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旨在推动博物馆对于构建美好生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法原博物馆在此重磅推出由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法原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文绿融合 新旧共生——城市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设计之道”展览。

  此次展览将于2023年5月20日在北京法原博物馆开幕。展览集中展示了清华大学张杰教授及团队历经三十余年在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领域的实践探索,展览所汇集的所有项目分为“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两大板块,这些参展项目同时涉及在该领域的诸多学术与技术议题,以期通过此次展览与社会各界深入探讨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的中国模式。

  本次展览由《建筑学报》执行主编黄居正策展,群岛ARCHIPELAGO联合策展。展览开幕活动将于5月20日10:00-16:00举行,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担任学术主持。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世所罕见,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对文化遗产保护构成了严峻的考验。“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更是摆在当代建筑师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化遗产保护也成了媒体炒作的领域,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个性张扬的“网红”项目与建筑师的涌现。然而真正的建筑师从来都是以一种稳健、谨慎,甚至是谦逊的姿态面对他所承担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坚持不懈耗费几十年的时间不断研究、实践、总结,并使这样的循环在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中得到经验与理论的持续升华。

  面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一重大历史课题,经常会有一种以保护与继承、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等自相矛盾的提法出现,然而这种中国语言文字游戏似的表达完全背离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保护就是保护,是绝对的态度和立场,这将引导着建筑师走向现场,通过充分的调研和考察,揭开尘封的历史积淀,建立起理论分析的框架。至于保护的方法以及保护的结果每个项目、每个建筑师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当下,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可以分为老城保护、工业遗产保护和乡村保护三大类,各自均有不同的现实问题和应对策略。但是无论何种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筑师所能依靠的都是自己的情感投入与底层逻辑的结合,使设计作品即在严谨的逻辑框架中蔓延,又彰显着见微知著的情感流露。

  张杰教授及其团队之所以在这一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归结于他对这项事业的热爱,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表现出专业的素养和执着的精神。给人强烈的感受是他的冷静思考,对项目全方位、全流程的细节的把握,这是老城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应有的智慧和定力。他的理论建树从以院落为单位的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模式,到城市整体文化保护基础上的文化遗产网络的理念实践,涵盖了不同尺度的文化遗产保护类型,为观者展现出全方位、全领域的城市更新的宏伟画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楼)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一层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