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洪水为友,与涟漪共生”,选择一组变幻流动的折线,塑造场地的形体灵魂。从横向水平上根据水流的走势设计与水纹进退吻合的波纹折线,在立体空间上依据不同时间段的水位变化形成与水位标高相共生的退级平台,意在能让洪水变化与人为活动可以相互尊重,实现有序和可控的景观格局。从而在立体空间上构筑出一个兼具防洪功能与景观体验的复合空间,形成有良好视觉体验的生态防护工事和有独特亲水体验的景观滨岸场景。有效地避免了单调死板的防洪堤坝的产生。促使这种原本危险、

  前言““,一种本只属于中国六七十年代的人类历史现象,今天以变异的一种方式在中国各大城市滨岸竞相上演。几乎每一个有河流经过的城市,无一幸免地都拥有几道“引以为傲”的防洪大堤。试问,诸如此类被堂皇冠以“保障生命安全”的高科技河流渠化工程,是否真正科学地解决了民生?是否真正遵循了自然与生命的规律?再者,城市的记忆、美感、活力与生态循环又何在?大之,如此造成一个个形同枯槁的僵硬城市滨水形象,则“伟大复兴、美丽中国”之梦想又焉存?本着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在成都金堂的北河三角洲上,推崇用一种“反渠化”的新景观方式,去尝试解决城市滨水区域的相关问题。简介金堂,位于四川盆地腹心地带,历史上的成都东大门。如今,是大成都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河三角洲景观公园,地处北河南面的三角洲滨岸区域,周边城市功能为居住、商贸、旅游等,这一地区是金堂城区近期向北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三角洲景观公园,将作为城市滨水区域复兴项目,推动城市的更新发展。

  公园的整体设计针对三角洲滨岸地带的自然基底和人文场所的土地发展需求,采用艺术与生态并行的设计手法,力图创造自然景观的戏剧化展示、人文景观的戏剧化体验、生态度假的戏剧化参与等独特艺术场景,实现滨岸区域的活力再生与景观体验。在具体设计的处理上,提出在湿地技术的功能处理与设计技术方面实施综合化策略,保证河岸防洪需求与旅游体验的同时,要最大限度体现出生态湿地的创造与自然基底的回归。故摈弃“渠化”的堤坝方式,选择退台式的护坡处理,有效保证生态化、群组化、区域化的节奏尺度空间,利用自然景观的有效融入退台,保护堤岸湿地生态的可持续性;复兴码头文化的历史存在,构建时代背景下的戏剧化新型景观体验;同时在这片基底空间上合理的放置旅游体验及生态休闲行为,建立起人文活动与自然生态共生的场景体系,使原本荒凉的河滩滨岸升级成为极具城市活力的现代生态人文场所。

  我们试图建立这样一个新型景观公园系统,去解决成都市经济发展升级和土地自然生态循环之间的矛盾。城市要安全、要环境、要发展;土地要生态、要自然、要循环,不能只是单方面的“渠化围拢”或“绿化覆盖”下的简单状态,应该是综合城市发展与土地需求的因素而编织出来的科学场景。特别反对这种简单“渠化”或绿化“修饰”的行为,提倡采用有效的设计手法,“去引导,去建立,而不是去破坏”这片土地的再生。在三角洲公园景观设计里,“记忆的码头、共进的折线、呼吸的退台、繁荣的滨岸以及返璞的自然”成为了这片土地未来的景象,同时也是编织这片科学场景的景观手段。

  实践①记忆的码头“拉不完的赵家渡,填不满的成都府”,码头文化是金堂历史上浓重的一笔。昔日,穿梭的船只、繁忙的身影、灯影摇弋下的桨声、鸳鸯、沙滩在水草中嬉戏,是历史背景下这片土地的优美、鲜活场景写照。“挖掘保留和再现提升,城市与记忆共同成长”是对这块滨水区域的文化定位,也是对历史和地域特色的尊重。设计构建一个形态连续的现代码头场景,错落分布在水与岸的交界处,串联起城市与水的纵向联系,编织出游船、沙滩、码头、野鸭以及水草相互融合的戏剧化场景,创造出文化体验与景观游憩交融再现的美景画面,与此同时也对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与升级。

  ②共进的折线“与洪水为友,与涟漪共生”,选择一组变幻流动的折线,塑造场地的形体灵魂。从横向水平上根据水流的走势设计与水纹进退吻合的波纹折线,在立体空间上依据不同时间段的水位变化形成与水位标高相共生的退级平台,意在能让洪水变化与人为活动可以相互尊重,实现有序和可控的景观格局。从而在立体空间上构筑出一个兼具防洪功能与景观体验的复合空间,形成有良好视觉体验的生态防护工事和有独特亲水体验的景观滨岸场景。有效地避免了单调死板的防洪堤坝的产生。促使这种原本危险、单调的城市边缘地带成为可供亲近体验的自然景观公园。

  ③呼吸的退台折线和场地空间落差形成的滨岸退台,展现出一个有序列层次的空间体验界面,采用生态的手法对退台空间进行设计塑造,使生态滨水形象形成。退台的挡墙打破传统的混凝土建造方式,利用河滩卵石砌筑而成,以生态的方式减少对自然系统的破坏。同时对应标高在不同平台介入相应喜水性、耐干旱、固土防冲刷等特征的生态植物系统,促使生态链的循环贯通及可呼吸的退台滨岸的形成。在这种城市与水域资源交接的地带,起到真正的城市与水资源之间的生态纽带效果,编织完整的生态格局,而不是表象绿化贯通实际生态隔离的生态断层地带。

  ④繁荣的滨岸与时代同步,“笔墨当随时代”。设计中融入可生长的体验文化创新理念,在生态本底的基础上,以组团的方式置入少量的旅游体验服务设施(咖啡、茶室、酒吧、休闲餐饮,主题会所),增强场地的体验维度,更重要的是完善现代景观的游憩功能。立足生态与文化,结合旅游体验营造一个趣味、复合的公共景观空间,以极强的包容性让体验者乐驻于此,从而融入城市文化与品牌的展现,以生态繁荣滨岸的形式满足城市时代发展需要的诉求。

  ⑤返璞的自然三角洲城市滨水公园同比其他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和打造,严格意义上讲设计提供的是一个更极致化的生态体验场景,让自然价值和体验价值得到双重最大化发挥。从技术上来说是生长型的公园空间形态,最终落地成生态型的景观复合空间,一个返璞自然的城市空间。 生态、自然野趣的湿地景观群落(大面积群植的芦苇、芦竹、千屈菜、鸢尾、再力花、梭鱼草等天然植物形态),疏林花田景观景象(基底以观赏草、草花地被为主的花田,点缀种植兰花楹、桃、木芙蓉、垂柳、水杉等景观树种),与其交织的城市文化、景观行为、旅游服务呈现出以自然为底的在生态生长形象,形成返璞归真的自然景观空间。

  后记“反渠化”“神“的复活,人也将永续。地球是一个活的“女神”,她的生产、消化以及自我调节各种自然的盈余和亏缺等等,都是自然系统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生态服务。增强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妙方不在于用“高科技”来武装自己;城市的经济需求与扩张,也不应该以破坏土地的生命系统免疫力为前提。充分发挥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让土地生命系统活力再现,才是科学解决城市环境、经济与社会问题的最佳途径。城市试图用“渠化”的手段去获取更多的土地经济利益和生命安全保障,实则是在挑战人类的生存问题。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楼)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一层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