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诗和远方从来相关,就像旅行与文化、艺术,始终交融。艺术是美的创造,旅行是美的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旅游的需求不仅仅是看山玩水,更追求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如何将景观设计融入青山绿水,充分释放人行诗情画意中的美好感受?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一座“山水乐园”的走红,为系统设计助力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启示。
1979年,人们在桐庐县瑶琳镇发现了一处巨大的溶洞。因洞势地貌曲折有致、群石景观瑰丽多姿,溶洞被冠以“瑶琳仙境”的美誉,成为垂云通天河景区的重要景观之一,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创下“开了一个洞、富了一个村、活了一个县”的桐庐现象。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大众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变化,老景区难以满足新游客。如何实现转型升级?离不开文化与艺术的驱动作用,尤其是系统设计的引擎功能。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实现文旅融合首先要“对症下药”,从地域特色出发,从历史文化出发,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的融合点、山水景观与游客心理的共情点,由此才能以文化发展旅游,借旅游传播文化。垂云通天河景区紧扣“通天河”概念,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将《西游记》中的代表性元素融入景区路线设计,使“西游文化”贯穿游览全程,为游客的旅游体验增添文化趣味。这也启示着国内景区建设,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全面、真正融合。设施会折旧、装置会淘汰,但文化内核历久弥新。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文化故事有机融入景区建设,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有助于走出一条区别于其他国家景区规划的特色之路。
在文旅融合中,艺术设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在自然风光秀美的地区,与环境和谐相融、富有创意的艺术设计仿若山水间的一颗明珠。垂云通天河景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奇峰,也有暗河流水。以恰当的设计手段使景区建筑设施的色彩、形制与山光水色相协调,是改造的关键。设计团队选择依据山形设计旋转木马道和连接山谷的玻璃栈桥,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运用大面积落地窗装点悬崖边的咖啡馆,既使游客坐拥山川之美,也柔化了现代建筑的刚硬之气;以仿江南庭院的新中式建筑风格改造原有商业街,摒弃灰调,多用胡桃色、米色等暖色,营造出轻松、温馨的氛围。一座山水间的“心跳乐园”灿然新生,带给游客别样体验。精心设计的细节,不仅满足了当代游客的审美需求,也提升了景区的文化艺术品位,使其拥有独特的视觉风格,经得起人们长时间驻留、观赏。成功的设计改造说明:了解山水,用心设计,才能为山水添色,文旅融合离不开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交响。
丰富多彩的艺术装置,不仅点亮公共空间,也为人们带来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在山峰制高点,一座巨大的《中国宇航员》雕塑引人注目。雕塑采用高对比度的红、白、黑三色,与山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在任何季节、任何时段都十分醒目却不突兀。雕塑头部的金属头盔,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一颗宝石嵌在山间,熠熠生辉。夜晚,结合灯光和投影设计,雕塑还可以形成宇航员在太空中漫步的视觉效果。该雕塑与景区推出的“地心科考队”等研学项目相呼应,将景观设计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突出了“探索浩瀚宇宙,共筑航天梦想”的主题,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行走在垂云通天河景区的山道上,还可以看到一件颜色鲜艳的巨型翅膀造型的作品,在高山玻璃栈道上格外显眼,远望时如同以山为画布,在山间画出的彩色意象,吸引游客争相打卡拍照。如今,越来越多景区在公共空间引入艺术装置,设计特色景观,实现旅游观光与文化传播的有机结合。
山水之间,文化为题,艺术为笔,文旅融合新画卷徐徐展开。新艺术形式、新文化业态、新旅游形态等持续涌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仍在路上。顺应文旅消费转型升级新趋势,坚持思维创新、设计创新、服务创新,凸显山水间的“文艺范儿”,将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余驰疆)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