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昆明为山水之城,城外有“三山一水”,内有“三山四海”,从山水得来的地名不少。如今昆明主城四区,五华区得名于五华山,盘龙区得名于盘龙江,官渡区得名于滇池渡口,西山区得名于西山——全是山水之名。昆明又是大红大绿之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遍布城中的花树,也走进昆明地名,成为昆明的“绿色名片”。
老昆明城中,以五华山为中心,前有华山南路,还有华阳巷和华国巷,西有华西巷和华山西路,其中一段旧称瞻华街,即“瞻望五华山”之街。再西有华山巷,又有登华街,取意“从此可登五华山”,远到翠湖南还有个磨盘山,地处五华山西支余脉,后成为巷名——皆与五华山有关。
圆通山前有圆通街和螺峰街,此之“螺峰”为圆通山旧名。环山又有圆通路、圆通东路、圆通北路和圆西路,附近还有丁字坡和北仑坡,都在圆通山以西的山坡上。圆通山前的大德山下也有条大德山巷,直接以山为名。
老昆明城西有虹山,亦为长虫山余脉,原名银锭山,又称七进士山,俗称虹山,今有虹山东路、虹山南路、虹山西路、虹山北路、虹山中路和长虹路等。
另有因巷内公馆石山得名的石山巷、因地处城南地势较高得名的高山铺等,都与山有关。
昆明地方以水为名首选滇池,如今滇池周边有海埂、海口、浪泥湾、晖湾——有“海”有“湾”,都从滇池而来。昆明城里也有“湾”,其中螺蛳湾、潘家湾、波转湾早年都和滇池湖湾有关,就连翠湖,早先也是一个滇池湖湾而已。为防止滇池水患,昆明城周边又多筑坝,以坝为名,又有西坝、南坝、枊坝、大坝、四道坝等。草海边一大片沼泽涸为田地,三面临水,如手抚滇池,于是称“抚海”,后改为“福海”。附近临河农房前后常常停有渔船,于是称船房,充满田园风味。
流入滇池的河流也是昆明街巷名称一大来源。最大的入滇河流是盘龙江,大东门外有临江里,小东门外盘龙江东有南河埂和北河埂,大南门外玉带河边也有南河埂,小南门外盘龙江则有大河埂,后来在此设岗巡视水情,又叫巡津堤,堤上有街,民国初年称巡津街。如今城北也有盘江东路、盘江西路,城中有临江路等。
至于其他入滇河流地名,有佴家湾和董家湾,早年为金汁河河湾;有篆塘路,以篆塘河得名;有沿河路,以覆盖玉带河一段盐店河筑街得名;有明通路,以覆盖明通河筑路得名;有江城巷,以地近护城河得名;有江底巷,因直通明通河得名;有至河巷,早先通盐店河,后改名致和巷;有大河埂,在西北沙河边;有金唐巷,因地在金汁河与唐家营之间得名;还有大绿水河和小绿水河,原有泉水成塘,形成两条河,再流出东城洞,后水塘被填埋,河道被覆盖,而以河为名,也算留了一个痕迹。
有“四海”之称的翠湖旧时有海子边,分为南海子边、北海子边;湖中有湖心亭;湖东面有海潮巷;南面有海源巷,还有蒲草田,原为沼泽;有一丘田,为湖旁坡地。今周边则有翠湖东路、翠湖西路、翠湖南路和翠湖北路等。
因水池得名的街巷名还有一些:昆明城北的莲花池边有莲花池正街;黄河巷因巷口有水池得名;翠湖南畔的水塘子因水塘得名;青龙巷传说原有两个水塘,俗称双水塘,塘中有青龙,清末填塘建房,以青龙命名。此外还有因海天阁得名的海天阁巷、因海潮庵得名的海潮巷,虽然间接,也和“海”有关。
有意思的是,昆明还有两个以浙江的富春江命名的街道,都在武成路旁,一条是大富春街,一条是小富春街——这又与明末清初迁居于此的江南移民有关。
古代建城选址的原则是“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管子》)。昆明城在山水之间,有江河环绕,城中又多地下水,凿井方便,不但“水用足”,而且“良水多”,不负风水宝地之名。
据明景泰年间《云南图经志书》记载,当时昆明已有“名井”出现:布政司署(今如安街老昆八中址)有清侯井,为大理权臣高智升开凿,因其号清侯得名;城隍庙(今五一电影院址)有阐侯井,“土人取之濯丝,以织土绵,其色鲜明”。此外还有“四井”:一称白石井,在布政司以西;一称石井,在当时的贡院(今文庙附近)以东;一称阿泥井,在城北江头村;一称青石井,在城西团山下——这些井都“渊深清冽,四时不竭”,成为当地居民、樵夫、牧人、商旅的日常饮水源。此后约170年,到明天启年间,据《滇志》所载,昆明“名井”又有增加,除前述数井外,还有石崖井和广佛井,皆在螺峰山下,适宜“煮茶”;有吴井,在城南菊花村,此井之水特别重,取水贮存,“久藏而不腐”;用来泡茶,香气清冽,即使是苦茶,用吴井水一泡,也会变得甘甜,“弥久如故”;石井有两口,一口在旗纛庙(在今福照街),水质堪比吴井,“以供上官”——专供附近的黔国公府和巡抚公署官员饮用。另外五华山下的五华书院前亦有石井,山上居民得水不易,有了这口井,饮水大为方便;南城外有胭脂巷井,用以酿酒,味道“甜而美”;东城外有茜红井,可以用来染红布,十分鲜艳;城南有海眼井,此井最为神奇,“在觉照寺(在今东寺街)大殿内佛座下,相传为滇池水眼”,每逢佛祖诞辰,四方居民都到此取水沐浴,可谓佛井。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所记阿泥井这时还在,供“环村而居者”取水。
据清康熙《云南府志》所记,西山罗汉崖下还有一口“牛井”,传说明嘉靖初年有道士隐居于此,苦于山中无水,道人就赶着牛驮着水桶下山取水,多年以后,那牛突然死去,牛倒下之地流出一股清泉,“水味甘洌,盛旱不涸”,堪称神井。此外,清道光《昆明县志》还记载,城南门外燕支巷也有一井,特别适宜酿酒,味“剧美”。
到了民国初期,昆明市区居民生活用水,仍以水井为主。街巷之间,多有公用水井,市民以绳系水桶,取水井中,俗称“打水”。机关、学校、官绅寓所、深宅大院,则有私家大井,大门上钉一“井”字,若遇火灾,须开门让人打水救火。居家生活,不可无水,不可无水井,水井在昆明人生活中至关重要。时有名井,如翠湖边之八角井、四方井等,而以吴井桥之吴井最为著名。在老昆明人心中,水井都是重要地标,自然容易成为地名。同时,以井为巷名,也便于人们关键时刻寻找水井,求得井水,以救急难。这种时候,“井巷名”无疑就是当时的“寻水指南”。
老昆明以“井”为名的巷道不少。有的干脆叫井巷(今武新巷),巷内有水井。有的巷内井大,叫大井巷(又称濂泉巷),有的井小,叫小井巷;有的井有四方石栏,叫四方井巷;有的井旁还有花红树,叫花红井巷(今花红巷);有的井有两眼,叫双眼井巷;有的不仅有两眼井,而且出水四时不涸,于是叫永井巷;有的竟有四眼井,水涌似泉,叫饮泉巷;一眼水井也能称“泉”,叫清泉巷;井水甘甜,叫饮甘巷;有井任人打水,叫打水巷:文雅一点儿,还有汲水巷等等。
如此井巷,还有因重名而不得不一再改名的,如小东门一巷内有小井,原来称打水巷,与圆通街东段打水巷重名,后改汲泉巷,但又与如安街中段的汲水巷相近,于是再改龙泉巷,相沿至今。
老昆明的井不但是日用取水之所,还是邻里之间交际、传递信息的平台。附近居家者特别是家庭主妇每天必来井中打水,更在井边淘米、洗菜、洗衣、洗被,邻里在此偶遇,无不谈笑风生,说三道四,成为那个年代难得的社交往来。古人称乡里为“乡井”,是有道理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和“龙”总有点儿关系。老昆明最牛的“井”字街巷都和“龙王”有关。如东风西路有龙井街和龙井巷,敢称一个“龙”字,就因为这街巷不但地近水井,还有一座龙王庙。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人们在五华山北麓打了一口井,一时井水迸涌,清澈甘甜,老昆明人兴奋不已,在井旁建起龙王庙,匾题“水晶宫”。后来此地形成巷道,就叫水晶宫。
昆明“花枝不断四时春”,又“四时无日不开花”。老昆明人爱花爱树,有民谣曰:“有城无花,民心窄狭。”“有城无树,民心躁怒。”“街巷绿荫,凉快爽心。”“城多树与竹,疾病不进屋。”认为花木有利于身心健康,就是家中,也“莫嫌天井小,多栽花木养小鸟”。
这种“花树文化”也会反映到老昆明的街巷名称中。前面提到老舍笔下的靛花巷,名虽美雅,却非因花得名。但昆明街巷中以花树为名者,确实不少。如栗树头、大树营、棕树营、柏枝营、花园巷、小花园、翠花巷、定花巷、葵花巷、菊花村等。
不少地方是先有花树,后建街巷,花树之名便成了街巷之名。如红花巷原来是一片长满红花的山坡;大柳树巷和小柳树巷早先是一片荒野,长着不少高大的柳树;果树巷早先是一片树林,其中有不少果树,清初才形成巷道;三棵树巷早先有三棵高大粗壮的桉树;大树巷早先有苍劲的古树;柿花巷原为一片空地,长有柿花树;芭蕉巷据说早先有一片茂盛的芭蕉林;文化巷原称荨麻巷,早先是北城墙脚荨麻丛生之地;苍园巷原称菜园子,早先是个菜园;翠湖南路有蒲草田,早先是城外的一片湖沼,长满芦苇和蒲草,明初划入城内,称蒲草田;金凤花园早先有私家花园,以金凤花著称,形成巷道后,园名就成了巷名;竹安巷、竹子巷,早年巷内有茂密的修竹等。长春路中段原称树皮坡,因元代长满涂杉树得名。华山西路中段最早称篦子坡,一说就因早年坡上树木繁茂,远望形如篦子得名。直到20世纪80年代,昆明市区东部一片农田、菜地上建成了居民小区,也以田园、稻香命名,于是有田园巷、稻香巷等。
一个地方成街成巷之后,种下好花好树,也会以花树为名。如劝学巷原称大树巷,以巷内有大树得名,后又因巷中衙门种有刺桐花得名鹦哥花首府巷;莲花巷原名桂花巷,巷内庭园有桂花,每逢八月,香飘满巷;花椒巷内官宅内有一丛花椒树,以树茂粒大著称;梅子巷内庭院以梅子树著名,巷因此得名;枣树巷中有一棵高大的软枣树;桑梓巷原叫大桑子巷,旧时巷中有三棵大桑树;双梅树巷则有两树梅花;槐树巷里当然有槐树;护国路上有白果巷,巷内有白果树;花红巷里则有花红树;大梅园巷,旧为梅园,清代布衣文人孙髯曾居于此,以爱梅著称,自号“梅园”,近旁又有小梅园巷,内有朱德故居,也是一段地名佳话。(朱净宇)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