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长江流域遭遇新中国成立后首次特大洪水。入夏后,长江中上游14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持续暴雨,在长江和汉江形成一个个洪峰,武汉市水位猛涨。

  1954年6月,持续笼罩武汉的暴雨导致长江和汉江的水位不断上涨,武汉岌岌可危。

  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国人民倾全力支援武汉。各地调集的抗洪物资、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随即到达武汉。一场气壮山河的洪水阻击战就此打响。

  1954年武汉的大洪水百年一遇,大水把汉口电厂淹没了,武汉全市断电,排水机没有办法使用。当时的武汉市区,由于内涝已是一片汪洋,人民生命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党中央当时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此,数十万武汉市民义无反顾地扛起铁锹、背着箩筐奔上堤岸,巩固堤防,阻击洪水。当时全国唯一一辆发电列车被调往武汉,向全市供电。长江沿岸大堤上面,几百条排水长管齐声轰鸣,一起运转起来,市区的积水徐徐地排入了长江,内涝的水情得到了缓解。

  汛情最危险的时候,武汉堤防全线吃紧,无数防汛人员跃入水中,手挽手肩并肩组成人墙抵御风浪。当时的汉口江滩没有防浪林,为了化解水势,所以防汛指挥部就集中群众智慧,在江滩上建起一列防浪木排,这对长江大堤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这个方法后来就逐步演变成以后的武汉江边的防浪林。

  1954年8月,洪峰慢慢退去,汛情得到缓和。最终,武汉的这次抗洪取得了胜利,为以后的抗洪救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成为我国城市防洪体系与水利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

  1968年,湖北省政府决定在汉口江滩建立一座防洪纪念碑。1969年,防洪纪念碑竣工,碑心石刻上了毛主席亲笔题词:“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

  1956年,画家黎雄才根据中国人民抗击武汉特大洪水的壮举,创作了国画长卷《武汉防汛图卷》。

  《武汉防汛图卷》是一件有着“防汛诗史”美誉的新中国山水画经典作品,以纪实叙事的表现方式,用全景式构图,在约30米长的长卷上再现了人民群众与自然的斗争场面。

  “这幅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画家在抗洪第一线坚持写生,所以画作的纪实风格特别浓厚。”

  在全画最紧张的一个场景中,江堤的某些部分出现了决堤的场面,紧急情况下,抢险队员纷纷跳入水中,手拉手筑成人墙,这一段是全画的一个高潮。

  在大坝的这一面,很多人在用土填塘,这是当时抗洪防汛中出现的一个创新,也是画作中人最多的一个场景。人民才是艺术的主体,所以画作重点表现人民,使得画作变得更加富有意义。

  画作中通过大树和山石完成不同场景的转换和连接,画家用它来调节观众观看的节奏,使观看有舒缓、有紧张、有高潮,很好地发挥了中国的传统长卷画的特征,还使得整幅画作具有超越现实的特点。

  《武汉防汛图卷》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画家提升了画面中的视平线,让观众得以从高处鸟瞰防汛的场景。全图以散点式构图方式全面展现了抗洪工地的全貌以及抗洪的整个过程,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完整性,形成了一个真实生动的故事。

  《武汉防汛图卷》这幅画作是1956年画家黎雄才根据他在1954年武汉大洪水的抗洪抢险斗争的亲身经历而创作的。他创造性地将注重写实的西洋画法融入到中国画中。

  历经一年多的打磨,黎雄才终于创作出长约30米的史诗般的《武汉防汛图卷》,被美术评论界誉为“防汛诗史”。

  如今六十多年过去了,武汉市的防洪建设走上了与城市交通、环境、生态、建设紧密结合的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制定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

  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大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水利正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在整个抗洪救险过程中,有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武汉防汛图卷》还有哪些艺术特点?

  让我们跟随中共党史专家江英、美术评论家殷双喜一起,了解《武汉防汛图卷》背后的故事!

  1984年,画家范扬为表现在淮海战场上人民群众倾尽所有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民团结一心的革命精神,创作了国画《支前》。

  3月16日出版的第六期《求是》杂志刊发慎海雄的署名文章。题为:无声诗里颂千秋——我们为什么要策划百集《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如何战胜1954年武汉特大洪水?《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带你走近国画《武汉防汛图卷》

  在整个抗洪救险过程中,有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武汉防汛图卷》还有哪些艺术特点?让我们跟随中共党史专家江英、美术评论家殷双喜一起,了解《武汉防汛图卷》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