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梳理笔者亲身实践的感悟和例举,试图提出具象人物雕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当代创作语境下的一种可能性,即“走向日常”。“日常”在于从朴素的现实生活里挖掘素材,并通过造型处理艺术与日常的空间;“走向”在于营造场域,使雕塑作品融入日常,走进生活,服务人民。而这种创作实践与作品能有效地、艺术化地讲好中国故事,续写美丽中国。文中也进一步明确我们创作者的目标,深入生活的源泉中去发掘灵感、贴近人民,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创造中国式当代雕塑,朝着“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更高要求努力。

  长久以来,雕塑艺术体现着人们对于永恒与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而且,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随着时代变迁,“雕塑”在当下已经不能被简单定义。雕塑的边界在无限扩大,当代社会、虚拟世界、外太空、人类思维等都被纳入创作试验和讨论的范畴。中国雕塑的近代演变也有其文化的独特性和历史的特殊性,一代代雕塑家们做出了不懈的探索,融合传统,打破藩篱,积极建构,参与对世界认知的讨论。

  我个人的研究和创作实践主要集中在具象人物雕塑领域,其在造型方面具有朴素直观的特点,一直是视觉艺术中的一条重要线索。由于它拥有客观实象,占据空间,也可以与客观现实无限接近,在雕塑艺术发展到今天的背景下,创作者经常会面临三个问题:一是选取什么样的题材,从哪个角度切入来反映作者对时代的感悟,更好地与观众交流;二是具象雕塑与客观实物之间的“距离”是创作者需要思考的,或者说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如何处理;三是当下的具象雕塑创作,尤其是人物题材,放于漫长的艺术长河之中,较之以往,有什么不同,或者还有什么可能性?在我看来,这三点都关系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续写美丽中国。

  首先是题材的选择。2016年,习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说过:“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

  在2021年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习又提道:“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换言之,每个时代都有其精神风貌,艺术家的创作需要立足当下,聚焦表现当代人的生存境遇和真实情感。

  艺术发展到今天,早已淡去了教化功能,它更像是一座桥梁,作者通过创作作品构筑一座“桥梁”,观者可以轻松地走上去,环顾四周,并到达桥的彼端,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引起共鸣,引发思考。具象人物雕塑更是如此,观众容易读懂、容易“进入”。随着观众的认知不断提高,社会不断前进,怎样处理艺术造型与客观的距离,如何寻找融入生活的可能性,对于雕塑创作者来说也面临新的挑战。

  1998年至2000年深圳市实施的大型公共艺术项目《深圳人的一天》是公共艺术概念进入中国后不久,艺术介入公共空间的一次有效尝试,其创作方法和成果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件作品坐落于深圳市福田区园岭社区,由作为背景的四块形态不一的巨型黑色镜面花岗岩浮雕墙,和18尊等人大小的青铜人像组成。其最明显的特点是整个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制作再到最后的评议都采用社会调查和问卷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观众与市民的参与。自项目落成以后,前去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当地旅游部门把它列作“深圳一日游”的景点,到现在也深受大众喜爱。

  我觉得有三点很有意思,首先,作品的整体构思选择了1999年11月29日这个没有任何特殊意义的日子,用当天的日常数据来构成背景墙的内容,其中包括商品价格、天气预报、电视节目表、股市行情等,让司空见惯的平淡生活凸显并凝固;其次,这18位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有公司职员、学生、清洁工、退休老人等,他们并不是由雕塑家精心选择塑造的,而是使用雕塑制作中翻模的手法,在随机采访和邀约参与的路人身上直接制作,同时保留了服饰和动态的身份属性,最大限度地消解了艺术家的主观表现,还原了现实客体;最后,在这个项目作品里,虽然我不认可雕塑人物最后呈现的造型效果,但它将技术与方法转换成一种观念,消解了传统城市具象雕塑的叙事性,树立起一座关于平凡市民、平凡生活的纪念碑。当我们漫步在这个场域,注视这些毫无修饰的面孔与无比真实的生活时,看到的不仅是他人,同时也是我们自己。孙振华先生曾在文章中谈到这个作品,“在一座城市,大多数日子和大多数人群毕竟是平凡的,一个城市记住了神奇,也应记住普通”。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董书兵教授2016年创作的《大地之子》亦是一件传播深远的作品,它以长15米、宽9米、高4.3米的超大尺度,“雕塑”了一个俯卧在瓜州戈壁滩上熟睡的婴儿,古老辽阔的戈壁和宁静柔软的新生命对比,营造了平凡的奇景、日常的奇观。婴儿象征着新的开始、未来的希望和生命的礼赞,这是日常题材的升华,也饱含人的共情。在写实观念和技术革新的今天,许多新方法能够帮助艺术家实现宏愿,《大地之子》就是运用数字技术,通过3D扫描数据,然后放大计算,分割模型,再进行3D雕刻。在中国大西北,创作团队一行人历经七十余个日夜酷暑,在茫茫荒漠上定点、钻孔、浇筑,将辗转运抵的一千三百多块红砂岩堆砌至最终成形,再造景观,这是具象人物雕塑介入空间的一次全新壮举和成功尝试。

  在自媒体传播盛行的今天,《大地之子》获得了近十亿流量的关注。董老师的作品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在无垠的时空里,去感受人类与自然共生的永恒命题。他在一次采访中提道:“我想艺术作品能够引起大众的共鸣与共情,使大众将艺术投射到生活中,引发对人生、天地、自然、古今等的感慨与表达,这是大众借由艺术表达自我,以艺术为通话介质的过程……艺术应当贴近自然,与大众同声共气,与大众的灵魂产生碰撞,在与观者的互动中更彰显其本质和价值。”可见,艺术家强调作品与观者的交流,甚至希望观众的感受、思考与作品互相作用,在另一个维度完成升华。

  我们能看到,具象雕塑所呈现的造型语言与真实世界客观形象之间的距离,正是从事具象雕塑创作的艺术家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其中包含了艺术家个人的经历、感受、判断和表现,无论是分毫毕现地逼近现实还是天马行空地创造,都需要靠具体的“劳作”实现,是精神空间的“造型”。

  另外,雕塑的观看方式和与观者的关系也早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已不仅仅只是在指定空间单向度地欣赏立体作品,而是有更多的可能性,在现实生活当中生成雕塑场域,并且还需要有观众参与的行为、过程或是思考,作品才会趋于完整。所以,其介入公共空间才会有无限可能。

  综上所述,我想“走向日常”是具象人物雕塑可以尝试的方向,“日常”在于从朴素的现实生活里挖掘素材,并通过造型处理艺术与日常的空间;“走向”在于营造场域,使雕塑作品融入日常,走进生活,服务人民。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用艺术的作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也在这些雕塑的日常里映射出大众之美、生活之美、时代之美的当代中国精神图景。

  柳青 成果·2018 树脂手绘 270×300×300厘米 2019 拍摄于中央美术学院展览现场

  我一直在实践与印证这个方向,即打破艺术与生活的藩篱。通过聚焦平凡生活、雕塑世间形象、走进生存现场的努力,吸引观者参与到作品中来,使观者产生不同于现实生活所提供的特殊体验。并把实际存在却被我们视而不见的“日常碎片”雕塑成实体,构成社会景观,让我们无法回避。

  “G4472”系列作品是我这些年的努力与尝试。它最初成型于2009年,我塑造了16尊真人等大的彩色人物,放置于不锈钢复制的一截地铁车厢里,“还原”了都市旅途中的众生相,观众可以进入车厢,身临现场地注视日常生活的精彩。虽然雕塑是物化的、静止的,但我希望它可以留下时间的痕迹和生活的温度,可以不断生长。在后来的很多活动里,我通过更换地铁车厢的元素来进入不同的空间,给每个场域带来不一样的意味;通过调整人物组合、更换人物角色,甚至是道具,使作品有更强的在地性,更好地与观者交流。例如,2013年在福建漳州碧湖生态园参加的“从卡塞尔走来——漳州国际公共艺术展”,我选择了两座隔岸相望的湖心亭,打破原雕塑封闭车厢的构造,把形形色色的人物雕塑戏剧性地安置在亭中设计的金属座椅上。他们各有故事,隔湖相望,座椅上也特意留出了空间,邀请观众走进作品,成为都市故事里的一分子,还可以在作品里寻找与发现被我们遗忘的生活细节。这件雕塑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共鸣,展览期间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2014年,在京港地铁组织的“欢乐地铁行”公益活动中,这组雕塑在14号线“望京站”的大厅里陈列。这次,我精简了人物,以现场的广告灯箱为背景,选用了城市里璀璨灯海的图片,营造都市繁忙的景观,融入了现实生活。2015年,这组雕塑参加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当代中国十五人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的草坪上展出。2019年在“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的活动里,我把车厢的元素抽象成座椅和车窗,车窗用不锈钢镀钛的材料打造成一面黑色镜子,观者在凝望作品时也能在深邃的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身影。这些实践使得雕塑介入了公共空间,也进入了公众日常生活,并形成积极的回应,给观者带来了很多难忘的记忆。

  2017年至2019年,我参加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组织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完成了作品《快递!快递!》。这件主题创作是我“物”系列继《成果》后的第二件,通过塑造像小山一样的包裹堆,突出“爆仓”的状态,用繁冗的、丰富的、多彩的、密集的快递包裹来反映社会转型期时代飞速发展变化的主题。在这堆包裹的下方雕塑了一个快递小哥在熟睡休憩,他体现了劳动者的艰辛,同时也展现出为了创造美好生活而付出的努力。《快递!快递!》入选了“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也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雕塑是凝固的史诗,写实手法的具象雕塑因其生动具体、便于解读、叙事性强、纪念性强等特点,可以直观且艺术化地讲好中国当代的故事。

  通过实践,我更明确了“走向日常”的具象雕塑创作方向,深入生活的源泉中去发掘灵感、贴近人民,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创造中国式当代雕塑。我们也坚信通过这样的作品能够实现二十大会议中提出的“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