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马塞尔·杜尚小便池变奏曲》[加]米歇尔·拉韦尔迪埃 著,吴乐冰 译,大风文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1917年,马塞尔·杜尚走进了一家名为J.L.莫特铁器厂的管道设备商店,购买了一个贝德福德式的白瓷小便池。他将小便池放平并翻倒过来,用黑笔在上面签上了假名R.马特,如此,作品就完成了,它的名字就是《泉》。

  本书深入解读了这件作品的背景、理念,以及它为什么如今会获得这么高的地位。问题不在于我们喜不喜欢、认不认同这件作品,而在于知道为什么,就这么简单。作者分两部分讨论了《泉》。在第一部分中,他回顾了这件作品在1917年的创作过程,它在艺术界引发的巨大争议和影响,还有对当代艺术市场的改变。在第二部分,作者探究了《泉》的创作背景和衍生事件。他提出了小便池的作者或许另有其人的假说,同时探索了杜尚从另一个展览上获得了创作灵感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作者还记录了后世受杜尚影响的艺术家如何利用《泉》来传达自己的艺术理念。

  呈上一个小便池,是认真的还是在开玩笑?实际上,答案并不重要,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无关紧要。

  无论人们对马塞尔·杜尚的《泉》有什么样的看法,支持抑或反对,都有可能是正确的。它可以被认为是滑稽的、不合时宜的、离谱的、庸俗的,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艺术价值,世界各大博物馆中大量授权复制品的存在证实了这一点。

  看着小便池的照片,我们可以自问艺术世界如何发展至此,以及为什么一百年后我们还在讨论它。问题不在于我们喜不喜欢、认不认同这个作品,而在于知道为什么,就那么简单。

  展出一个小便池,多么荒唐的主意啊!但当小便池被签了名,一切就改变了。这个事实表达了一种意图、一种重置。为什么?因为杜尚改变了这件物品的视角,将它放平并翻转过来了。他同时剥夺了小便池的首要用途,将一件我们用而不视的物品变成了我们视而不用的作品。

  我们来看看它吧。事实上,这个物品本身并不丑陋,也不让人反感。它的造型流畅、和谐,且经过深思熟虑。它是被精心设计过的,其中蕴含着审美品位。

  而在这为什么背后还藏着某个人。在R. 马特之前、在杜尚之前、在管道设备商店之前、在制造工人之前……有人设计了它,即使只是为了回应某种合理需求。最初一定有一个原型,然后是一个模具,最后是无尽的复制品的复制品。

  虽匿名,但这某个人毕竟存在。杜尚选择了众多复制品中的一个,将这个物品从其语境中孤立出来,又通过假名使它脱离了匿名状态。这个过程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因此构成了一种艺术行为。

  但凭什么是杜尚?任何人都可以去选择任何物品。又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又一桩公案……我们不要忘记,彼时的杜尚在纽约艺术圈已经颇有名气了。1913年的军械库展览会展出了来自300多位欧美先锋艺术家的1250多件艺术作品,其中涵盖了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主义风格。杜尚兼具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作品《下楼梯的裸女二号》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主流立体主义的特征是静态,然而杜尚通过迫使观者的视线跟随女子身体的移动而保持运动状态,将他的立体主义发展成了动态艺术。当时人人都在讨论杜尚,因此,当杜尚1915年来到纽约时,他已绝非无名之辈了。即便他算不上才华横溢,也是位颇有远见的艺术家。身为麦克斯·施蒂纳和保罗·拉法格思想的狂热崇拜者,杜尚并非作为艺术家抑或是无政府主义者,而是借他自己常用的新词,作为一个‘无艺术主义者’,将自己的生活建立在既定范畴与神圣编号的限制之外。

  诚然,任何人都可以去选择任何一件物品,但他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先有1913年的《自行车轮》(尽管它是一件拼装作品),然后是1914年的《瓶架》,紧接着是1915年被命名为《断臂之前》的雪铲,等等。最后,凭借1917年的《泉》,杜尚证实了他的大胆与冒进,而我们今日仍在颂扬其成果。

  通过这种激进的姿态与方法,马塞尔·杜尚将对各种现当代艺术思潮产生巨大影响,包括新达达主义、波普艺术、欧普艺术、动态艺术和极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