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了解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鱼游智徽团队走进黄山市歙县汪满田村、瞻淇村,访问了当地著名的非遗鱼灯传承人,了解他们在数字化时代如何促进非遗鱼灯的数字化转型探索。

  汪满田村与瞻淇村,以其独特的鱼灯文化闻名遐迩。汪满田鱼灯制作更为精奇巧妙,而瞻淇鱼灯舞动时更为灵动优美,它们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当地民众的美好愿景。

  在汪满田村,鱼游智徽团队见到了非遗传承人——汪春燕。她自幼便对鱼灯制作技艺情有独钟,在大大小小的鱼会中主动承担起“鱼头”的职责。她始终坚守初心,不断钻研创新鱼灯的制作工艺和传播途径,致力于汪满田鱼灯的发展。交流过程中,她展示了鱼灯制作的全过程,从选材、扎骨架到糊纸、绘图,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手工艺者的心血和智慧。同时,鱼灯的传承饱受手艺人的关注,对此汪春燕表示数字化转型为非遗鱼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建立线上展示平台,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可以让鱼灯文化以更广泛的方式传播。传承人将鱼灯的制作过程、历史渊源以及背后的故事精心制作成精彩的视频内容,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点赞。她说:“鱼灯不仅是一种物品,更是我们村的精神象征,传承这门手艺,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出生于1996年的汪宇昉是瞻淇鱼灯非遗传承人。在瞻淇村,他与他的搭档以其精湛的舞鱼灯技艺令人赞叹。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和韵律,将鱼灯的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表示,目前正考虑借助数字化技术,通过3D建模、虚拟现实等手段,能够运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展示更多的舞鱼技艺,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他也在考虑线上销售渠道的拓展,让鱼灯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参与制作非遗鱼灯的过程中,鱼游智徽团队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亲手触摸到了历史的脉络与文化的温度。起初,面对那些繁复精细的图案和复杂的编织技艺,大家感到既兴奋又忐忑。但随着一次次的学习、尝试与失败,那份对未知的好奇逐渐转化为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在灯面的绘制与装饰上,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意与想象力,将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合,使得每一盏鱼灯都独一无二,充满了生命力,团队成员不仅学到了非遗技艺的精髓,深刻理解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感受到了非遗鱼灯背后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鱼灯文化也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好在非遗传承人认识到这一危机,通过使用数字化方式为非遗鱼灯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将鱼灯的制作工艺、图案设计、灯光效果等全面记录下来,形成数字化的档案库,便于后人学习与研究。同时,数字化手段还可以让非遗鱼灯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公众面前,提高大众的认知度与兴趣度,从而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来。

  展望未来,黄山歙县的非遗鱼灯传承人充满信心。“我们青年大学生作为非遗保护、传播者也同样充满信心。我们将继续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让古老的鱼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鱼游智徽团队负责人表示。(伍竹君 尹同娜 汪博一 邓江川 文/图)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