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景观中,当数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所在的罗伯森楼和它面前的雕塑最能体现普林斯顿大学之气质:面对纷繁复杂的公共和国际事务时,需秉持一种包容与平衡的思想。
这座名为“自由之泉”的雕塑以山石被风侵水蚀后的天然形态为意象,喻示着威尔逊一生政治生涯中实现的理想抱负以及受过的挫折失败。
“这是我到访过的大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大学校园雕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研究员刘悦笛告诉《中国科学报》,“自由之泉”与周围的建筑、环境和校长威尔逊“为国家服务”的校园文化达到了精神层面的契合,“典雅而不失庄重”。
校园雕塑,是大学文化的花朵,它赋予大学文化生动而灿烂的形态,是反映大学精神的“物化的意识”和反映大学人理想追求的“诗化的情景”,是寄托大学人艺术审美和精神理想的载体,是大学文化场中无处不在、最具魅力、文化表征和影响力的因素之一。
现代公共艺术的雕塑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现代雕塑以其综合、整体、实践、多元等特征,正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是一种与公众互动、共享的审美方式,也是一种艺术家、设计师在公共空间里与公众进行交流、对话的艺术与设计样式。
“大学公共艺术的一个内涵即大学文化景观建设,如主题雕塑、文化景点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蔡劲松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校园雕塑作为校园空间区域的文化焦点,被赋予审美艺术内涵和大学文化的双重意义。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何捷指出:“设计的原则是从认为应当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出发的,从这点来讲,任何一座雕塑都应当有其独特的特征存在,校园雕塑也不例外。”
对于校园雕塑来说,这种独特的特征,正是因其不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而体现出的独特大学文化。
一池田田的荷叶,几支含苞待放、亭亭玉立的荷花,一座白色的水泥雕塑就坐落在荷池中央,两只可爱的小牛使着全身力气,伸开四肢,一前一后地用牛角顶着地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孺子牛雕塑是科大78级校友所献。科大人天不怕、地不怕的气魄和勇气,不畏艰难、勇于钻研的刻苦拼搏精神在两只小牛身上尽显。
诗人贾岛、陆游经常骑在驴背上构思,正是行途的颠簸使他们诗思泉涌。而诗圣杜甫一生骑驴做诗千篇,字里行间满怀着对国计民生的无限关切。复旦大学光华双塔楼西侧的驴背诗思雕塑,提醒着所有复旦学子,在追求人生目标与前途的同时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强自己内在的修为,淡然处事,有浪漫与哲思,有思考与见地。
在蔡劲松看来,大学校园雕塑艺术表现的价值,就在于以想象力为基础,以公共艺术的形态表现大学人情感,为大学自身创造一种想象性经验或活动,并协调统一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文化意蕴与艺术境界之中。“换句话说,大学人和艺术家在共同创设校园雕塑作品的过程中,所能抵达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层级和深度,是决定雕塑艺术境界与文化意蕴的关键。”
曾几何时,城市中出现了很多造型奇异的建筑,人们纷纷或戏谑或调侃地给这些建筑起了不太雅观的外号。有些校园雕塑也不能幸免。
刘悦笛坦承,国内大学校园中好的雕塑并不多见。造成同学们“曲解”校园雕塑意义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艺术家的超前创作超出了普通大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但另一个更大的可能性是,雕塑本身就是失败的”。
刘悦笛强调,在大学做雕塑一定要注重人文性、科学性、审美性和大学的气质文化相配。“校园雕塑要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要用形象表现理念,艺术的形象一定要和内容相匹配,而不是过于抽象,使大家难以理解其所要表达的含义。”
为了减少“雷人”雕塑出现在大学校园,蔡劲松建议将校园雕塑建设的本质看成是让更多大学人亲历并积极参与的一项文化实践活动。“大学公共艺术建设不仅仅是大学决策者的事,也不仅仅是公共艺术家的事,其建设流程包含构想、决策、采纳、实施、融合、评估等环节。”
现在很多校园雕塑的建设由校园美化或基建部门负责,缺少完备的审核委员会的评审过程。校园雕塑是一个“命题作文”,而不是艺术家的自由创作。所以刘悦笛认为,校园雕塑的招标应当成立审核委员会,由来自人文、科学、艺术等领域的专家组成。当中有从事艺术设计的专家,也有对校史比较了解的专家,由他们共同决定什么样的雕塑可以进入校园。“大家可以从各方面提出意见,进而引导艺术家进行创作。”
要弄明白校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雕塑,就要对这所学校的历史、人文底蕴、雕塑坐落的位置、和周围建筑、景观的关系等有一定的理解。
校园雕塑究竟能给大学生带来什么?刘悦笛和蔡劲松的看法殊途同归,无非是在教化学生们达致“美”的同时,传承大学的精神与文脉。
美育无疑应在大学人才培养中占有一席之地。体悟到大学之美需要校园雕塑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润物细无声。审美是不能直接给予的,但可以通过一种滋润和悄然的方式,“审美的事物和对象出现在身边,就是最好的审美教育”。刘悦笛说。
回归到生活中,而不是在生活之外、与每个人无关。感受校园雕塑不是去美术馆和艺术馆参观,而是在每个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当中。
在具体操作层面,刘悦笛建议学校主动做一些引导工作,“比如可以在雕塑前设置说明性文字,引导大家理解雕塑的内涵。仅仅入学的校园参观和校史教育是不够的,要把美育放在平时,让美育成为生活的美育”。
回到文章开头的“自由之泉”,那个曾经给刘悦笛带来震撼的雕塑。美国多数大学十分注重利用有限的资源,特别是校园空间的公共艺术作品(包括永久性公共雕塑艺术、各类艺术与科技作品展览等),去创造高水平的艺术鉴赏与学习经验。
“这是一个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的最基本要素校园公共艺术大环境,它们对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艺术审美教育、感知多彩而又复杂的艺术世界、融入大学的文化艺术传统之中是至关重要的。”蔡劲松提示,今天,大学中的校园环境已经远远不是建几座楼宇、栽一片树林、种一些草坪、挖几个池塘那么简单。
大学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历史印迹,很大程度上已内化为一种校园文化景观那些浸透着浓郁大学内涵和文化韵味的治学、育人环境,让一代又一代的师生从中体会到厚重而丰富的精神支撑。从这个视角看,大学文化与校园雕塑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学文化通过校园雕塑来反映,大学文化改变着校园雕塑,而校园雕塑也作为大学文化的一部分,传承和延续着大学的精神与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