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成都空港九龙湖学校揭牌仪式举行。该校由双流中学领办,今年9月开始招生,
据了解,成都空港九龙湖学校紧临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附近有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同时,该校也是双流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斥巨资打造的一所高标准、高起点和高品质的九年一贯制新体制公办学校,拥有“政府主导、学校自主、企业参与”的一流创新管理模式。
“学校由双流中学领办,计划在今年9月份招收小一、初一学生,将新增近4000个学位,极大地满足周边群众及孩子就读家门口的好学校的需求。”学校筹备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学校不仅拥有一个现代多功能学术厅、两个高标准运动场、两个豪华室内运动馆等硬件设施,还本着“高水平、高学历、高素质”的原则打造了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我们的管理团队来自于双流中学、棠湖中学等传统名校,另外我们也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了新的教师团队。他们大部分是来自四、七、九中以及嘉祥、成外的优秀名优教师,还有一部分是优秀的在职教师,同时学校还在全国重点师范院校遴选了一批优秀的应届毕业生。”该负责人如是说。
该校将以“九天揽月,龙行天下”为办学理念,以“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龙腾未来的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依托并共享双流中学优质教育资源,坚持高品质办学,秉承双流中学“规范+人本”办学理念。“其中双流中学的清北教师、博士天团将强势入驻,我们将根据九龙学子的实际需求,遴选出我们社团选修课需要的名优教师。”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学校还将邀请全国知名校长、专家和顾问组成实力强大的专业导师团队,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高质量、创新型、示范性的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现代化一流学校。
教育是民生之本,承载着每个家庭的美好愿望。在双流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票决出的10个2023年度民生实事重点监督项目中,有3个与教育有关的事项,棠湖小学改造提升工程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3650万元,由双流区教育局牵头实施,主要对棠湖小学校园环境提质和育人环境进行提升,受益学生人数4500余人。在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满意度测评中,该项目满意率达97.29%。
棠湖小学始建于1741年,以“多元发展·人人成功”为办学理念,是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自2008年迁至现址,已有10多年时间。由于建成时间较久,学校陆续出现了墙皮脱落、墙壁开裂、教室渗水等隐患。随着学龄儿童的增加,学校原有空间不足,加上风貌老旧,与学校百年名校品牌相差甚远,棠湖小学的改造提升迫在眉睫。
2022年,双流区人大常委会东升街道工委在开展“为民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中了解到教师、家长等反映的意见,围绕师生需求,结合学校家委会、教职工大会收集到的改造建议,提出对棠湖小学进行改造提升,经部门实地查看、联合审查、专题论证,该项目纳入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库,并票决为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
2023年1月,棠湖小学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开始施工,改造建筑约2.1万平方米,维修翻新总平和运动场约2万平方米,新增功能场地10余处,提高了办学条件,优化了育人环境,直接惠及4500余名在校师生,增加片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回应了群众对于高质量教育品牌的需求。
“在改造过程中,我们把海棠文化融入其中彰显育人目标,打造了诸如‘海棠诗路’这样的文化场景,其中篆刻了由学校师生推荐的11首歌咏海棠的诗歌,用海棠花品质激励着海棠娃们健康幸福成长。结合书香校园建设,我们利用学校闲置空间打造了校园阅读空间,方便孩子们在校园内随时随地阅读。利用学校闲置区域,我们打造了航空教室,开设了航空课程,满足孩子们的多元化需求。”作为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同时也是一名人大代表,杨柳颇为感慨,整个民生工程能够如期、高质量完成,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重视,特别是双流区人大对整个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有效保障了项目质效。
“项目改造完成后,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师生们也非常喜欢。多元的成长空间、完备的场域功能,也为学校课程开设提供了优质的条件,让我们的五育并举更好落地落实,为擦亮百年名校品牌注入了活力。”杨柳说。
“如今,我们小区道路非常整洁,适老化的设计也很贴心,车位增加了近400个,基本解决了停车难题。此外,还打造了休闲广场,无论是年龄大的还是年龄小的,都喜欢过来散步、休息。大家对小区改造非常满意,这件民生实事是真正办到了我们老百姓心坎上!”提起小区改造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改变,家住西航港街道光电小区的居民曹先生如数家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一直以来,双流区委、区政府聚焦“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稳步推进幸福美好十大工程,2023年共计实施老旧院落改造项目21个,惠及居民2724户、6000余人。曹先生所在的光电小区就是其中之一。
光电小区是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生活配套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现有住宅42栋,住房1349套,建筑面积约9.35万平方米。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小区基础设施和公服配套老旧,特别是屋面漏水问题频发。随着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小区汽车逐渐增多,加上小区道路狭窄,停车容易造成消防安全隐患,“停车难”成为了小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双流区人大常委会西航港街道工委坚持党委决策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组织代表主动服务“大院大所”,人大代表收集到光电小区居民反映的基础设施老旧、停车位不足、环境品质差等问题,提出将光电小区改造列入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库的建议。最终通过区级部门联合审查、专题论证后,光电小区改造被纳入双流区“实施2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并经双流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票决为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项目由双流区小区管理服务中心牵头,西航港街道和光电所联合组织实施,累计投资1680万元,于去年5月正式启动。为此,小区专门组建了“街道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所处室+业主代表”的旧改推进工作小组,多方参与、全程监督,提升小区改造质量效率。
遵循“安全、序化、美化”原则,光电小区以“绣花”方式推进实施改造,根治了小区屋顶漏水问题,配套完善了相关安防设施,新建停车位305个,铺设庭院自来水、天然气管道约1.2万米,新增花园1个、健身场地1处,美化人行道1100米,在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小区环境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现如今,走进光电小区,简约、大气的小区大门,完备的安防设施,红蓝相间的透水路面,一步一景的花园景观,给人轻松惬意的感觉。“在小区住了40多年,小区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在这里居住更加舒心、安心了。”曹先生一席话道出了众多小区居民心声。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辖区内符合老旧院落改造条件的小区进行改造,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西航港街道新型社区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家门口的公园种了这么多花木,不用跑远就能打卡了。不仅如此,公园里的‘诸葛故居’,拍照也很出片,我经常邀请朋友们来公园玩。”家住东升街道永福公寓的市民刘女士对家门口的公园赞不绝口。
刘女士口中的公园,正是双流“五湖四海”公园之一的红枫海。一直以来,“五湖四海”公园品质提升是双流区贯彻落实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举措,随着民生工程的持续推进,公园已成为市民观景、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
走进红枫海公园,沿着曲折的台阶蜿蜒而上,可见碧水顺坡而下,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不同的色彩,犹如一道道彩霞。漫步公园,园内红枫、红叶李等各种树木郁郁葱葱,一眼望去,绿意盎然。在公园里,还有深受网友青睐的粉黛乱子草。
谈及红枫海公园,刘女士感触颇深:“之前这里多为绿植,如今又多了很多文化场景,比如‘诸葛故居’。此外,公园内还增添了航空主题乐园,晚饭后,我经常带孩子来这里玩耍。”
据介绍,自2005年起,双流区就开始规划“五湖四海”公园,通过多年持续打造,规划图已逐步变成了实景图。2023年,“五湖四海”公园品质提升项目对已建成的5000亩公园实施整体品质接力迭代,总投资约2200万元。
双流区人大代表在走访公园周边居民和商家时,收集到公园中存在消费场景不足等问题,红枫海、紫薇海公园规划区域及周边基础设施滞后、安全隐患等“九多”问题。
“针对相关建议,以实地察看、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提升公园品质意见建议20余条,形成了以‘完善绿道交通、挖掘历史文化、完成紫薇海红枫海建设、优化布局消费场景’为主要内容的提质方案。”双流区公园城市绿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该方案依托人大代表之家,推动部门联合研究、专题论证评估,使之成为候选项目,并票决成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项目实施与全程监督双轨并行,保证公园生态品质和服务能力高质量提升。
如今,提质后的“五湖四海”公园,满足了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新期待。在双流爱心公园,打造了成都市首个城市公园“公益+共益”全民共享空间,已入驻社会组织5家、累计接待群众3000余人次;盘活公园资产,打造22处咖啡、简餐等消费场景,开放5处露营专区、8处标准篮球场足球场、18处乒乓球场、24处儿童游乐场所,使公园“烟火气”“市井气”更浓。不仅如此,“五湖四海”公园还成为了空港双流的城市新名片,成为了市民群众身边的“诗和远方”。
作为2023年度镇级环境提升类民生实事项目,在彭镇人大主席团的带领和监督下,马市坝路口节点品质提升项目从2023年3月启动建设到竣工仅用了半年时间,也在同一年,马市坝街成功创建市级“美丽街巷”,为彭镇老街的出圈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下午两点的马市坝路口,茶客正享受着悠闲的下午时光,一杯茶或一杯咖啡,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而这正是马市坝路口节点品质提升项目带来的最直观效果。
“针对马市坝街的提升改造,我们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先后召开了人大代表见面会、‘商居联盟’会和群众代表座谈会,充分收集了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之后将群众的需求和设计理念相融合,对马市坝的外立面进行整治、改造。”彭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注重保护老街历史肌理,延续传统建筑风格”是马市坝街改造的主要理念,重点从房屋立面翻新、序化小三线、规范店招风格、市政公厕等方面着手。
在整个改造过程中,彭镇人大主席团实施全过程监督,直接联系业主、商户,“面对面”参与协调,成为项目顺利实施的宣传者、监督者、推动者。项目的成功实施,极大促进了老街环境提升、业态升级、群众增收。
商家经营有信心,居民生活有盼头。从小就生活在彭镇老街的袁先生,对老街日新月异的变化深有感触。“马市坝路口没打造前,看起来乱糟糟的,秩序也有点混乱,和我们百年老街的形象气质不是很相符。后来经过改造提升,不仅秩序越来越规范了,环境也越来越好了,老街上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商家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袁先生说。
以“小投入”,带动“大保护”。自马市坝街成功改造后,彭镇老街的34户商家主动参与老街环境治理和秩序维护。48家新业态商家与10余家老业态商家深度交融、携手共进,为彭镇注入越来越多新活力。
为营造青年友好空间,助力青年创新创业,彭镇党委坚持“党团共建”,利用永丰街68号闲置院落打造“百年品茗·川西乡愁”文创交流中心,建设了约100平方米的“新老居民联盟党建阵地”。
在这里,创业空间和文创展示平台向青年们敞开大门;“党建微课堂”与“青年书房”为创业青年们带来多样化的知识和学习的途径;截至目前,彭镇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政务服务、创业资金支持等百余次,创业咨询、社交、文创孵化等服务,填补了青年创业就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随着青年创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彭镇人流量也逐日增加,社区留意到“停车难”是一个困扰居民和游客的痛点,为此,彭镇从多方面入手,通过老街资源共享等方式,新建便民停车场,为镇上提供泊车位700个,解决了游客与居民停车难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主要针对市容秩序的管理、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便利设施的打造以及景区项目的营造等,不断提升老街整体的舒适度和便利度。”上述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