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文化新地标,小麦岛自然不会缺席。脚下,步行道的零起点,将游人指向了石老人的方向。沿着这条步行道,走过雕塑园,来到雕塑馆,进入城市展览馆,感受一座艺术城市背后承载的包容、接纳和先民们积累了数千年的智慧。
本期,半岛全媒体记者分多日先后探访了两馆一园一岛,并专访各馆内负责人和岛上歌手,听他们讲述青岛与艺术的渊源,并从游人身上看到人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穿越,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在城市展览馆,则跨越千年,从旧石器时代到数字化时代,是青岛这片土地上,人类进化的充分体现。
探访城市展览馆,正值下雨,与窗外的海浪声相比,展览馆内的历史回响更能震撼人心。
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0年,青岛地区先后形成了莱、莒、介、夷等方国,人类聚居生存,而后创造了齐国文化。一次次的考古发现,如无形的丝线,编织成青岛远古文明发展的脉络,将山东半岛地区的海岱文明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秦皇汉武东巡琅琊,徐福东渡求仙药,打开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大门,也画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板桥镇将贸易发展推向了高潮,卫所抵御倭寇的侵袭,在时代的沧桑中,青岛步入了近代。
巨野教案,成为德国侵略青岛的借口,栈桥上,德国军舰停靠上岸,一纸条约,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历史进程。1898年,在强占胶州湾10个月后,德国人结合港口和铁路的位置,编制完成了第一份青岛城市规划方案,确定了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和重要公共建筑的选址。而后,《青岛城市规划》将城市性质定位为德国在远东的“海军基地和商贸港口城市”,滨海一带布置政治中心和生活功能区,并分欧人区和华人区,沿胶州湾东岸布置港口、铁路和工厂等。
大规模的建设中,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城市分区也愈加明晰。1906年,多国医务考察人员考察后,认为“青岛是中国沿海乃至亚洲最优秀的游泳和疗养地”。1912年前后,各类设施完善,青岛已初步成为海滨避暑度假、休闲疗养的胜地。
日德战争的硝烟过后,日本侵占青岛。“五四运动”的吼声响彻全世界,这座历经沧桑的海滨城市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案初稿》出炉,是中国主导的青岛第一份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和具体布局,并首次对青岛未来发展规模进行预测。抗日战争的枪声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汇泉广场见证了1945年10月日军投降的激动时刻,青岛的主权彻底回归。
青岛解放后,城市规划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建筑、道路、设施合理规划,青岛也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展馆的规划客厅通过‘城市历程’‘名城保护’‘擘画蓝图’三个展区介绍了青岛城市规划的百年历程。通过参观我们可以了解青岛的古代文明,徜徉百年规划的辉煌历程,了解青岛历次城市规划和城市性质定位的传承与演变”,青岛市公共空间艺术促进中心宣教部主管谭蕾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
顺着城市展览馆的时间线,走过了千载春秋,考古遗址,战争遗迹,文化街区,工业遗产,革命文物,名人故居,里院炊烟,每一帧画面,都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印记。
从规划发展历程,到全新体验式展馆,只需要一个转角。谭蕾说,青岛城市展览馆原名青岛规划展览馆,是利用烂尾楼改建而成的,2012年12月29日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截至2021年底累计接待市民游客160余万人次。改造发生在2022年1月,半年多后的9月24日,青岛城市展览馆亮相,“以圆梦为主题、以国土空间规划为蓝本、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公众参与为导向,致力于打造独具青岛特色的城市会客厅”。
在花海体验区,来自廊坊的游客进入美轮美奂的空间,花儿在脚下绽放,让两人连连赞叹。这是展馆的一个创意空间,另外还有海螺影院,巨大的海螺坐落场馆,水草漂浮,仿佛置身于海洋之中。墙面上,还有互动区域,“吃、游、乐、玩、说”在青岛系列,谭蕾展示了说在青岛,点击进入,就是青岛话终极考题:“背瞎的反义词是:A运气好;B视力好;C学习好;D有出息”……VR体验、沉浸式空间,多处互动展项结合青岛地域特色,将百姓喜闻乐见的吃喝玩乐、民风民俗和文化符号相融合,观众可在互动体验中一睹青岛城市生活的靓丽风采。
展馆中,还有多个影片观赏区,站在玻璃台,身临其境,观看通过“青岛刻度”“青岛高度”“青岛广度”“青岛速度”,每一组数据,都是经济腾飞的密码,一场场创意之旅,可以从不同视角、多个维度、立体综合地领略千年文明之光,感受青岛多元魅力。当然,要当心脚下,小心眩晕。
最令游客震撼的,当属展馆中央的“城市舞台”,巨型城市沙盘将青岛整个市域范围全部展示了出来。每天定时播放专题影片,与灯光配合,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空间格局、城市更新等方面,描绘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崭新画卷。
“城市展览馆,成为了讲好青岛故事、传播青岛声音、展现青岛魅力和形象的新客厅,招商引资和共享社会资源的新平台,文化与艺术相融合的网红打卡新地标。”谭蕾说。
雕塑园里,四象之一“朱雀”神情严肃,聆听“海牛”的叫声,那是闻一多笔下青岛航船启航的声音;表情专注的拉琴少女,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琴声随着海风飘荡,典雅,悠扬;走过金属“孔”,就是走上了一条平静、祥和的通路,一头连着理性,一头连着生命;一对母子在海中与海豚共舞,冰冷的不锈钢里透出的却是充满爱的温情;瞧,少女的裙裾在海风中凌乱,勾勒出人体形态的美感,那是人与自然共同散发出的生命力;《阿福一家之旅行》《四海》等,用不同的姿态,展现家庭的和谐,彰显驰骋的魅力。
沿着雕塑园一路行走,擦身而过的,是晨跑爱好者,是三两游人,是环卫工人。他们也会不由得为身边的风景停下脚步,置身艺术的世界,就连路灯都是各种零件的“共生”,点亮来时的路。
游览路线有两条,一条是平坦的海岸步行道,雕塑以镂空为主,可以眺望大海,也可以透过雕塑,在“景”中看海;另一条是贯穿松林花海中的游览路线,高低起伏,曲径通幽,雕塑与水池、林荫道相得益彰,在中西融合的风情中,展示和谐之美。
青岛市公共空间艺术促进中心公共艺术科科长冯燕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雕塑园区全长约1.5公里,占地面积8公顷,是一座开放性艺术园区,“园区里设置了大量的石质城市家具,贯穿在蜿蜒的道路中间,配合大片绿植、水景、景观墙、雕塑等与不同材质的道路铺装、旱池和林荫小道相映成趣,园区里现在有51件雕塑,每年接待量约百万人次,并在2023年入选有颜值、有气质、有内涵、有特点的青岛百大网红打卡地”。
雕塑园是公共空间艺术的一部分,其实,就在雕塑沿海开启的地方,有一座包容各家艺术的建筑——青岛雕塑馆。
在老子像的引领下,步入青岛雕塑馆,山东当代陶瓷艺术大展正在展出,展厅内,犹如一场宏大的艺术盛宴,“鎏金岁月”伴随“冰与火之歌”,“梦·马”“萌芽”而生,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不同创作理念的优秀陶瓷作品160件/组,或生动活泼,或低调内敛地呈现陶瓷的不同姿态。
青岛市雕塑馆建于2000年,是中国第一座专业性、学术性展馆,也是“可以看、可以听、可以交流”的动态公共艺术空间,冯燕说,雕塑馆自开馆以来举办了百余次展览,其中举办过中日韩雕塑展、欧洲当代艺术展、向大师致敬·近现代西方艺术大师雕塑版画展、中国青岛“一带一路”沿线位艺术家参与,共展出十几个国家近万件艺术作品,每年参观人数约8万人。
作为青岛沿海的文化地标之一,青岛雕塑馆主要以室内架上雕塑为主,展示和收藏近现代中外雕塑精品,与室外大型雕塑作品相呼应。“雕塑馆是一个展示艺术的窗口,打开大门,广泛接纳不同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打造和艺术牵手的大众平台,真正实现艺术欣赏的公益性的普及性,尤其是作为艺术城市,为本土艺术家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推广、普及美育知识,每次高水平艺术展览会配套相关的艺术类沙龙和公益活动”。谈到未来的规划,冯燕说:“今年我们还将举办公共艺术巡回展,实现艺术对城市品质生活的完美植入,并持续发挥平台优势,开展更多形式新颖、内容趣味的艺术体验活动,将‘两馆一园’真正打造成为大众教育的‘会客厅’,审美教育的‘实验室’,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文化艺术的阳光雨露”。
今年的具体计划已经出炉,冯燕告诉记者,雕塑馆每年会举办4次大型艺术展览及3次公益展览,“2023年将举办与主流雕塑形态相关的雕塑大展、国际艺术邀请/交流展、公共艺术邀请展及青蓝之梦·国内重点美术艺术院校作品展等”。
再探小麦岛,停车场工程正在进行中。从侧面人行道进入,时值清晨,游客不多,小麦岛显得异常安静。
绕岛一周后,时间已过9点,游人陆陆续续抵达,情侣组合、家庭组合和钓鱼爱好者,纷纷“占据”各自的风景,开启一天的休闲模式。
回溯小麦岛,隶属于大麦岛村。“麦”字的由来有一段有趣的经历。不少人一直好奇“麦”字的由来,其实可能与“音译”相关,据老居民称,应该是岛屿原名“墨岛”。大麦岛村在明清时期均被称为“墨岛”,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的村庄示意图中,就标注为“墨岛”。到了清末中期,村庄周边相继有了徐家麦岛和王家麦岛等村庄后,“墨岛”村民觉“墨”字不雅,从此就改为大麦岛村。“墨岛”的得名,就源于该村村南海边一个小岛,也就是现在的小麦岛,因岛上土质黝黑而称“墨岛”。从垂直距离看,墨岛在大麦岛之前,为了跟大麦岛对仗,村民们在墨岛前加了个“小”字,叫做“小墨岛”。因为“墨”的读音在百姓口中接近于“mei”的读音,久而久之,形成了麦岛。
随着城市的改造,麦岛周边的高楼逐渐林立。小麦岛见证了周边的巨变,也曾因被忽视而落寞过。当“绿岛”的理念进入规划之后,小麦岛逐渐改变了容颜,越来越美,颜值和气质也大大提高。2021年10月,小麦岛成功入选100个“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地”名单。
大海,草地,音乐,夕阳。三五好友,一顶帐篷,简单的美食,欢乐的游戏,在小麦岛上,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尤其是草地露天音乐会,来自各行各业的年轻人,自发择一处空隙,席地而坐,聆听海风送来的旋律。虽离市区很近,却又远离了喧嚣……
而就在小麦岛改造前,青未青年空间发起人陈哲在周边生活了十几年,只要有空,就喜欢到这座小岛上玩。令他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一个朋友从上海来到青岛,他们都爱唱歌,便带着琴,到岛上唱歌交流,这位朋友名叫熊泽伟,他离开后就创作了《麦岛》那首歌:“我开始想念麦岛的时光,想念在海边唱歌的朋友,时间像海上燃烧的渔火……”从那之后,陈哲经常登岛歌唱。时间来到2020年,疫情刚刚缓解的时候,小麦岛上的游人越来越多,聚会、踏青、赶海,陈哲当时带着乐器和音响也与四五个朋友聚会,没想到引来众人的围观,一场聚会演变成了演出。
久而久之,“小篷车”演出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队伍,有正式队员,也有预备队队员,包括歌手、乐手及义工,大家各司其职。“小麦岛改造之后,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人变得特别多了,有时候很拥挤。我们的音箱只能支持五十到七十个人听到,人再多点,就会听不到。但有时候演出来的人多达上千人。说出来你们都很难相信,我们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控制人数,故意晚来”,陈哲笑着说。
他们没有做过推广,只发活动预告,演出不收费,“我们只是唱歌而已,我们现在有五十多个歌手,乐手特别多。每次大家都会投票,定主题,定歌单,大部分人也只是想唱歌,想登台。大家一起玩,一起交朋友,一起表达音乐,一起交流和进步,很多人的第一次演出都是在小麦岛完成的”。
处处都是唱歌的舞台,陈哲说,他们在冰山之角唱过,在凤梨罐头青年旅社唱过,在纺织谷的右键空间也唱过。小青岛、奥帆中心等都会有小篷车演员的身影,“我们会到处走一走,逛一逛,演一演”。陈哲透露说,今年小麦岛有了新规定,登岛唱歌需要办许可证,他们正在申请,“我们唱歌永远不会对观众收费,但如果能得到电源、舞台的支持,就更好了”。
从小麦岛到石老人,青岛的海岸线美不胜收,经过改造的岛屿、场馆、雕塑,是这座海滨城市的文化新地标。已经记不清走过多少次,每次都会有全新的感触,小麦岛增加了咖啡馆,非节假日也会有游人来等待夕阳;步行道上,无论晨昏,总有跑步的人,他们在风景中拉长生命的影子;城市规划发生了巨变,炫目的数字给投资者展示了这座城市的无限可能;艺术是纷繁的,却又是包容的,在雕塑馆里,看到过一块布用水泥塑造的作品,也看到了精心制作的精美陶瓷,有展现小朋友纯真的线条,也有艺术家功力深厚的大作,在这里,美是没有固定答案的……