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在努力提增公园数量的同时,也不断完善公园的内在品质和管理服务能级。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城市公园陆续打开围墙,方便市民游客的同时更是将公园内部的生态资源、文化活动和服务设施面向社会进一步开放共享,实现公园与周边街区、社区、商区等无界融合,打造无边界的城市客厅,为广大市民提供更有温度、更具风情的休闲城市空间,让游客在“公园”与“城市”融合互通中纵意畅游。
景观更加优美。通过合理调整绿化,科学优化布局,提升景观效果,让公园与周边街区有机地融为一体。
服务更加完善。增加座椅、慢行步道、休闲健身等设施,完善厕所、母婴室等适老适儿功能,让市民游憩更加自在。
管理更加精细。既要打得开,也要管得住。完善视频监控、疫情防控、环境保洁、科学养护等装备设施,加强养护、巡逻和保洁频次,以绣花功夫来管理公园。
文化更加凸显。充分提炼公园特色,讲好公园故事,与公园周边的历史文化、美丽街区、优秀建筑、商业设施相互映衬,体现海派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山公园西段中山公园3号门处,以百年古梧桐树为核心打造梧桐广场,重塑公园入口空间;东段中山公园2号门处,20路原站点搬迁移位并更新公交候车亭景观,以中山公园2号门为核心打造华阳广场;中段中山公园3号门至2号门处,将中山公园3号门至2号门之间的公园围墙拆除,公园围墙至主干道绿化梳理提升。
中山公园的全面打开,突破了社区、商区、校区、园区之间的隔阂,释放出更多的公共空间,也把最好的资源都展现给人民。在这里,“百年校园”与“百年公园”融合开放,“百年古树”与“百年建筑”交互掩映,“百年道路”与“百年公交”穿行其间,进一步彰显了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城市生活典范,也是长宁打造“公园城市”的一次有效探索。
复兴公园拆除靠近重庆南路、复兴中路两侧的围墙,形成了街区和绿化融为一体的景象。围墙打开、实现24小时开放的复兴公园,已为市民游客呈现出崭新的一面。或是休闲、健身,或是游园、赏景,又或是文化汲取,在百年复兴公园,你总会收获到最舒适、最期待的那份惬意。
作为上海唯一一座保留法国古典式风格的园林,复兴公园承载了几代上海人的记忆。四季有景、步步皆景,更加亲民的复兴公园将在“公园+”理念的赋能下,与思南公馆“书香文化”相融合、与电竞赛事“体育文化”相结合、与百年淮海路的“商业特色”相呼应,百年公园将呈现最大溢出效应,让市民、游客获得更充分的享受。
鲁迅公园改造“打开”了大连西路围墙及欧阳路围墙,新开2个出入口,方便游客入园的同时,将公园与城市界面空间相融合,新增多类别植物,丰富“无界”公园的色彩,打开后的空间延续了北大山浓郁的山林氛围,以景石叠筑的方式形成公园与人行道间的分隔,营造开放式的沉浸体验,引人入园。
结合光照因素与现有实地条件,对山林花苑景观区在遵循保留公园原有风貌与格局的基础上,以局部景观提升为主,营造出可远观亦可近赏的特色景观,进一步将公园绿地和山林气息延伸至街区,实现了互动与开放。
静安雕塑公园改造区域沿北京西路,西起石门二路,东至成都北路,面积约1.5公顷。在拆除沿街绿篱围栏后,自西向东的樱花林、七彩花带、白玉兰花瓣广场三段景观将沿北京西路一侧“无界”展现,使公园景观、雕塑艺术场景街面化。
改造后的北京西路区域,视野开阔,视线通透,三段景观重点突出,各具特色,并与街区无界融合,进一步拓展了公园边界空间的通行、休憩、观赏功能,激发出新的公园活力,成为静安区实践公园城市理念的新亮点。
和平公园改造围绕“公园城市”和“公园+”建设目标,按照无界、焕新、互动三大设计理念,打造了“和平新八景”古色古香,浓缩了江南水乡景致精华;全新赋能12项“公园+”,增加生态景观、科普健身、沉浸互动等多元化的娱乐健身休憩区域。
“和平新八景”:茗厢扶柳、和鸢宛风、花坊悦音、新港虹影、畅心涟湾、曲水玩月、竹桥花溪、枫停晚香。
“公园+”功能拓展达12项,具体有+自然教育课堂、+全龄段健身、+动物记忆、+萌宠狗乐园、+韧性城市、+智慧跑道、+海绵城市、+互动式儿童乐园、+智慧公园、+园艺市集、+生境花园、+生态科普,希望最大限度满足各类市民群众游园需求,打造综合性社区公园新典范。
未来,本市绿化部门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的理念,积极演绎继续推进公园的开放共享和融合互通,在公园服务能级提升、文化内涵提炼、主题功能拓展等方面勇敢探索。结合“千园计划”,凸显海派城市的特色禀赋,提升服务管理。“既要把故事讲好、把亮点优势做足,也要进一步在功能内涵的深化上下功夫”,更好地满足市民对城市公园的多元需求,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