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即见景,出门就入园,转角遇见美,公园城中建,人在景中游,有一种幸福生活叫“公园就在家门口”!
家门口的公园兜起城市的方寸之美,抵达最近的“诗与远方”,老百姓亲切地称它们为“口袋公园”。近年来,黄冈市区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配套城市公园体系,利用城市“边角料”,花式“变废为宝”,“破墙透绿”“见缝插绿”打造城市微空间。
如今,市区已建成27个“口袋公园”,它们如同一幅幅精巧的“城市插画”,展现着最生动的生活图景。
干净的座椅,平整的草坪,多彩的花卉……7月18日,黄州花园路口袋公园里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以前,这里用破铁皮围着,杂草丛生,垃圾满地。”提及公园的前世今生,附近居民尹金和很是感慨:“现在建成小巧精致的公园,鸟语花香,心情舒畅咧!”
建设初期,市城管执法委在摸排过程中发现该路段一棵树也没有,且周边绿地欠缺,社区居民一直希望能有一处遮阴、休闲的绿地。为改善居民身边的环境,解决群众的需求,市城管执法委决定在红卫路建设一处微景观“口袋公园”。
该公园也是城区首个利用社会资金建成的“口袋公园”。通过学习借鉴外地模式,合理运用绿线执法的异地补植、补绿,创新城市绿化执法管理。
花园路口袋公园建设面积350平方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布局上,以花为主,中间用园路分开,方便入园,路边配置石桌石凳和休闲条椅。主树是一棵高大的胡柚,树型丰满美观,有花有果,下层种植桂花、藤本月季、紫薇、木槿、茶花、三角梅等,确保随着季相的变化都有鲜花盛开。
公园入口景,石刻“花园”两字,与路名契合,预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园中小景石刻“孝”字,希望人们敬父母敬亲人敬长辈,传承孝道,邻里和睦。字的颜色选用草绿色,充满活力,呈现希望。
“我感觉红卫路每个月都有新变化,住在这里很幸福。”居民刘林笑着说。花园路口袋公园建成后,红卫社区持续推进社区环境提档升级,通过改造老花坛、配备体育健身器材,将花园路打造成一条环境优美、文化鲜明、便民利民的道路,实现“街头见绿、小区见景”,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这里多年来曾破旧不堪,杂草丛生,与城市格格不入。”随着改造呼声的日渐强烈,市城管执法委启动960㎡的栖霞路口袋公园建设。
这处口袋公园位于黄州栖霞路与沿江路交会处的三角地带。公园按照“一树三色”理念进行配置,“一树”就是以公园命名的枫杨树,属于本地树种,又称不老树、幸福树,象征着以坚定意志为民谋幸福。“三色”就是以红色的月季、茶花、梅花、紫薇、红继木来体现黄冈老区精神,用绿树体现绿色发展底色,以黄色的三色堇装点公园。
“一树三色”的绿化配置,加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醒目石雕,公园向群众传递着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民生优先的时代气息和黄冈精神。
提起公园的建设,市城管执法委程正国告诉记者,最令人难忘的是“三个一”,即一棵大树用一天时间移植一公里。
建设中,市城管执法委在一户居民房屋边发现一棵60年树龄的枫杨树,由于道路扩建需要迁移。“这棵树作为公园的主景观树很适合。”程正国说,为了成功移栽,市城管执法委领导靠前指挥,城管大队全程参与,劝导社区居民同意拆墙迁移;环卫中心拆除居民院墙并帮助居民恢复院墙;电力、通信等部门配合做好空中高压线和地下管线改道。期间,一共组织了近30次协调,多方合力解决了古树迁移难题。移栽后,为克服建设难题,市城管执法委发动职工动手平整场地,现场土方造型,回填种植土30车600立方米。
“化腐朽为神奇!这个公园真漂亮!”不少居民还在自媒体上发视频表达喜悦赞美之情。
黄州区中环路叶家茶铺有个古老美丽的故事。相传300年前有一对叶姓夫妇逃荒至此,在离三台河桥头不远的山坡上搭起了草棚定居,后来在这里繁衍生息很多代人。因此处临近古驿道,叶氏族人就在家门口摆放着条桌,上面放着大碗,旁边一口盛满粗茶的大茶缸,免费为路过的人提供茶水和憩息。
在时代的洪流中,这里被高楼大厦包围,只留下老人记忆中的那个人人称道的茶铺地名。废旧回收、石材加工、砂场带来的粉尘、污水、杂草、垃圾,也让居民怨声载道。
打开遮掩的围墙,让美景亮出来。2000余平方米口袋公园的规划方案也随之出台。
叶家茶铺口袋公园建设,以还原历史场景为设计的中心理念,从叶氏迁徙至此、安家立业、紧靠古驿道建立茶铺造福乡里等一系列历史故事中提取文化元素,并种植以“茶”为核心的景观植物,营造兼具观赏性与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空间。
2022年12月,叶家茶铺文化为主题的口袋公园建成。主题公园将地名特色、景观等融入口袋公园建设,潜移默化地向群众传递文明理念,使群众在游园中接受文明熏陶。
记者看到,公园入口处运用仿古“叶氏风灯”及以布施茶水为造型的铜雕,打造迎宾节点。园内运用古石板、小青砖还原“黄州古驿道”,营造一处可供周边居民及游客集散、活动的空间。叶家茶铺故事里的粗茶大壶、村头古树、茅棚,再现“木柱茅棚,倚路而建布施茶水”的历史场景。
“既解决了长期困扰群众的环境问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休闲养生的好去处。”附近游园的居民说,茶余饭后,去走走逛逛,心旷神怡。
走进三台河桥头竹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摊开的巨大“竹简”,上面写着从古至今描写黄州或竹子的千古名句,有苏轼的《初到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有王禹偁的《黄州竹楼记》“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还有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一进竹园,就能读到如此优美的诗句,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家住三台河附近的朱女士说,她每天傍晚带孩子来这里散步,孩子一到竹园,就要逐字逐句把诗词念一遍,感觉很是兴奋。现在她和孩子散步、读诗词两相宜,特别对孩子了解黄州历史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竹园左右两边种植有郁郁葱葱的绿竹,翠绿的竹叶在小道投下绿荫,贡献一片清凉,走在道路中央,习习微风拂过脸庞,吹走了身体上的燥热与内心的烦躁,听着树上悠悠蝉鸣,还有远处传来的孩童打闹声,享受着夏日难得的宁静。
三台河桥头竹园坐落于桥头西南角,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这里植树众多,一片片小树林与大片不同种类的竹林构成了绿色庭院。公园有机融合了7个品种的竹子,还有梅花树、紫荆树和朴树、桂花等乡土树种,安装了坐凳、防滑环形园路、避雨竹廊架、蘑菇型竹子遮阳棚、各种竹灯具等城市家具,呈现了“满园春色”的自然美景,成为市民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我很喜欢到这里跑步。”新桥社区居民邓先生说,“特别喜欢这里的竹荫小道,感觉整个人都宁静下来。”
“荒草丛生、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蛇鼠出没,还有老旧危房,没有人愿意到这里来。”
这是没有改造前,黄州区南湖街道城东社区口袋公园所在地居民描绘的场景。现如今,这里建成了一座占地约2300平方米,集健身、休闲、儿童游乐为一体的口袋公园。
在社区显眼处的墙上,悬挂着公园建设前后对比图,警醒着居民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而幸福的原点,是一场持续几年的“共同缔造”实践行动。
在建设前期,市园林绿化中心通过座谈、民意测评等方式汇总、收集建设意见,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共建、因地制宜的理念,确定口袋公园建设方案。口袋公园工作专班变部门派单为群众点单,先后6次深入居民家中倾听群众心声,确定口袋公园打造场地。为服务群众健身休闲需要,向体育中心争取到一套健身器材配套完善口袋公园服务功能。为保障建设资金,园林部门主动对接市政府、市人大捐献建设资金,加快了口袋公园建设进度。
建设过程中,居民自发筹集资金23万元,主动栽居民树木;南湖街道商会、黄冈鑫海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得知建设资金紧张,主动提出要给公园捐赠一套儿童游乐设施,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亲子互动、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2022年口袋公园初步建成后,社区还在不断改善环境,随着百姓花园、街心公园、月季观园相续改造建成,小小的湾组大变样,用居民的话来说就是“出门就是景,生活在花园中”。
建好也要管好。城东社区党委书记袁志勇介绍,除了要求居民自己清扫房前屋后卫生,社区还建立包保制度,安排党员干部逐家入户,每个星期至少巡查2次,确保保持环境优美常态。
清早,位于黄州望湖路的双拥口袋公园内,不少市民成群结队,打太极拳、跳广场舞、健身娱乐,好不热闹。
“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人民拥护军队 军队爱护人民”等双拥宣传标语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这是黄州城区第一个双拥口袋公园,成为市民休闲锻炼和国防教育的“打卡地”。
望湖路双拥口袋公园占地约4100平方米,由市创文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双拥办、市城管执法委、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共同打造建成。
黄冈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副主任贺松介绍,公园在设计时充分满足市民对公园的需要,设置多个出入口,建设两个休闲广场,为附近居民特别是老人小孩,创造出大面积的休闲活动空间。在景观绿化建设上,一改传统苗木花卉平面化种植,采取组团式堆坡造型种植办法,采用环保材料建设的园路深入园中,打造曲径通幽的效果。
“在公园的主入口搭配秦山石和罗汉松,在广场设置古典特色的休憩廊架。亮化系统独具特色,以植物蒲公英造型的景观灯五颜六色,灌溉设施齐全,整个公园已达到景观、自然与人密切结合的效果。”贺松说。
通过设立双拥标志牌、双拥宣传栏、双拥长廊等景观、人物雕像等,将双拥文化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全方位诠释了新时代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情谊。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接受双拥文化熏陶。
在这里,还建有一条英模路,道路一侧的宣传栏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代英模杰出事迹:董存瑞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最光荣、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邱少云纪律重于生命……另一侧还建设有长征战士、小红军的打卡雕塑。
每天傍晚,市民张静带着6岁的儿子来此游玩,一边给孩子讲述时代英模的故事,一边徜徉在绿荫小道,或散步,或玩耍……美好的夜晚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