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可依据原有场地或者创造微地形进行景观序列和景观节点的布置,竖向设计相对比较难,在阅卷老师评分时,地形的合理处理是考察考生设计能力的非常重要的考点。

  那么如何合理运用地形进行场地设计,并且成为快题设计中的亮点呢?小编将从地形的分类、作用、表达及设计方法、如何分析、常见处理方式等方面一一讲解,

  一、地形可以分为:平地、缓坡、陡坡、中坡、急坡、悬坡;另外还有陡坎、凹地、土丘等,具体坡度以及工程中的应用如下表所示:

  坡度(slope)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 H 和水平距离L 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 i 表示。即坡角的正切值(可写作:i = tan 坡角(即高度H / 水平距离L) * 100%)例:i=15 / 45 = 0.33 x % =33 % ;

  地形设计是园林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户外环境营造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有骨架作用、空间作用、造景作用、背景作用、观景作用、工程作用等。

  不同的地形形态和要素,构成了不同的景观空间形象,如大面积水体构成的水平空间界面,狭窄垂直山崖构成的垂直空间界面,不同坡度的地形构成的斜向空间界面等。

  地形的不同形态构筑起不同类型的景观空间,起到了造景的作用。如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一池三山的水、岛组合,便充分地发挥了地形的造景功能。地形所能提供的功能在外部环境中尤为重要,通过影响行人和车辆的运行方向,路线以及节奏来达到设计师引导人流的目的。考生可以通过地形组织道路路线,包括分割、挤压、引导、依附等关系来控制人流。

  四、背景作用各种地形要素都具有相互形成背景的可能。如山体可作为湖面、草坪、建筑等的背景,湖面可作为岛屿、滨水建筑等的背景。五、观景作用地形可为游人提供观景的空间,不同的地形可在水平方向上创造环视、半环视、夹视等观景序列,也可在竖向上创造俯瞰、平视、仰视等观景角度。

  地形可为给排水、绿化、建筑、防洪等各类景观工程创造工程条件,如合理组织排水、提供不同绿化植被的栽植条件、有效组织土方调配等。

  一、常见的地形表达方法有:等高线法、坡级法、分布法、高程标注法、剖立面法;

  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与水平面的假象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2)等高线登高距变小,表明坡度增大斜坡顶端的等高距小于底部的登高距,表明是凹面坡;相反表明是一个凸面坡;

  4)等高线向下形成尖形表明为山脊或分水线)分水线和汇水线与等高线)每条等高线总是持续的线,在所绘图上或图外从不断开或终止。仅在垂直墙壁或山崖处合为一体;

  在地形图上,用坡度等级表示地形的陡/缓和分布的方法称作坡级法。这种图式方法较直观,便于了解和分析地形,常用于基地现状和坡度分析图中。坡度等级应根据等高距的大小、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各种活动内容对坡度的要求进行划分

  分布法是地形的另一种直观表示法,将整个地形按高程划分成间距相等的几个等级,以不同的色彩或单色渲染进行表达,从而表示基地范围内地形变化的程度、地形的分布和走向。分布法是景观基地分析、规划或方案设计等阶段最常用的一种较为直观的竖向设计表达方式。

  当需表示地形图中某些特殊的地形点时,可将该点到参照面的高程进行标记,这些点常处于等高线之间,这种地形表示法称为高程标注法。

  为了表达景观竖向设计的空间关系,常以剖/立面的方式表达不同高程之间的场地、建筑物、植被、地下管线等景观设施的竖向关系,称为剖立面法。

  高程箭头法即借助于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的自然特性,以箭头表示人工改变地貌时大致的地形变化情况和地面坡向的具体处理情况,可比较直观地表明不同地段、不同坡面地表水的排除方向,反映出对地面排水的组织情况。同时可根据等高线所指示的地面高程,大致判断和确定景观道路路口中心点的设计标高和建筑室内地坪的设计标高。

  剖切符号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长边--位置线,短边--方向线,长短两边互相垂直。剖切位置线即所要表示的垂直面与水平面的切线。剖切方向线则相当于一个箭头,其指向即为人眼所看向的方向。

  。总的来讲,有三种处理方式:台阶+坡道、台地(放坡)与挡墙、架空构筑物。1. 台阶+坡道(微高差处理)台阶是入门级的竖向处理方式,画面上成组、成序列的台阶会让图纸平面图显得非常有细节和韵律美,但台阶往往比较生硬,设计时需适当结合绿篱、花镜、种植池、扶手/栏杆、观演平台等进行设计

  2. 台地台地适用于中高差处理,是指以原生地貌为设计雏形,依势造出台地、坡地景观,自上而下随着地形等高线层层推进,每层台地之间利用挡土墙、护坡等进行分隔。

  微地形可以通过控制景观视线来构成不同的空间类型。比如,视线开阔、地形平坦的微地形可以构成开放的空间;坡地、山体和水体可以构成半封闭或封闭的景观。可以说,微地形增加了人们环境的体验方式,创造了多样的空间效果。

  快速、直接、有效的一种处理方法,适用于微高差的场地。可以为混凝土、砌石、木制、金属等材质。结合缓坡可做成文化长廊,可利用高差断面,作为布置文化、展示城市风貌,或者其他景观的界面。也可结合娱乐活动设置攀岩墙等。

  可顺着高差截面设置覆土建筑来消化高差。可以结合电梯或者楼梯便于人们通行。

  山地公园的园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作防滑处理。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

  公园的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过15%路段,路面应作防滑处理;纵坡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数不得少于2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作防滑处理,宜设置护拦设施,一般护栏设置1.05米,地形较高的1.2米;每10级台阶出现一个平台,平台1.5米的进深。

  每段坡道的高度和水平长度超过上表规定时,应在坡道中间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20m。坡道转弯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

  三个极限值。在快题设计时,遇到地形不要慌,我们通过分析一步一步消化它,主要有以下三步:1、首先分析地形是否复杂,梳理场地标高/等高线,判断地形的陡、缓。等高线较稀疏的区域,充分利用设计活动空间;等高线密集的区域,坡度较大,如果安排路径或活动空间则需要考虑是否满足基本的安全坡度。2、初步判断后,分析极限坡度值,即

  具体分析方法,临近两个标高、或者两根等高线之间的坡度与极限值进行比较:若实际坡度小于极限值,则可以按照平地或者缓坡地进行设计,此时场地内的竖向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适当的位置做一些微地形即可;若实际坡度超过极限值,则要考虑上文中的竖向处理方式,可考虑是否需要调整等高线、或通过挡墙的介入进行竖向地形改造。3、具体进行设计时,考虑与竖向设计的景观性,不能一味的放台阶、放台地、画一些大尺度的栈道或者挑台等,最终失去了景观设计的本质;同时考虑环境良好场地的生态设计,最小干预等。06设计要点一、结合地形进行道路布置1、道路在红线内的布置十分讲究,尤其是在有地形起伏的地块上进行道路布置。道路的布置尽量平行于等高线、在坡道上园路需满足的需求:

  在坡度允许的范围内道路尽可能直穿过等高线%(需要满足通车需求),等高线穿过主路时,两根等高线m(以行道树作为尺度)等高距为1m(两颗行道树)

  3、台阶与等高线的关系应满足以下三种方式:在有地形的地方设计台阶时,要考虑与等高线的垂直关系,以及满足做台阶的最大坡度;

  可以设计挡土墙垂直绿化等;大地形:平原、草原、丘陵、高山、山谷;小地形:平地、台地、土丘、斜坡、因坡道和台阶引起的水平面变化的地形;

  微地形:起伏最小的地形,包括沙丘上的微弱起伏或波动。凸状地形、凹型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