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狮就有这么一个村庄,人口仅910人、236户,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5万元,培育出泉州市级最美庭院2户、石狮市级最美庭院2户、永宁镇级最美丽庭院12户。它就是永宁镇郭坑村。

  庭院是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丽乡村的“细胞”工程,乡村振兴需要美丽庭院来点缀。近年来,郭坑村以美丽庭院创建为契机,创新推行以“亮标准、亮承诺、亮成效;比奉献、比干劲、比措施;农户自评、群众互评、镇村审评”为主要内容的“三亮三比三评”机制,引导农民群众在房前屋后、院落空间见缝插绿,扮靓农家院子,成功激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原动力,形成“家家参评、户户争创”的良好氛围。

  记者走进四星美丽庭院郭跃钦的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占地面积150m²的简欧小洋房。郭跃钦巧妙地把绿化、盆景、景观石等元素融入庭院南侧,让庭院格调满满。庭院四周则布置了黑松、榆树、造型榕等上百盆造型飘逸、小巧高雅、外形美观的盆景。有了这些盆景的点缀,整座庭院看起来更具观赏性。

  户主郭跃钦告诉记者,他一直有种盆景的兴趣爱好,但只是停留在交流的层面上,并没有投入人力财力。随着全村“美丽庭院”的不断推进,他把“养花”做成家庭产业,养殖的盆景获得国内国际多项金奖、银奖。每年通过国内的盆景交易,也有10多万元的家庭收入,“养花”成了郭跃钦的致富路。

  郭金辉的住房是一座具有中欧建筑风格、占地面积200m²的楼房。大门的入口是一处占地面积60m²的前庭。在设计时注重庭院与自然的整合,融入了大理石、鹅卵石、假山、水池、花栏等建筑元素。三角梅、玫瑰、茶树花、龙吐珠、造型榕、发财树等与之相呼应。仔细一数,小小的庭院里竟然种了100多株花卉,20多个品种。五星级休闲型的美丽庭院当之无愧。

  郭坑村挑选出村里有历史的古大厝,建设成乡村记忆文化馆、侨史馆、研学基地等。这是一座座文化型美丽庭院,其中,义源学堂是一座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番仔厝。精美的石雕、木雕,从菲律宾漂洋过海来的琉璃……已经过了近一个世纪,依然保存完好。天井处的古榕盆景唤起了番仔厝的历史记忆。学堂引入光伏企业入驻,成为保护古大厝的有效手段,又解决了部分村民家中发电问题。这里还是村里的茶室和画室,被评为五星级最美庭院。

  比奉献、比干劲、比措施。郭坑村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围绕治理难事,积极推行“民主协商议事”制度,发挥“比”的精神,引导村中乡贤、村代、行业专业人士等协商议事,充分发挥村民需求评估、资源链接的优势;此外,发动广大妇女、老年协会成员,成立志愿服务队,走村入户倡导群众丧事简办、喜事新办,把节约的资金用于村中基础设施建设。

  把标准亮出来,确定100分制的美丽庭院考评标准。郭坑探索“党员带头+示范片带动+妇女主体引领”工作机制,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共建“美丽庭院”制度,鼓励妇女搞好家庭、房前屋后卫生和绿化美化,让妇女成为“美丽庭院”创建的主力军。动员全村236户农户均通过公开栏、一句话承诺等形式,把美丽庭院的承诺公开“亮”出来,引导群众包整洁、包绿化、包秩序。在这一模式推动下,农户不仅会对自家庭院进行设计美化,也会参与村庄公共区域环境改造升级。无论是绿化美化庭院,还是清理路边杂草、创建庭前花园,处处都有农户劳动的身影,从而掀起一股全民参与热潮,让美丽庭院建设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目前全村村民看护盆栽超过6000株。

  建立美丽庭院长效管理机制,实行季度检查评比、年度公开亮星,引导群众互学互鉴、互比互看。对照评星标准,农户围绕绿化率、盆景数等方面,通过自我评定、自我推荐的方式参加村级评选。在完成农户自评、推荐参评后,由村“两委”组织农户相互参观、相互打分,对脱颖而出的庭院,推荐进入镇级评选。同时推行动态化管理,对管理松懈、达不到要求的予以降星或摘牌。此外,利用移风易俗、乡贤捐赠的公益资金,购置必要的生活物品、花盆花架、绿植花卉等作为评星奖励,不断激发农户的建设热情。

  短短几年时间,郭坑村实现了以“庭院小美”带动“乡村大美”的良好氛围,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爆棚,也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农家一日休闲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