的提出和学者们的探讨,是一系列涉及人类未来发展的问题。并谈到基于创新的未来、共同富裕、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发展、开放包容等理念。他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描述的螺旋式上升而展开思考,他指出,在当今数字社会开始的时代,不仅要有编程冰冷的0和1,还要有文化、交流、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最后李县长提出“殊途同归,天人合一,和平共处”的表述。他认为,此次会议在龙游的召开,为龙游艺术乡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

  最后,方李莉教授做了总结发言,提及“后农业文明”的概念,是基于她多年田野考察过程中的理论思考。这个概念如果与“中国式现代化”并置,中国的学术将具备更好地面对世界的对话能力。她还对嘉宾的发言一一进行了回应,通过对心态秩序、差序格局、家庭化生产单位等概念的阐述,再次深化了后农业文明的基本理念。

  本次会议的最大特点就是学者走出书斋,进入到乡村实践之地与乡村建设实践者对话。第一天主要是学者们发言,有50余名县政府各级领导听会。第二天是学者与当地领导对话的圆桌会议。会议由景德镇陶瓷大学曹春生教授主持,与谈嘉宾就后农业文明在龙游的实践可能性,展开了丰富且精彩的探讨。与会嘉宾有:龙游县委副书记、县长李芝伟、瓷米文化的主理人吴琴芬、龙游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汪益平、龙游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沃海涛、龙游县教育局副局长陈孝余,与会学者代表有方李莉教授、王建民教授、安丽哲研究员、范秀娟教授、王永健副研究员、梁昭副教授。

  首先,瓷米文化主理人、龙游水脉艺术节总策划人吴琴芬,介绍了她在溪口未来乡村多年来的艺术策展、乡村研学、手工艺传承、文创设计、展览销售等多种业态相结合的乡村运营实践之下,与衢州学院、浙江未来乡村学院共同助力乡村建设,在民众中进行丰富的文化艺术交流和美育实践。

  同时,吴琴芬在多年艺术乡建实践之下,联合龙游籍艺术家傅拥军、徐赓良,一起重返家园,共同发起了2023龙游水脉艺术节。龙游水脉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对促进龙游文化艺术乡建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随后,艺术节策展人之一田力,讲述了他参与策划龙游水脉艺术节的缘起和经过。“万千生长”作为本次艺术节的主题,通过艺术展览、艺术活动等多种艺术表达形式,吸引年轻人观展。艺术节的举办,如同撒下了一颗颗艺术的种子,让更多的民众走进艺术、喜欢艺术,真正发挥艺术节的艺术普及和美育功能。

  接着,龙游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沃海涛总经理谈到两点。第一,龙游水脉艺术节的作品、打卡等作用,对于地方软实力有着较大的推动;第二,作为具体的落地者,艺术界的持续性和延伸,也是他所思考的问题。如通过艺术节与当地产业、文化结合开发研学、文创等衍生,探索艺术带动产业新的发展动能,使艺术节产生共赢和内生的动力。龙游县副县汪益平谈到,专家的审美观点和地方实践,对于龙游的农业工作有很多启发。他认为,从未来乡村的角度考虑农村,首先挖掘文化历史脉络;要有年轻人进入乡村;并且从运营和服务的角度考虑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局副局长陈孝余谈到,要关注艺术接受,即艺术与人的关系,艺术创作要守正而创新;后农业文明主要内涵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路径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包括艺术乡建推进的实质是共同富裕,美育在其中应发挥更大作用。

  继而,方李莉教授谈到,过去地方发展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而未来还有非常重要的遗产资源值得我们关注,龙游历史悠久,遗产资源丰富,这是未来可以发掘的传承的珍贵财富。她认为,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有先锋人群的汇聚,即有创意并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群体。后农业文明的社会形态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人口的重组和转移。以前是农民进城,但未来,不仅会出现农民工返乡的现象,白领、企业家也可能会返乡创业,通过人的流动,走向后农业文明扁平式、散点化、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不少乡村正在吸引艺术家、设计师成为新村民,不仅可以激活本地的产业,还能为为本地塑造自我表现的场景,龙游这次的艺术节正是这样的案例。

  王建民教授结合自2009年开始参与《中国节日志》研究及在美国等地参加波士顿国际街节(street festival)活动的体验,结合此次龙游水脉文化节的考察,从从怎样办好文化节的角度,提出几点思考。第一,文化节要能够吸引人,办成品牌,必须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在节日活动中体现地方自然和文化特色;第二,要考虑怎样更好地让乡村和城镇老百姓更广泛而深入地介入到节日各种活动之中,这样节日才能够有活力;第三,龙游办文化节要吸纳龙游当地已经发展的VRA等当代科技产业,和艺术呈现结合,增加观众的体验感。这样才能够将龙游文化节办出特色、办成品牌。范秀娟教授结合龙游水脉艺术节现场的作品,如《龙游引》作品中对音律探讨与自然宇宙观的联系,强调了如何充分呈现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梁昭副教授介绍了一个加拿大的艺术家与人类学学者合作以表现印第安历史的雕塑项目,说明艺术家、人类学学者在项目中对于地方文化的塑造所起到的作用。安丽哲研究员针对龙游发展现状提出了“四个力”的概念,其中“原动力”指的是原乡民所拥有的记忆与文化传承;“驱动力”是艺术家和创客的创意;“催化力”指学者的出谋划策、理论建构和反思;“推动力”则是政府所起到的作用。她认为只有四个力都发挥作用才能让龙游真的实现一个高度生态化和知识化的社会发展模式。

  最后,李芝伟县长做了总结发言说,学者们讨论的内容与当地政府正在实践的工作有高度的契合性,都是在寻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他表示,近年来,龙游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加快构建“一核两极、全域和美”的空间格局,不断推进城乡风貌提升、功能业态植入、传统文化融合,打造了溪口、浦山、团石等一批精品样板乡村,创新“青春联合会”等乡村运营模式,建设未来乡村研究院、创业工厂、乡创公寓等生产生活配套,打通了“大师支撑导师、导师引领工匠、工匠带动农户”的致富链条。这次的学术研讨活动,大咖云集、阵容豪华,对“后农业文明”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思考。他诚恳地希望,各位专家教授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为龙游的乡村发展多提宝贵意见,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龙游实践把脉开方。

  在讨论和互动的过程中,双方希望能够达成“龙游共识”,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寻找“龙游模式”。(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秘书处供稿,转自: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