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张家口,沿京藏高速刚刚进入河北界,就能看到一尊20.22米高的雕塑《冬之韵》,它像一把充满动感的火炬矗立在广阔的田野上,瞬间把人们引进了冬奥会的氛围里。继续前行,人们会注意到,展现怀来葡萄酒文化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充满历史沧桑感的雕塑群《商旅驼铃》、腾云驾雾飞奔而来的《飞马传书》、祈盼幸福的《风调雨顺》……一组组景观雕塑不仅展现了冬奥情怀,也将张家口深厚的历史传承、丰富的地域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得以极好展示。这些雕塑就像一只只充满魔力的手,牵引着人们一步步走进大好河山张家口。这些雕塑作品的设计师,就是张家口市籍雕塑家王智霄。
“能够亲手设计冬奥会雕塑,我非常激动,这是对雕塑家的挑战。不仅因为这是重点工程要求高,单就在这么辽阔的高速路旁的旷野之上布置景观雕塑这一命题,就足以吓退很多人,大家都没有搞过啊。”谈到这些景观雕塑的创作过程,王智霄依然满怀激情,“很多时候就像是一种缘分,与家乡这种血脉里的缘分,对家乡的热爱,让我的作品能够展现在家乡!”
“申冬奥北京-张家口迎宾廊道绿化工程”中的景观雕塑共14组,其中12组是王智霄设计并监制,这份自豪与激动不言而喻。
2014年11月,申冬奥重点工程北京-张家口迎宾廊道绿化工程中的景观雕塑开始作品征集,王智霄立刻开始了他心中最激动的一次设计旅程。翻阅资料,实地考察,恶补张家口地域文化知识,甚至是历史典故、神话传说都一一了解。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他独立一人完成了150多个精彩的设计效果图。
王智霄说:“设计的过程太痛苦了,往往感觉思维都要枯竭了,但突然又有灵感迸发出来。有时通宵不睡觉,要勾画十几个小草图,白天从中选出好的绘制成效果图。”设计过程中,手绘草图、绘制效果图、谈论研究,王智霄一轮又一轮地推翻重建,精神一直处于亢奋状态。等全部工作结束后,他却感冒、低烧,进入了一个极度疲劳的状态。
2015年1月3日,北京-张家口迎宾廊道绿化工程景观雕塑方案进行竞选,经过一轮轮的筛选、淘汰,最后有14组方案中选,而王智霄包揽了其中的12组,一时间成为业内人士热议的人物。
对于这次成功中选,他说得最多的依然是家乡情结。他说:“因为我生在这里,我了解自己的家乡,即使离开她这么多年,依然能与故乡灵魂息息相通。”
因为根在这里,王智霄对家乡的感知和挚情已渗进了血脉,他的艺术灵魂与家乡的根脉息息相通。他的设计没有停留在对张家口浮光掠影的风光印象里,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名称词语上。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王智霄,深切感知蕴含在家乡血脉里的文化密码,了解这片厚重的土地,他设计的作品也充满灵性。
3月中旬,奥申委考察团来崇礼考察。在这之前,王智霄要将雕塑全部安装到位。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从设计到安装,王智霄没有休息过,每天都奔跑在路上,埋头在制作工厂。他瞪大双眼紧盯着每一个环节,不仅要加快雕塑的制作进度,还要思考安装、艺术处理手法等问题。
10月22日,刘泽俊对雕刻好的长城群雕进行润色。为把长城雕刻得惟妙惟肖,十六年来,刘泽俊翻阅大量画报照片并走访长城;他一次次改进,手下这套由100多块青砖雕刻的长城才逐渐完成。
河边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绿树环绕。平静的水面清澈见底,与不远处的山坡相呼应,如一幅美不胜收的水墨画……
7月1日上午,丰润区2015年皮影展在管桦纪念馆内拉开帷幕,13位皮影雕刻艺术家带来了自己的近百幅皮影作品。展出中,老艺术家们现场献艺,讲述皮影从选材到雕刻、上色的全过程,并亲自展示皮影雕刻技艺。
来自北京、福建、河北等地的专家学者和雕刻艺人共300余人齐聚河北省曲阳县羊平镇黄石山下,共同祭拜雕刻始祖黄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