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的秋冬交替之际,河北美术学院迎来了一件大事—―“2023·中国河北美术学院国际校园公共艺术创作营”正式启动。来自不同国家的三位雕塑艺术家——波兰著名雕塑家安娜·特蕾莎·拉辛斯卡(Anna Teresa Rasinska)、新西兰著名雕塑家斯蒂芬·伍德沃德(Stephen Woodward)以及保加利亚著名雕塑家卡门·坦尼夫(Kamen Tanev)在河北美术学院南区进行了为期35天的现场艺术创作,并与在校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该创作营于2023年11月9日开营,12月14日闭营,其主办单位为河北美术学院和河北省雕塑学会,承办单位为河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参与创作营协调与服务工作的都是河北美术学院的在职教师和在校学生们。

  此次创作营旨在探索高校关于雕塑与公共艺术的新型教育模式,扩展对外交流,助力河北美术学院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校园公共艺术领域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受邀艺术家的精湛石雕技艺、独特而各具艺术风格的雕塑语言、严谨而专业的创作态度以及留下的精彩而隽永的石雕作品不仅为河美优美的校园添上了浓墨重彩之笔,还以现身说法的方式,为广大河美师生献上了一段关于石雕、关于公共艺术的生动课程。本次创作营还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及高校的热情支持。开闭幕式上,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传媒、邢台师范学院、北方工业大学等院校与行业的专家学者共同与本次创作营的受邀艺术家进行了沟通,同时也就雕塑、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话题与河美师生展开了交流。

  河北美术学院一直以中西文明合璧的校园景观文化闻名于全国。学校里中式楼台亭阁比比皆是,西方传统的宫殿式建筑以阵列的方式赫然矗立在校园的湖岸,尖塔林立。独特而优美的校园深受公众和广大师生的喜爱。本次创作营在策划的角度上,有意将现当代雕塑引入校园,其目的除了关联该校的雕塑与公共艺术教学和国际交流的工作之外,更是为已经壮观和优美的河美校园注入现当代艺术的灵魂。

  雕塑创作营于上个世纪60年代源于欧洲,我国雕塑界引入该模式是90年代初。在30多年的历程中,雕塑创作营模式的活动迅速在中国大地发展并显示了勃勃生机。中国的户外雕塑活动名目众多,如雕塑邀请展、雕塑节、雕塑创作营等等,但绝大部分活动的运作模式从本质上看都是雕塑创作营模式。事实已经证明,雕塑创作营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为公共艺术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创作营进入校园在国内还是极为鲜见的。正如朱尚熹教授所认为:河北美术学院将“创作营”引进校园,将会塑造成一个促进国际交流,提升雕塑与公共艺术教学水平的学术性品牌活动,其成果必将在全国院校起到示范性效应。

  应邀参与本次创作营的波兰著名女雕塑家安娜·特蕾莎·拉辛斯卡是一位具有学院教育背景的专业雕塑家。她这次在创作营为河美创作的作品名为《三角形静物2号》(Still life in triangle no.2),高2.4米,采用粉红色花岗岩切割而成。这件作品的构图灵感来自日常生活中所见的静物。“静物”这个题材从古典艺术时期开始就被全世界所关注,它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安娜选择“静物”来进行创作,更是对雕塑艺术语言的不断探索。该作品是一个三角形的构图,其中立方体形式被自由地转化为柔软的结构。形态建构中的形式感使雕塑空间产生无限的变化,从一种转变到另一种转变的可能性,就像生命在流淌,不断变化,富有节奏。这种自由变换的几何形状是一个美丽的公式—―充满着关于体量与空间关系的智慧。从形式服从思想到创作者的概念在空间中迅速扩展,在凿子、锤子与花岗石的无数次碰撞和敲击中,最终导致雕塑发生了。安娜说过:“我的工作理念是自由的,在空间中诞生独特的形式,根据能量定律,它们是在无止境的运动,就像山间溪流。对我来说,很难停止创造新东西的过程……雕塑表面的几何形态以及那出乎意料的光影,优美的旋律,总在述说一种新的情感。”该作品以几何形状为基本的建构元素,通过虚实的形态与空间节奏的设计,完成了以三角形为母题的几何抽象雕塑创作。作品让观众体会到节奏、韵律、秩序和空间之美。

  新西兰著名雕塑家斯蒂芬·伍德沃德为本次创作营带来的作品是《旋转的身体》(Spinning Figure)。这是一件动态雕塑作品,高4.9米,采用黑色花岗岩材质制作。这是一件场域环境动态公共艺术作品。斯蒂芬利用雕塑语言中的“重力”要素让该雕塑产生动能,他希望能够通过人力来使其转动。这种形式加强了观众与雕塑作品的互动性和联系,观众在触觉与视觉的参与中,实现此件公共艺术作品的最终完成,使得该作品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该雕塑作品由七个大小不同的黑色花岗石体块组成,完成作品的重量有五六吨重,乍一看它们摇摇晃晃,岌岌可危,但通过中间一根稳固的中轴串联起来之后,构成了一件完整的互动性较强的动态雕塑作品。雕塑充分的表达了“个体—―联系—―整体”之间的关系。在雕塑的转动过程中,产生了不同形状的轮廓,体现出不同的身体或形象结构,它揭示了空间中物象的不确定性;既像一具随性舞动着的人体,亦像是身体在不同的时间下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对身体的描述。这七件叠置的“容器”也代表着储藏知识的容器,动态的运动则蕴藏着青春的能量与无限的可能。斯蒂芬的雕塑作品以其大胆的想象和丰富的创意,让我们感受到了公共艺术的无限潜能,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艺术的力量与人的价值。

  斯蒂芬于2003年参加了中国桂林第九届国际雕塑创作营,2011年参加了中国台湾花莲国际石雕艺术节,他于1957年出生于加拿大,在度过了两年的艺术学校的专业培训后,他决定前往新西兰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创作。他喜欢用石头来表现人体的皮肤,对于艺术家们来说,雕塑艺术史上最早用在雕塑上的材料中就有石头,所以斯蒂芬希望用这种原始的创作材料和方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石雕具有多元化表现力的特点。

  保加利亚雕塑家卡门·坦尼夫为这次创作营创作的作品名为《链接》(Links)。这座高2米的环境雕塑由白色花岗岩雕刻而成。卡门·坦尼夫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逻辑性思考,展示了一个由三个元素架构在一起的雕塑。这些元素各自独立,具有特定的意象,但是,当它们被特定的要素和方式链接在一起的时候,则构成了全新的意义和内容:萌动的生命、强悍的结构、有机和多维。这种情况下,构成“链接”的元素之间的接触区或相遇点决定了空间视觉、美学和形式的转换,组织在一起的几何物体勾勒出完美形式的轮廓。它们各自拥有生命,遵循着自己的逻辑,并通过雕塑的语言引导观众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审美的表现,同时传达了一种能量的暗示。观者可以感受到全维度的势能,以及各个势能之间的连结关系。作品暗示了势能与控制之间的人生哲理。

  公共艺术自90年代初从北美传入中国以来,伴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整个过程中,公共艺术经历了被接受、探索、大发展和重新讨论的历程。从形式到体系,不断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中调整,并产生许多新的类型和方式。从学术探索层面讲,公共艺术到了中国以后,经历了以下这样三个阶段:首先早期的公共艺术还具有过多的美化和装饰空间的功能。到了第二阶段,艺术家和学界就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进行了大讨论,于是作品的人性化,互动性和事件性融进了公共艺术的作品与活动之中,并成为普遍现象。第三阶段,就是公共艺术的在地性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下的公共艺术更讲究对公众与社群百姓生活的塑造,作品与场地的关系更为自然,更为有机,而不是游离。创作营模式的所有要素均符合公共艺术在各个方向上的规定性。首先,创作营就是要求入营艺术家在河美校园现场驻地创作,一边体验社情民意,熟悉环境,一边进行作品的构思和创作。其次,就是将创作开放在公共场所。本次活动河美师生们体验到的不仅仅是一段生动活泼的石雕与公共艺术的创作教学,更是一宗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文化事件,紧密关联着他们的教学与生活。再者,之于应邀入营的艺术家,他们在创作中就可以将作品与具体环境进行有机地结合。在选择环境,决定作品的复合视角时就有了亲临感。这样创作出的作品就像在现场生长出来的一样,而不是从远处搬过来,生硬地放置进去的东西。

  安娜将自己的作品《三角形静物2号》放置在临近三条路交叉的一处绿地里。显然这个场地是她为自己作品需要多维度欣赏的述求所做出的精心选择。作品矗立在人的视平线以上,来自不同路口的师生,移步换景之中,作品给人以变化丰富的印象。卡门的作品《链接》,体态横卧,最适合于他自己所选择的球场边那块开阔的绿地。《链接》就像一个小精灵独自在花草与小树相伴的环境中愉快地展示自己生命的样态。斯蒂芬为自己的作品《旋转的身体》所选择的位置独具匠心。他将作品直接与大学生们的日常联系在一起。将作品放置在同学们居住与生活区之间的小型广场上,同学们天天学习生活的必经之地。可以想象,在同学们与作品的拥抱、抚摸、转动以及围绕嬉戏的过程中,完善的是对人和对作品的双重塑造。

  在创作营活动开展期间,三位艺术家分别举办了三场关于“雕塑与公共艺术”的讲座,目的是与河北美术学院全体师生进行深入的交流。

  2023年11月20日,卡门在河北美术学院南区东城堡B150进行学术交流讲座,他在演讲中分享了自己多年的雕塑创作经验和对当代雕塑艺术的看法。他认为,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和多重身份,为雕塑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同时也增加了创作的难度和挑战。他呼吁广大雕塑家更加关注社会问题,通过作品表达对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2023年11月27日,波兰雕塑家安娜在河美举办的讲座是有关现代主义雕塑大师 亚历山大·阿契本科作品和艺术风格的介绍和鉴赏。阿契本科对现代主义雕塑的进程影响巨大。安娜以详时的资料,较为专业性的分析和讲解,为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和深刻的现代雕塑语言史的课程。

  2023年12月5日,斯蒂芬·伍德沃德的讲座题为“A PATH TO ART一条通往艺术的道路”。讲座旨在为观众们展示其雕塑艺术之旅的独特创造力和艺术语言。斯蒂芬·伍德沃德自谦称自己是一名来自新西兰的普通雕塑工作者。这一表态彰显了他对艺术的理解和态度。斯蒂芬先生曾在加拿大的特利尔康考迪亚大学学习艺术,并与意大利的工匠们合作工作和学习。他还曾为素萨尔·巴尔达奇尼、巴里·弗拉纳根、赫莱恩·布卢门非尔德和米开朗基罗·皮斯托莱托等艺术家放大雕塑。自1986年移民新西兰以来,斯蒂芬一直致力于创作大型和在地性公共雕塑作品。斯蒂芬多次参加国际性雕塑创作营,其作品遍布中国、日本、台湾、加拿大等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座为观众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斯蒂芬·伍德沃德雕塑艺术的机会,展示了他对于雕塑创作的独特见解和热情。通过讲座,我们可以感受到斯蒂芬先生对于艺术的深入思考和对于公共空间的理解,进一步拓宽了对雕塑艺术的认识和体验。

  本次的“校园公共艺术国际创作营”带给了广大雕塑学子诸多的既惊喜又熟悉的场景和感受。惊喜之处是国外雕塑家们的气魄、胆量、体力和专业性水准极高的雕塑语言,他们那严谨而又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最后呈现的大尺度作品。熟悉之处是石雕创作营中与材料、与工具、与伙伴、与工人师傅的互动场景。为什么同学们对创作营有一定的熟悉度?是因为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石雕课程在赵勇老师的倡导,坚持和身体力行的教学下,一直是以创作营的模式在进行教学。其成果受到了业界专家们的肯定与好评,并且被央视4套《走遍中国》栏目报道。本次国际创作营将同学们对创作营模式的认知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对石雕课程的感悟和对未来雕塑之梦的塑造一定会与本次的国际创作营联系在一起。

  “2023·中国河北美术学院国际校园公共艺术创作营”是河美举办的首届国际校园公共艺术创作营。关于后续的活动,校领导与相关人员正在策划之中。可以相信,后续的步伐一定会越来越坚定,创作营一定会越来越好,作品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作品:《之间流水 NO.1》作者:吴蔚 入选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