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荷兰人行桥获得2015年LAMP照明设计解决方案奖。灯光使该项目非常奇特,怎样形成的呢?不锈钢栏杆上的穿孔。白天的时候,这些小孔不明显,但当晚上来临时,后面装置的LED灯会将其照亮,形成树枝状,受当地杨树的启发设计。这些灯光不仅仅是装饰品,还抹去了灯柱的需求。在这里,灯光不仅增添了额外的功能,还具美观效果。
2007年,b720 Fermn Vzquez Arquitecto事务所被委托修复Torico广场。水是该空间的核心,巴塞罗那灯光设计公司Artec3设计了灯光方案,将变色的RGB灯具(镶嵌在广场沥青路面上)模拟水流设计。现存的系统也被保留下来,用来连接该广场和历史城市中心的其他部分。同时喷泉也是由窄射的LED投影机和150瓦的HID陶瓷灯照亮。虽然该项目初期困难重重,但也期待利用创新技术推动发展。
当因软硬景观选择而受限时,在设计中可考虑前景照明设计。Plant Earth事务所的这个获奖项目使用变色的LED灯描绘标志性的斐波那契螺旋线,再加上灰色花岗岩铺装路面让人享受一个全能型、动态和有氛围的空间。
如今,芬斯伯里大道广场已成为一个繁忙、大受欢迎的空间但是在2001年修复之前,该广场黑暗且不友好,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该重建项目的特色是嵌在地面上的灯光矩阵,将嵌有LED灯的毛玻璃条设成网格,迎合该广场长凳的设计。该空间共有10万多个LED灯照明,图案不断变化,展示了照明设计是如何提升一个空间规格的。
悉尼Aspire lighting 项目是一个发光的树林,由高密度聚乙烯、钢铁和LED灯构成。悉尼市政府委托艺术家Warren Langley焕发一个高速公路地下通道的生机,而这些树木达到了这一目的,并用于支撑上面的道路。这个公共艺术装置代指一项社区活动,保护当地要被摧毁的建筑。这个装置在阳光下很强烈,但却扩大了它们的影响,使人们走在地下通道更加安全和更具吸引力,确保远距离也能看到这个艺术作品。
大运河广场于2007年开放,是爱尔兰最大、最具创意的铺装公共空间,也是都柏林码头区再生的一个关键元素。
红色树脂玻璃地毯从广场一直延伸到码头,中间还穿插着由草坪和植被组成的绿地毯,让人们回想起爱尔兰乡村景观。红柱以任意角度矗立在地面上,增添了高度、影响和趣味性,同时大理石铺装路面为节日和表演提供了一个灵活的空间。
白天是五彩六色的,晚上也会活跃起来。红色树脂铺装灯是嵌入式的LED灯,而绿毯也是由LED灯照亮,引导人们穿过地面,而倾斜的红柱上面是发光的红色丙烯酸套管。柱中的运动传感器是互动元素。照明设计确保这个空间白天夜晚一样有活力,让它成为一个互动性的复兴空间。
埃因霍温的太阳能发电自行车道是受梵高“繁星点点”作品设计,建造于2015年,为纪念其逝世125周年。虽然这条道路在白天看起来很普通,但到晚上会因太阳能发电的LED灯和5万个照明灯以及磷光喷漆的石头而发光。这个耗资70万欧元的道路会让这条自行车道更加安全和有趣,也会有更加广泛的影响,吸引游客,证明该城市的创新力。尽管这条道路只是存在一段时间,但这条道路意义非凡。
Strijps-S是由欧洲最后一个飞利浦工厂改造而来,灯光设计极具突出。景观设计事务所Carve、景观设计师Piet Oudolf、灯光设计师Har Hollands以及公共空间专家Deltavormgroep合作完成该项目,将这个老旧的工厂改造成一个现代住宅开发区。灯光强调建筑方面,尤其是Pipe街的管道,因下面五彩的LED灯条发光。照明序列的变化强调不同的元素,阐释清该方案。
Hyllie广场完工于2010年,是个山毛榉树林,从花岗岩和混凝土硬景观中的12个平行花坛中长成。照明方案为这个象征性强的景观增添了一抹奇幻色彩:树木上16米就是繁星点点的天空,2800个发光二极管悬挂到1800米长的钢丝上,营造出照明情景,无论任何季节和条件。
Perikleous街公共干预只在2014年1月的某天完成,在Atenistas事务所、当地企业主、居民和公共照明部门规划3个星期后,获得40位志愿者的帮助完成。虽然该城市的照明工程师在小巷安装了新灯,志愿者还喷绘了一个有趣的城市夜景壁画,描述灯柱和明亮的建筑。照明也可是廉价的,可利用有效方式使一个空间更加安全。
在每个案例中,照明都是重要角色,加入了特性,如可见性、安全、魔幻和阐述或所有。这些结果可能会因为区域和预算的限制达不到该有的效果。
人们会惊讶这些设计适合每个区域:在大运河项目中,突出的光棒因地平面上温和的照明而获得平衡,只有Strijp-S方案中有某些特定元素。
这种适宜感延伸到环境管理中:虽然照明技术的进步能帮助管理能源过度使用的问题,但照明污染需要我们能够平衡安全和可见度的需求,减少过度照明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当我们能智能地将照明作为景观设计的关键元素时,回报也是巨大的。
版权声明: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或者添加微信号:LACweb。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景观中国”。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楼)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一层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