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田晓雅的朋友圈总是被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刷屏,她再也坐不住了,8月10日一大早,就和朋友相约来到新疆美术馆,逛了3个小时还意犹未尽:“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个国际性的艺术大展,真的太值了!在这里,看到艺术的璀璨时尚,还有更多关于艺术和生活的融合。”

  本届双年展以“腹地脉动”为主题,设立了“数字驿站”“生态密码”“丝路智融”和“合力共振”4个主展单元,并特别设立平行展“共生之境——新疆百年美术的发生发展与当下艺术观察”。在70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中,263组(件)艺术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丰富的艺术形式,更大量加入了数字VR及新媒体互动作品。自7月28日开展以来,已吸引观众近5万人次。

  在全球化浪潮背景下,特别设置的“数字驿站”单元聚焦艺术世界对新兴数字技术和媒介的回应及思考。走进这个展厅,一个色彩缤纷的半成品“挂毯”引人注目,走进前仔细观察,发现“挂毯”的制作材料不是传统的纱线,而是LED屏幕后的数据线与电源线交织而成。艺术家邱宇、任庆齐共同创作的装置作品《共织》,展示了数字智能时代,真实和虚拟共同编织的审美与视觉的景观,让观众褚文博忍不住啧啧称赞:“在艺术家手中,好像世界上的事物都可以和数字编码串联在一起。原来艺术也可以很有科技感。”

  用艾德莱斯绸纹样转化的音乐你听过吗?在“丝路智融”单元展厅,艺术家们通过巧妙构思,将艾德莱斯绸纹样巧妙地转化成真实的声音,戴上耳机,时而尖锐、时而浑浊的声音传入耳中,不少观众跃跃欲试。同样的感官奇遇,在“合力共振”单元展厅也有呈现。一个个锤子被悬挂在细长绳子上呈螺旋状,吸引不少孩子走上前轻轻推动。锤子之间相互碰撞,发出“叮当叮当”的声音,如音乐般回响,孩子们满脸兴奋:“原来我们生活中的物件也可以变成艺术,真是太好玩了。”

  无论是为了一饱眼福,还是想要深入探索艺术的内涵,一旦人们置身于这些作品之中,一场与艺术的对话便悄然展开。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冯瑜认为,此次双年展突破传统展览模式,别具一格,艺术家们的创作材料、表现手法、展示效果,有着意想不到的视角与思考,尤其是用科技之力赋能艺术创作与表达,为观众带来不同的艺术感知和审美体验,让人们感受到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来自杭州的刘梓艺从事艺术工作,听说新疆举办双年展的消息后,特意打“飞的”来新疆美术馆一探究竟:“很少能在一个场馆里看到这么多融合不同媒介、题材和形式的中外艺术作品,让我大开眼界、很受启发。”让她印象最深的是丹麦艺术家傅丹的作品《无题》。一件破碎的17世纪葡萄牙祭坛画,中间包括一幅国际明爱组织的照相版画。“观看这件作品,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想要了解更多艺术背后的故事。”她说。

  走入“共生之境——新疆百年美术的发生发展与当下艺术观察”展厅,不仅能了解新疆百年美术题材的变迁,还能观察新疆美术的生长迹象。在该展厅,新疆画院专职画家徐江峰采用纤维与绘画相结合的作品《交河故城》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这些年,徐江峰关注新疆的自然生态景观,也努力从地域文化中吸取养分,这件作品是他2023年的新尝试。“我将新疆的历史遗迹用绘画加毛线编织以及拼贴等综合材料进行表达,这些柔软有温度的织物,相比绘画在质感和肌理上更有代入感,在视觉体验和互动上也更容易引起人的兴趣,激发观众对当下生活状态的反思。”徐江峰说,双年展的作品大多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观念性,这一点是新疆画家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作为中亚腹地的中国新疆,历来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让新疆文化具备丰富的面貌,也带来许多艺术创作的可能性。“双年展的立足点是新疆,在作品选择上,我们特别注重多样性和创新性,将规模和概念放宽到全球视野,希望能将世界艺术的新变化、新观念、新媒介介绍到新疆,引起当地的讨论和共鸣。”本届双年展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子康说,在新疆举办双年展,不仅展示新疆当地的艺术发展和地域特色,也展示出国际艺术的前沿动态,推动新疆艺术家与国际艺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23105588文化中国行丨这个家门口的国际艺术“双年展” 已吸引5万人次观看3464文化新闻新闻稿2024-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