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亮化工程”。但同时,过度亮化带来的光污染正在不同程度地干扰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成为现代城市病的一种。诸多城市亮化景观工程也因其背后的巨大能源消耗而为人们所诟病。

  城市现代化是动态发展和内涵丰富的概念,城市亮化只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方面。适当的城市亮化会为城市增光添彩,但过度亮化却会带来污染和浪费。因此,城市发展要内外兼修,更应靠历史的厚度、文化的积淀,以及以人为本的和谐之美来展现魅力。

  专家认为,我们应走出城市亮化工程建设中的认识误区,城市亮化要量力而行,尊重群众意愿,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在增加百姓福祉的同时,尽量减少负面效应。

  新修订的《广州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办法》日前出炉,规定从5月1日起,每天22时30分至次日7时30分,户外LED电子显示屏须关闭。在国内城市中,广州市率先放弃了对“不夜城”的迷恋,还夜空以自然色彩。广州此举引人关注,发人深思。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夜间照明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城市的亮化工程方兴未艾,在方便市民生活、繁荣经济社会、展示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夜间照明工程在各地越演越烈,过度亮化带来的光污染正在不同程度地干扰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成为现代城市病的一种。 “点亮一座城市”看起来很美,但过度亮化带来的巨大能源消耗也不容忽视。

  如今许多人已认识到,应对过度追求城市亮化进行必要控制,使城市建设向科学、宜居方向发展。

  在沈阳市铁西区的九路建材市场,一家家居店老板告诉记者:“以前,来买遮光布的主要是宾馆、酒店、洗浴、照相馆等场所,现在,个人来买遮光布用于家居的也多了起来。 ”

  自家订制遮光布的生意越来越火说明了什么?过度亮化带来的光污染已悄然侵入居民生活。

  而今,在城市里,抬头看见璀璨星空的机会越来越少,目之所及,都是灯火辉煌、流光溢彩的现代城市亮化景观工程。过度亮化带来的光污染也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一样,被公众所关注。

  长期关注城市亮化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糖尿病治疗中心院长冯世良对记者说,近些年一股亮化潮正席卷全国。不仅是街道、公园、广场、桥梁、河岸、大树、草坪、居民楼,连古建筑也装上了泛光灯。城市不当亮化已成为污染源,正在危害人类和动植物的自然生长。长时间的夜间照明,轻则扰乱生物钟,重则引起一些植物枯萎死亡,生物种群消失。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头晕目眩、损坏生理功能,严重的还可能引起失眠,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是在日夜交替自然规律中生息的,长时间的夜间照明实际上是违背这种自然规律的。

  “中国很多城市的夜晚太亮了,其亮度已远超国际标准。当发达国家在和光污染作斗争的时候,中国却在重蹈它们几十年前的覆辙。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著名照明专家肖辉乾说。

  有法律专家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国各地光污染投诉率不断上升。只是因为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光污染种类、污染标准以及处罚标准难以界定。国内许多专家呼吁,目前城市急需建立防治光污染标准和措施,并切实加以实施。

  冯世良在对全国多个城市的调研中发现,在城市亮化工程的背后,各种浪费已达到惊人的程度。许多城市不惜花费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购买进口景观装饰灯。这些构造繁琐的景观灯,每年运行和维护的费用更是一个巨额数字。 “根据媒体的统计,北京城市景观照明,一年的用电量相当于秦山核电站一年的总发电量。上海的景观灯,一天耗电量达到20万千瓦,相当于整个城市总耗电量的2%。 ”冯世良说。

  每当华灯初上,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上彩灯通体透亮,高楼大厦顶端大功率射灯的耀眼光芒穿透苍穹,立交桥上稠密的灯带亮若白昼,即使尚未形成居住规模的新城区也不管位置多偏僻,街道上有没有行人,其亮化标准丝毫不逊于繁华的老城区。这是中国城市发展变化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一、二线城市如此,三、四线城市争相效仿,许多城市跟赛跑似的在“打造世界一流亮化工程”。

  我国3/4的电能需要通过燃烧煤炭来获得,而煤炭的燃烧又会污染空气,造成的环境损失高得惊人。

  亮化工程的建设势必要消耗能源,导致亮化工程建设与能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一些城市由于大搞亮化工程建设,树上、花上、桥上都是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导致城市用电紧张。在用电极度紧张的时候,会对工厂和居民采取限时供电和拉闸限电的措施,这就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大量霓虹灯消耗的电量本可以用到居民生产和生活最需要的地方。

  亮化的目的是为了美化城市,出发点应该是以人为本、方便百姓,我们可以追求美,但不应追求奢华。奢华的亮化工程,是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背道而驰的。

  在采访中,不少专家认为,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对于城市亮化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城市亮化工程建设中,很多设计人员甚至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员都认为,城市的亮化程度代表着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程度。这样的认识就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

  据媒体报道,“5·12”地震重灾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居然投入2400万元用于一条主要街道的亮化工程建设,安装流星雨灯饰、频闪灯、泛光灯、太阳能星星灯1万多盏,七色灯带8000多米,LED护栏管2600套。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仅此项电费开支就逾百万元。当地政府认为,这样的亮化工程,让县城在各种彩灯的映照下美轮美奂,面貌得以改观,品位明显提升。

  其实,眼下世界不少著名城市已开始理性、有选择地亮化。比如在伦敦、巴黎、罗马、雅典等世界性大城市,夜晚大规模被人工灯火照亮的景象已非常罕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节能减排,还是治理环境污染,任务都非常繁重。在这种情况下,实在有必要认真反思一下正在愈演愈烈的城市亮化热。

  如何才能走出城市亮化工程建设中的认识误区? “政府要量力而行,尊重群众意愿,还要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在增加百姓福祉的同时,尽量减少城市亮化的负面效应。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绍荣对记者说,“城市在保证基本照明、不影响群众正常夜生活的前提下,关闭或撤除中看不中用的景观灯,不仅是为了节约,更是为了倡导健康生活的理念。在能源紧张的情况下,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节能行动。 ”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陈明生教授认为,城市亮化工程建设应在充分调研、搞好规划的基础上,将所有的规划、设计、建设方案和资金使用情况等向社会公布,对市民公开,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不能亮了街上的霓虹灯,而让群众对政府行为产生猜疑,甚至对政府失去信心、失去信任。 “政府亮化城市并没有什么错,但一定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把科学民主规范程序摆在前头。 ”陈明生说。

  事实上,国家对城市亮化早有相关要求。2004年,原建设部就发布了 《关于加强城市照明管理促进节约用电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很多城市照明存在单纯追求亮度、追求豪华,造成光污染;使用低效照明设备,导致电能浪费严重、加剧城市用电紧张等问题,要求各地搞好照明节能工作。2006年7月10日,原建设部制定的《“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出台,提出我国将在今后 5年内大力推广城市绿色照明,到2010年,实现在城市照明中,高效节能灯具的应用率达到85%以上。

  但很多地方在城市亮化过程中,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往往被其他诉求冲淡,造成过度亮化,因而既违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也违背科学发展的理念。

  城市现代化是动态发展和内涵丰富的概念,城市亮化工程只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方面。适当的城市亮化会为城市增光添彩,否则就会带来污染浪费。因此,城市发展要内外兼修,更应靠历史的厚度、文化的积淀,以及以人为本的和谐之美来展现魅力。

  南京大屠杀公祭习谈公祭日李克强亚欧行无人机闯空中禁区呼格案再审结果不动产登记西部冰川萎缩股市年末躁动小年火车票今日开售廊坊幼儿园危房倒塌聂树斌案3大疑问东三省人口流出习公祭日讲话李克强谈吃空饷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