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郎溪磨盘山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吸引了来自全国的目光。
它究竟拥有怎样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又将为世人勾勒出一幅怎样的历史文明长卷?
上个世纪70年代,因开掘新郎川河,磨盘山遗址得以重现于世人面前。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确定该遗址为一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的遗址。
2015年,南京大学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开启对遗址的系统性发掘。
经勘探,郎溪磨盘山遗址区域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块,其中西侧区域面积约52000平方米,遗存年代以马家浜文化时期至春秋时期为主,也有少量宋代墓葬;东侧区域面积约8000平方米,遗存年代以商周时期为主。
据了解,2015年、2016年、2023年的三次发掘工作均选择在了西侧的遗址核心区进行,发掘面积共1640平方米,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时期的连续文化堆积,证实该遗址是一处延续近4000年的区域中心性聚落。
南京大学副教授、磨盘山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赵东升以平等、富足、富有生活情趣来描述当时人们的生活面貌。
从出土的文物来看,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非常丰富,出土了网坠、陶觽以及猪、鱼、牛、龟、豚、桃等仿生形器物,水稻、菱角、芡实、莲子等植物遗存和鹿、野猪等兽骨、螺壳等动物遗存,可推测出当时磨盘山先民的生计方式非常多元,、耕种、狩猎、采集可谓样样在行。
据了解,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上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因此,我国考古界一般将从距今5800年至距今3500年划分为古国时代和王朝时代两个时代。
磨盘山遗址延续时段包含了约史前时代的2200年和夏王朝建立后的1500年,基本见证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社会复杂化和中原化的全过程。
赵东升认为,在古国时代,受交通条件、组织能力等限制,各地域间不具备大一统的条件,因此在整个古国文明时段范围内,不可能所有的地域在社会分工、阶级分化方面都表现得统一、一致。
“磨盘山遗址的发掘也表明,长江下游古国时代既存在像凌家滩遗址和良渚古城那样呈现明显阶级分化的中心聚落。也存在另一种阶级分化并不明显的次中心聚落,所以磨盘山遗址的发掘也更增进和完善了我们对整个长江下游古国文明时代面貌的认知。”赵东升说。
而另一方面,从磨盘山遗址夏时期与商时期的文化遗存来看,可明显发现来自东方和中原地区的因素,这表明了当中原广域王权国家建立以后,华夏和东夷势力在皖南地区的渗透和角逐,遗址所在区域受到了来自中原和东方文化区的影响。
赵东升表示,磨盘山遗址的发掘对于探究该地区以及整个长江下游史前社会复杂化、文明化进程,青铜时代的中原化进程,以及先秦社会的文化交流,认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在皖南地区的演进方式具有重要价值。
截至目前,磨盘山遗址共发掘清理墓葬343座,出土可修复遗物4000余件。
“今年我们正式启动了郎溪磨盘山遗址第4次考古发掘工作,今年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发掘面积为600平方米。除发掘工作外,我们还会进行一些文物整理的工作,同时尽快把已有的成果公之于众。”赵东升说。
郎溪县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俊峰表示,郎溪县已经开展磨盘山遗址公园保护性规划的编制工作,将按先省级后国家级的标准进行规划编制,同时对磨盘山遗址沿线及周边环境进行提升,计划将磨盘山遗址打造为展示郎溪地方文化的靓丽名片和研学旅游基地。(记者 汪应智 郑强强 喻学超)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