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人们所料,今年的“五一”出现了旅游的“井喷”现象,几乎所有的旅游景区或景点都呈饱和状态。但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一些谈不上景区或景点的地方,也是热闹非凡,只是这种“热闹”与一般的景区或景点的“热闹”有所不同。
由于季节的原因,在我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浙田稻鱼共生系统核心区的方山乡龙现村,稻田里秧还没插,尽管不时能看到一些红色的田鱼在水中游弋,但还算不上吸引人的景观。不过,位于方山乡的“方山谷农遗研学基地”却接待了15班级、600多名学生。孩子们不仅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了解青田稻田养鱼的前世今生,而且可以在稻田里抓田鱼,自己动手烧田鱼。
位于德清的珍珠博物院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浙江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的宣教中心,“五一”期间也接待了亲子游散客和研学团队1000余人。孩子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探秘世界珍珠之源,而且还通过在趣味珍珠课堂里体验珍珠粉研磨等活动,感受这一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
相比之下,景观更胜一筹、遗产区域范围更大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则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显然,农业文化遗产地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注意。
与人们熟知的自然与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起步较晚。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2012年,农业部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
我国作为农业古国和农业大国,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在截至目前全世界74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中国有19项,数量位居各国之首。先后6批发布的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农业生产类型,分布在几乎所有的生态地理单元。
农业文化遗产有着无穷的魅力。但在我看来,最有魅力之处在于她的“变”与“不变”。
作为“活态的”农业生产系统,农业文化遗产随着气候的节律性变化而呈现出周期性变化,体现在农业物候、生产活动、农耕习俗等方面;同时还随着长期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而发生着适应性调整,呈现出不断演进的形态。因此,农业文化遗产的“变”是必然的,这也是其与一般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最大区别。但这种以适应、演进为特征的变化中,蕴含着一种“不变”的东西,那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这也是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所在。
正是在“变”与“不变”之间,农业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千百年,不断持续下去,并在其持续发展过程中,为人类生产着产品、保育着生态、传承着文化。
作为一种与自然相适应、并在适应过程中生产出优质农产品、创造出生态文明与农耕文化的农业生产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经济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作为一类记载历史、连接古今、启示未来的特殊乡村博物馆,农业文化遗产集合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重特征,融合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多种功能与价值。
一些片面的旅游宣传,往往使人们忘记了哈尼梯田一年四季其实都很美。不仅有人们趋之若鹜的冬春季梯田灌水后形成的蓝天倒影和日出日落时分的神奇景象,夏天层层梯田呈现的块块绿色壁毯、秋季稻谷成熟后漫山遍野金光灿烂的丰收景象,会带给游客不同的享受。
哈尼梯田的价值远不止观光旅游的景观,也许她所获得的一系列荣誉能够说明:2010年6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而成为我国唯一拥有两大联合国机构认定的“双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湿地公园、国家4A级景区、中国天然氧吧,2018年12月更是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哈尼梯田物产丰富,生产着种类繁多的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产品。范围涉及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面积近百万亩的哈尼梯田,丰富的物产和美食有梯田红米、梯田紫米、小黄牛干巴、虾巴虫、火烧小豆腐、五色糯米饭、草包鸡(鸭)蛋、哈尼豆豉、石蹦炖蛋、糯米粑粑、酸笋煮连壳螺蛳等,不胜枚举。
哈尼梯田文化丰厚,堪称民族文化的宝库。有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如元阳县的箐口、阿者科、垭口、大鱼塘、太阳老寨、大顺寨,红河县的朋洛、龙车、坝美、尼美、桂东、玉古、马龙、东门街、他竜、甲寅等。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四季生产调、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哈尼哈吧、乐作舞、祭寨神林等。有状如蘑菇的哈尼族民居建筑,就地取材,与山地气候相适应。有多姿多彩的哈尼族服饰,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展示着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
哈尼梯田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宝库。在其周边邻近地方,有位于绿春县的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位于金平县的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元阳县的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位于红河县的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仅在红河哈尼梯田系统中,当地百姓就长期种植着上百个当地传统品种,梯田边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以及董棕、藤竹、番龙眼等珍稀野生植物,还有猫头鹰等上百种野生动物。
哈尼梯田的文化与生态是统一的。每年四五月份的“开秧门”是哈尼族村寨迎接播种的一种传统古朴的仪式,不仅标志着春耕生产的开始,还是对粮食丰收的祈祷,更是感恩报春的布谷鸟和源源不断向梯田输送水分的森林的一种农耕礼俗。每年农历六月稻子抽穗扬花时的“矻扎扎”节,也叫“六月年”,其目的是祭祀天神,保佑秧苗茁壮成长,长出粒大穗长的稻谷。从农历的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直至属猴日结束,历时五六天的哈尼十月年,更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长、最隆重的祭祀节日,各家各户杀猪杀鸡、舂糯米粑等,祭祀天地与祖先。
1300多年来,哈尼族始终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形成了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水系贯穿其中的“四素同构”农业生态系统。哈尼梯田结构合理的生态景观和环境友好的农耕技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成为COP15的“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与成果展”中的典型案例。
哈尼梯田是如此,其他农业文化遗产地也是如此。农业文化遗产地因其浓缩了悠久的农耕文明,可以让人“怀旧”;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让人“深呼吸”,因其自然与人文的纯净,可以让人“忘我”。我曾经略带玩笑地向人们推介,讲农业文化遗产地好看、好吃、好玩,在那里可以养眼、养颜,养胃、养肺,养身、养心。
因此,如果您想品尝地道风味,如果您想体验原生态文化,如果您想体验农耕劳作的艰辛,如果您想欣赏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如果您想穿越时空领略浓缩的农耕历史,如果您想感悟先人们充满生态智慧的创造,抑或是您什么都不想做,而只想坐在那里,那就一定要到农业文化遗产地去,因为那里有不一样的风景、有你想有的一切。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