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都是一种非常好的减压方式。它能使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去未知的地方,去认识新的事物,得到身心的放松。旅游可以使人开阔眼界,洗涤心境,从不同地区的人文风情中,重新感悟人生。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就是这个道理。

  在人生的道路上,“情感”和“生死”是两个永恒的话题。然而在面对生死的话题上,因为人文环境的差异,导致中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观念和看法。

  中国:害怕面对生死,不愿面对生死,觉得一切与“死亡”相关的东西都是晦气,不吉利,其中就包括墓园、陵园、塔陵。

  西方国家:自幼学习生死文化教育,对生死有着非常独立、非常冷静的看法。在一些欧洲国家,有许多墓园、祭拜场所环境优美,充满了人性的魅力,有些还被称为旅游纪念园,有着深刻的缅怀意义,是非常著名的,值得打卡的旅游景点。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是欧洲犹太人被大屠杀后于2003年4月1日动工兴建,在2004年12月15日完成的纪念碑,通称为“大屠杀纪念碑”,亦称为浩劫纪念碑。位于柏林市中心地区,爱伯特路旁,北邻历史性建筑物布兰登堡门,南接波茨坦广场。

  这一地区不仅是前纳粹德国的权力统治中心,如今也是柏林的政治与行政中心,距德国联邦议会和总理府等国家机关仅咫尺之遥。纪念碑占地19,000 平方米,一共有 2700 多块墓碑,整个加起来面积比超过2 个足球场。

  整个纪念碑群设计非常独特,从远处看,这个水泥碑群形似一片波涛起伏由墓碑组成的波浪,没有一般纪念性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由水泥碑群组成波浪般的网状通路可供参观者任意穿行。

  德国建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无数在二战中无辜冤死的犹太灵魂而建的,也是为德国人自己集体的记忆而修建的,同时德国将自己国史最黑暗的一面毫不掩饰的向世人展示,做到真诚与深刻的反省。

  斯德哥尔摩森林公墓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以南的恩斯凯德,面积约为96公顷,始于20世纪初,宗旨在于建立一处特别而原始的目的,整体景观风格淡雅、简朴,让人的内心感到安宁和平和。

  在斯德哥尔摩, 人们普遍认为墓地是“亡灵 的花园”。有别于传统形式的墓地,森林墓地中树木葱郁的景观居于主导地位,而墓穴墓碑、教堂等并不突出,分散在景观林地中。

  这个将艺术、建筑和自然结合在一起的森林公墓,在 1994 年便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世界文化遗产。建筑师利用了原始的自然风光,创造出一个宁静美丽的环境,充满了平缓、静穆、具有人文关怀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

  天主教堂和人骨存放室位于哈尔施塔特小镇的半山腰上。小镇离德国不远,是哈尔施塔特镇上最重要的教堂,在哈尔施塔特的人口中,超过60%都信奉天主教。据当地人说,因小镇实在是太小了,没有足够的墓地空间,故将逝去 10 年的人的骸骨移出坟墓堆在山上的洞穴里。

  这样的习俗已经延续了上百年,直到今天,将头骨存放进尸骨屋的习惯依旧保留着。目前已经藏有超过1000多颗头骨供人缅怀,这是属于哈尔施塔特的特别历史,是对生命的尊重与诚挚。

  小镇上还有一座天主教堂,需要走一小段上山路。教堂不大,外面是一片漂亮的墓园,背山面湖,每一块墓碑下,都种满了花花草草。置身在此,和在欧洲的许多墓园一样,感觉自己处在一个花园里。

  高野山位于和歌山县的东北部,属于高野龙神国定公园。高野山在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记为世界遗产,有1200年的历史。高野山之于日本相当于拉萨之于中国。高野山有3大值得看的地方,奥之院就是其中之一,是日本最大的墓园,坐落着日本宗教真言宗创始人弘法大师的灵庙,也是一个受欢迎的朝圣地点。

  在前往弘法大师陵墓两公里的道路两侧老杉林立,有多达二十万座的墓碑,这里可以看到许多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坟墓。沿着参道来到弘法大师陵墓,整个奥之院最核心的景区,陵墓前的灯笼堂内的法堂是给人供奉仙人,大堂的地下层存放着由1984年举行1150周年时由信众捐赠的五万尊小雕像,让人感觉充满了灵气。

  拉雪兹神父公墓位于巴黎东部,占地44公顷,正式名称是“东部公墓”,这里曾是“太阳王”路易十四(1643~1715 年在位)的忏悔神父——耶稣会士拉雪兹的豪华别墅。因拉雪兹深得路易十四的宠信,掌握宗教事务长达34年之久,这幢别墅就是路易十四赐给他的。

  1804年这里改为公墓,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拉雪兹神父公墓,也被人们称为“杰出的露天丧葬艺术博物馆”。

  如今拉雪兹公墓不仅是巴黎市内最大的墓地,还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公墓之一。有无数的名人长眠与此,其中就包括波兰作曲家肖邦 ( Chopin ) 、美国的大门乐队 ( The Doors ) 主唱吉姆·莫里森 ( Jim Morrison ) 、英国剧作家王尔德( Wilde ) 、法国知名大文豪莫里哀( Moliere )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 Balzac ) 、普鲁斯特( Proust )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 ( Picasso ) 等。

  他们选择葬在巴黎,就选择了自由的生活,这就是拉雪兹神父公墓的意义,同时它还是五场大战争的纪念地,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前来参观和祭拜。

  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位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始建于公元960 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进行了重建。

  在英国众多的教堂中地位显赫,可以说是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除了王室成员,英国许多领域的伟大人物也埋葬在此。英国人因此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称为“荣誉的宝塔尖”,认为死后能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是至高无上的光荣。

  它的外观恢弘凝重,装潢优美精致,整座建筑金碧辉煌而又静谧肃穆,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它见证了泰晤士河的千年沧桑,引发人们对千古风流人物的无限感慨,触发着游人的思古幽情。它不仅是英国最出色的哥特式建筑,还是一座难得的历史博物馆。

  纽格兰奇墓地位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以北约45千米的博因河湾,这里有一群建于五千多年前的史前坟墓遗址,即著名的博因河考古遗址。主要由纽格兰奇墓、诺斯墓和道斯墓三座大型石墓组成。其中纽格兰奇墓名声最大,是一座长廊式墓室,建于大约公元前3200年,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也是欧洲最重要的史前巨石文化遗址之一。

  纽格兰奇墓地并不是想参观就能参观的,每年12月19日至23日期间的黎明时分,会有数百人聚集在这座史前陵墓前,通过抽签的方式只有少部分的幸运儿才能进入墓穴。其中在2016年,3.3万人申请在冬至时体验史前坟墓之旅,但仅仅只有60人被选中。

  据说墓中有一个神秘的窗口,在每年冬至的黎明时分,阳光就是准确无误的照射进来,充分地展示了古时候,人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天文学和数字学的知识。

  雷科莱塔国家公墓又称贵族公墓,建立于1822年,占地面积10英亩,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古老的公墓,同时也是阿根廷富人及历史名人的安息地,安息着大约7000个阿根廷社会历代精英。

  墓园中的墓室都由其贵族所有者自行设计、布局和装饰,大小不同、风格各异。独特和高贵的设计,吸引了阿根廷很多名门望族,购墓于此,如今这里有23位阿根廷正副总统安息此处。

  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的墓穴好像在彰显着死者生前的身份与地位。在这里有着众多大大小小的人物雕塑,有少妇披纱颔首,手握衣襟;有幼儿蹲坐抱膝;有身背十字架的耶稣,每一个栩栩如生的雕塑都在讲述着生命这一话题,仿佛能感觉到生命在延续,在绽放的情感。

  其实美丽大型的墓园,在全世界多不胜数,每一个墓园都是融合当地人文风情、文化习俗、生死观念等的多种因素,为世人展示出了生命最真实的意义。

  无论什么宗教、无论什么性别、无论什么国籍,一切生命皆为平等,墓园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彰显生命最后的尊严。

  墓园不仅是一个让逝者安息长眠的地方,更是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有着承上启下,传承历史的重要作用,肩负着人文传承、感恩孝道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