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铜雕塑的、充满生命感的人体,符号化的、富有哲学意味的形象,或奔跑或静止的、姿态各异的公牛……12月25日,由中国美术馆、法兰西艺术院、让·卡尔多基金会共同主办的“超越法则的伟力——让·卡尔多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观众可以在展览上看到当代法国代表性艺术家让·卡尔多的精彩作品,领会雕塑作为一门世界艺术语言的魅力。

  让·卡尔多(1930—2020年)是国际著名雕塑家、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其创作的《戴高乐像》和《丘吉尔像》立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广为人知。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系列展”之一,也是让·卡尔多的作品回顾展,共展出雕塑作品70件(组)、素描作品20件(套)。

  公牛是让·卡尔多雕塑作品中的常见题材。此次展览上展出了《埃斯特卡尔公牛》《跳跃的小公牛》《静止的公牛》《飞牛》等多件雕塑作品,形态各异,有的惟妙惟肖、塑形精准,有的神韵飞扬、化繁为简,体现了雕塑家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游走的艺术风格。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阳光下的牛》这件作品。这是让·卡尔多代表作品之一,2019年庆祝中法建交55周年之际,艺术家本人将此作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相较于其他公牛题材作品,《阳光下的牛》最大限度地摒弃了细节表现,不仅牛的尾部消失不见,四肢也几乎与身体融为一体。但与此同时,公牛微昂的头部和伸长的脖颈动势则被强化和夸张。这种具有表现主义倾向的形体淬炼,让作品充满了强烈的精神性。

  此次展览名为“超越法则的伟力”,仔细观看让·卡尔多的一件件雕塑作品,尤其是难得一见的草稿、素描作品,能够看到雕塑家对艺术法则的深研和遵循,同时也可体会到其超越一般法则、寻求自身生命体验的信念与探索。

  90多岁高龄的中国雕塑艺术家盛杨专程参观了此次展览。他说,在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中,法国雕塑艺术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他的老师王临乙的夫人王合内就是最早来到中国的法国艺术家之一,她带来了在巴黎美术学院学习到的诸多雕塑理念与方法,影响了一代中国美术学子。对于如何欣赏雕塑,盛杨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什么是雕塑?不是有了三维空间就是雕塑,一个桌子、一个板凳都是三维空间,但是不具有雕塑感。什么是雕塑感?就是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力量、一种生命感,击中人心。”

  对形的赞美与研究,是贯穿让·卡尔多艺术实践的一根主线。他沉浸在与形的对话中,在他看来,形状超越语言,是雕塑家感知、认知世界的方式。《磁铁》《写作研究2号》是凝练的、圆润的形,有着雕塑特有的形状与光泽之美,具有一种安宁、深邃的力量;《花蕾》《黎明》《悲伤》《苏醒2号》等对女人形体的塑造,又是一种充满意象化和斑驳感的形体提炼,将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情绪蕴涵在不同的形体姿态之中。让·卡尔多曾说,雕塑家的文字就是虚与实,雕塑家的句子是写在空间当中的。在坚硬材质与柔软情绪的碰撞中,在虚实相生的构造中,艺术家传达出生命内在的力量,以及包含其中的深邃哲思。

  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文艺作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桥梁。20世纪90年代初法国雕塑家罗丹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曾经引起一时轰动。“如果说罗丹的艺术体现了人类内在情感的力量,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新发展是一种创造的话,那么让·卡尔多是在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建构了自己的雕塑语言。”他介绍,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此次展览是中法文化交流纪念活动的一个序曲,接下来两国间将有更多艺术交流项目,中法文化交流的旋律将更加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