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黄海,一个面积仅有0.03平方公里的岛礁,注定成为中国空防史上的一粒“红岩”。
岛圆圆的、小小的,当地人称之为圆岛。这里远离大陆,礁石林立,缺水少土。1955年3月,一群满怀赤忱的雷达兵登上海岛,为祖国东大门站岗放哨。他们战狂风斗恶浪,节约滴水保战备,带土上岛造菜田,创造了闻名全军的“一把土、一滴水”精神。先后于1964年和1965年被空军党委、国防部授予“钢钉雷达站”和“红色前哨雷达站”荣誉称号,有15人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亲切接见。
岛虽小,是前哨。半个多世纪以来,该站官兵始终红心向党忠贞不渝、献身使命矢志不移,一路高歌锐意前行!像一颗钢钉牢牢铆在黄海最深处。
水,这个再普通不过的自然物质,在圆岛却弥足珍贵。它早已化作精神之水,一滴一滴地融入官兵血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汇聚成一片精神汪洋。
圆岛第一任操纵排长朱锡庾的日记记录了这样的事实:我们的运输船一个多月才能来一次。缺水、断菜、少煤,更是常事……1955年6月,海上大风,送水船将近两个月没有到,指导员带着我们到处找水,最后在一口枯井里找到了泡着垃圾和小虫的脏水。无论多苦,我们都忍耐着,绝不动用油机战备用水……
1961年8月,圆岛连续大风,缺水严重,许多战友嘴唇都裂开口子。油机员左林富连续高烧不退,卫生员把半杯水和退烧药送到他身边,左林富却又悄悄把水倒回“战备”桶里,干吞药片。“舍不得!人没水还可以继续坚持,但油机不能没水。”泛黄的日记,字迹虽已模糊,但老兵的形象却清晰高大。
“一滴水”不仅仅是简单的节约用水,他代表着一种为党为国为人民牺牲奉献、吃大苦耐大劳的革命精神。一代代官兵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克服恶劣条件,时刻为祖国坚守东大门。
老兵们如此形容:“四面汪洋、一望无边、脚踏礁石、头顶青天、出门是海、走路爬山、悬崖陡壁、处处是险、虽然艰苦、以苦为甜”——环境之恶劣、感情之豪迈、精神之乐观无需言语。
捉摸不透的海上风暴一年四季袭扰着海岛。1959年的一个深夜,海上突然刮起了11级大风,雷达装备激烈摇晃,几根固定防风拉绳的地桩被连根拔起,情况危急。站长庄京祯一声招呼,大家争先恐后踊跃参战,不到一分钟,30人的队伍迅速成立。
由营房通往阵地的小路只有一米多宽,两边斜坡连着海面。大家冒着摔落悬崖的危险,用腰带相互拉扯着爬向阵地。突然,跟在最后面身材矮小的油机员崔大海被风掀起,为了部队的安全,他放开背包绳。万幸的是,他抱住了路旁的石柱。“同志们,人在天线在!”站长喊道。每个人找准支撑点,匍匐在地,死死拽住装备,任凭海水夹杂着碎石闷头盖脸地扑来。
“所有同志的脸上、身上都被海浪卷起的石头击伤,衣服被冻成冰。凌晨的阳光驱赶了台风……我们战胜了‘敌人’!”庄站长的日记豪气冲天,让人热血沸腾。
圆岛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战天斗地的历史。日子虽苦,但在老兵们心里,能为党和人民牺牲奉献,却是那样的甜。即便自身再困难,也从来不给组织添麻烦。1962年,上级300元的困难补助下发后,没有一个人提出申请,不得已,支部将钱悄悄寄给了四名最困难的官兵家庭。
空军优秀员李志光,1969年上岛后,整整6年一次都没有下过岛。他说:“‘一滴水’已融入到了我的生命,它让我得到了别人无法得到的精神品质。”回到地方工作后,李老依旧不挑不捡、干脆利落。“咱永远都记着,自己是圆岛的兵!”
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边陲儿女的宋恩祥,1981年上岛,团里4次调他到别的单位,他又主动申请回来,在岛上工作了整整12年。“别人不会理解。当你克服一切困难,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时,那种精神上的享受,足够你一辈子去回味!”
从圆岛出去的老兵,大部分都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有的成为军队和政府的高级干部,有的成为企业家。先后任团中央书记、中央委员、福建省委书记的宋德福,1970年上岛任副指导员。他在回忆录中说道:“‘一滴水’精神所给予我的力量,是其它任何东西所无法替代的。它培养了我爱国主义、乐观主义以及艰苦奋斗的高贵品质,是我成长为高级干部的思想甘泉!”
——在这种精神激励下,一代代雷达兵锻造了坚韧的性格,使得山不再高、路不再长、海不再深,任何艰难困苦都被他们踩在脚下,化为泥土,凝聚成登高望远的石阶。
触摸一段光辉历史就是感受一种精神图腾,追忆一段峥嵘岁月就是体验一种无尚崇高。
在陆地上,泥土俯拾即得,可在岛上却是无价之宝。1961年,无线电员徐承米参加集训回岛时,用挎包装了满满一包土,在海岛上建起了第一块“菜田”。后来,在党支部的号召下,岛上迅速掀起了从陆地带土、劈石造田,接雨水、化雪水,向岩石要青菜的生产高潮,利用5年的时间建立了“延安田”“北京田”等大大小小108块“巴掌田”。
老兵崔庆元在一次休假归队,尽管带了许多家乡小吃,唯独忘了带土,结果被大家在大会小会上批了大半年。许多官兵甚至让家里邮土。在官兵集体努力下,谁也未曾想到,这个光秃秃的石头岛后来会成为每年生产3000斤各式各样蔬菜的“海上南泥湾”。先辈们用坚韧刻苦、拼搏创新的战斗作风铸就的“一把土”精神,成为全军学习的榜样。
1955年3月,当第一任站长马士庆和指导员高殿清带领队伍上岛时,困难如山,岛上竟然连一块像样的阵地都没有。雷达只好架设在屋顶上,但波瓣零碎,探测性能受到严重影响。党支部决定在悬崖峭壁中间开凿场地,用背包绳把人吊下去一锤一锤地往下削。于是,愚公移山的“传说”就在这风浪交加、气候潮湿的岛礁热烈上演。不到半年时间,悬崖峭壁上便有了阵地、机房、球场。前来检查的军区首长惊讶地说:“你们把山都给移了,真是“反天”啦!”
至今,在圆岛的悬崖上,炮眼和削石的痕迹依然存在,似乎依稀能听到那个年代官兵在天地间的呐喊。这种呐喊,穿越时空、震撼人心,让那个年代的血与汗水随着历史的河流奔腾向前,汇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
其实,圆岛的历史,就是真实的“愚公移山”,官兵们就像一颗颗松树,无论风大浪高,战胜一切困难,挺拔傲立天海间。
姜富生是60年代的圆岛老兵,他喜欢研究雷达装备。那个时候岛上没有条件,但是并不阻碍他对科学的追求。一有时间,他就拿着各类专业书籍研究。晚上岛上没有灯,他就到山洞里点着火研究。当时雷达经常受到天气干扰,严重影响战备值班。许多人认为,这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他却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就不信这个邪!”
他细心地发现,潮汐和雷达波瓣有相当大的关系。于是每当潮汐来时,他都坚持站在海边观察,无论是白天黑夜、狂风骤雨,始终如一。冬天海浪大,他就用绳子拴住自己,在海边记录海潮高度和速度。刺骨冰冷的海风和海水把他的全身冻得皲裂、生疼,导致多次感冒高烧。即便如此,他整整坚持了一年时间,终于总结出了潮汐变化和雷达波瓣的规律,成为我国雷达装备史上的重大发现,被军事科学院采用后推广全军。后来,姜老成长为军事科学院雷达研究员。在今年群众路线活动中,姜老所在干休所开展“清房”活动,他第一个把房子交出去。“不愧为圆岛老兵!”清房小组同志感慨地说。
黄海,千倾波涛,万丈狂澜,战士们搏风斗浪在最前沿,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付出生命也心甘,要问我是为了啥?党交给的使命高于天!
这首由圆岛老兵创作的诗歌荡气回肠、撼人心肺。他告诉我们,理想信念是暗夜里的灯、是催人奋进的鼓、是凝心聚力的魂。
第一任指导员高殿清清醒地认识到,圆岛坚守着祖国的东大门,官兵们必须红心向党、信念如磐,否则,空防便成了空谈。
第一任站长马士庆是抗战时期入伍的老兵,带队伍上岛之前,首长语重心长地叮嘱他:“今后你们会遇到许多困难,无论多苦多难,你们要记住,这是党交给的任务,拼了命也得完成!”
因此,支部提出“一本毛著,一杆枪”的学习要求。无论工作多忙,都得挤出时间来搞好理论学习。凡是去过圆岛的人都体会深刻,圆岛的粮食少,填不饱肚子,但精神食粮却异常丰富,官兵们始终热情高涨。思想成为官兵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1960年,新战士陈光荣上岛后感觉条件艰苦,向支部申请下岛。站长庄京祯把他带到小岛东北角的一块大礁石旁,指着一块刻着“宫本”“岛田”等名字的礁石说:“这是日本侵略者留下的罪证。当年被抓来当劳工的同胞不知有多少死在鬼子的皮鞭和屠刀下,摔死在礁石间。我们站里许多战友的亲人都被日本人杀害。如今,党把头上的天空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站稳脚跟,绝不让小日本卷土重来!”
庄站长的话字字刻在陈光荣的心上。他突然又想起班长李玉国的爷爷奶奶都被日本人残杀,心里憋着一股火。“我们的责任重大,决不能让亲人再受到伤害!”从此,他放弃了下岛的念头,心里时时刻刻想着,“这是党交给的任务”。这样,他一待就是8年,期间多次荣立战功。
1961年11月6日,一则消息轰动世界,一架美制蒋邦P-2V飞机入侵我领空被击落。这准确及时的情报,正是来自这个小小的礁石岛上。翻开当年的日记,人的心脏会随之激烈跳动。
“天气又冷又潮,手脚发麻的症状又犯了,但一看敌机来了,我浑身就来了劲。敌人很狡猾,在空中划着奇怪的圈,但还是骗不过我们的“千里眼”,因为,我们有党的指引,有人民做靠山……”
“敌机被击落,高兴但不能骄傲。毛主席说过,“狗改不了吃屎”,他们必将会用新的阴谋,对我们进行破坏,我们必须坚守战斗岗位、严阵以待!”
1962年,雷达站两次发现美U-2飞机,为后期兄弟部队击落该机积累了精确数据。这才有了陈毅元帅“用竹竿捅下来”的风趣幽默、扬眉吐气的答记者问。
1964年9月29日,雷达站被空军党委授予“钢钉雷达站”荣誉称号,“钢钉”,既寓意战备如钢钉,更寓意信念如钢钉。1965年3月17日,国防部授予“红色前哨雷达站”荣誉称号,成就了雷达部队的荣誉丰碑,寓意红色始终不变质,前哨才能打得赢。
——经过半个多世纪烽火的淬炼,“红色前哨雷达站”切实成为了一枚忠诚于党的红色钢钉、永不生锈的战备钢钉和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眼中钉!
走进“红色前哨雷达站”荣誉室,就如同穿越了时空隧道,一排排发黄的老照片、一件件实物模型,就如同爬满皱纹的老兵,慈祥地看着我们,用无声的语言向我们讲述着先辈们对党忠诚、为国奉献、坚韧拼搏、奋勇向前的历史。
1976年6月11日,雷达站移防另一座海岛。东风拂面、细雨缠绵,战友们怀着依依不舍之情告别了战斗和建设了二十多年的可爱圆岛。登船的那一刻,支部特意从“井冈山田”“北京田”“韶山田”等几十块田中各带一把土,作为光荣的火种,寓意无论走到哪里,“一把土、一滴水”精神都要在哪里生根发芽。
海岛“一年四季风,从春刮到冬,半年无天日,云雾绕山中”,是对海岛恶劣天气的真实写照。
这里是我国东部最前沿。“茫茫黄海,暗流涌动,风平浪难静,晴天也咆哮”。“前哨”上空也时刻阴云密布,每天都有敌机出没在边境线年,时任国防部长上将视察该站时欣然题词:“当好千里眼,坚守东大门”。副主席许其亮殷切嘱托:“你们要做永不生锈的战备钢钉和敌人的眼中钉!”
为继承“红色前哨”精神,新时代的守岛官兵提出了更高的践行标准:时局再变,红色基因永不变;强敌再硬,锻造钢钉敢碰硬;环境再苦,勇于担当肯吃苦;荣誉再大,居安思危不自大。
空军特殊奖励津贴获得者刘守国,入伍就上了海岛。他先后5次婉拒机关好意,6次拒绝地方高薪聘请,一直安心守岛,一干就是20年。他的妻子随军上岛8年,虽然山上到山下不足5公里,但他很少回家。2009年5月20日,妻子患病住院。由于连队参加某大型演习任务,刘守国只在电话里和岳母嘱咐一番还是没有回去。23日中午,老刘还在阵地满身油污地维修兵器,忽然接到站领导电话,让他赶紧去卫生所。等他赶到病房时,眼前的情景让他惊呆:妻子昏迷不醒,正在抢救。岳母坐在走廊的长椅上掩面痛哭。儿子哭着喊着,“我要妈妈,我要妈妈!”老刘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昏倒在手术室门前……
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在雷达站官兵心里,上岛就有了天大的责任,在“大家”与“小家”面前,他们始终是那样大义凛然,用青春和热血甚至生命书写大爱忠诚。
如今上岛,还未下船,就能远远看到“我守海岛,请党放心”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这是官兵发自内心的铮铮誓言。
近年来,他们时刻警惕、不忘战备,空情合格率连续保持在99%以上。2012年4月,在某重大情况突发后,站党支部紧急部署,严密组织战备值班。发射当天,该站同步搜索到信号并及时上报,是空军部队唯一一个掌握该空情的雷达站,受到上级表扬。
如今,“红色前哨”已经成为该旅部队的旗帜。在它的感染下,先后涌现出了于1989年被空军党委授予“学习硬骨头六连式连队”的石佛山雷达站;常年奋战在辽宁第一峰的老秃顶子雷达站;以扁担挑战备物资而著称的长山雷达站等先进典型。
“一滴水很少,我能成活生长,一把土虽薄,我能高深叶茂……”铿锵的歌声催人奋进。“红色前哨”这面大旗,必将永远高高飘扬在黄海上空!任凭风再大、浪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